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提高防水性的压力检测单元。压力传感器(10)在不锈钢制、铝制或者镍制的构件主体(18)的外侧面以包围多个引线脚(34)的方式接合有封入树脂部(68)。而且,压力传感器(10)构成为,在该构件主体(18)的上端面(18a)的接合有封入树脂部(68)的位置,设有环状的粗糙化部(7),该粗糙化部(7)利用激光照射形成,以对封入树脂部(68)的存在于构件主体(18)的外侧面的外周缘(68a)以及内周缘(68b)进行分隔的方式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构成压力传感器、压力开关等的压力检测单元,尤其涉及要求防 水性的压力检测单元。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压力检测单元,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装置。作为专利文献1所 记载的压力检测单元的压力传感器800如图21所示,具备:以在基座801与作为流管连接 部件的承接部件802之间夹持膜片803的方式构成的不锈钢制的压力检测构件810 ;容纳 压力检测构件810的罩840 ;以及将压力检测构件810固定在罩840内的第一粘合剂851及 第二粘合剂852。 在压力检测构件810的内部设有压力检测元件841。该压力检测元件841所具备 的多个端子与贯通压力检测构件810的基座801而设置的多个引线脚843电连接。因此, 压力检测元件841的输出通过引线脚843而被取出到压力检测构件810的外部,另外,通过 与引线脚843连接的基板845、连接器846以及引线847而被取出到压力传感器800的外 部。 并且,第一粘合剂851以及第二粘合剂852以与压力检测构件810的外侧的面紧 密接触的方式设置,在压力检测构件810与第一粘合剂851及第二粘合剂852之间的界面 防止水分侵入而确保了防水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681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这样的压力传感器800由于压力检测构件810是不锈钢制的,所以与粘合剂 之间的界面的耐水性(具体地说,水分向该界面侵入的难度)较低,因此有水分从存在于承 接部件802的外侧的面的第二粘合剂852的周缘向上述界面逐渐侵入的情况。其结果,在 压力传感器800,向该界面侵入后的水分向上述界面传递而到达多个引线脚843,而有产生 引线脚843间的短路、由引线脚843的腐蚀等引起的动作不良的担忧,从而对于防水性有改 进的余地。 因此,本专利技术以解决上述课题为目的。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防水性 的压力检测单元。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方案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是一种压力检测单元,具有:(a)压力检 测构件,其具备不锈钢制、铝制或者镍制的壳体、对设于上述壳体的将该壳体的内外贯通的 一个或者多个贯通孔进行密封的绝缘部件、设置在上述壳体内的压力检测元件、以及与上 述压力检测元件的端子电连接而且以贯通上述绝缘部件的方式设置在上述贯通孔内的多 个引线脚;以及(b)粘合剂,其以包围上述多个引线脚的周围的方式接合于上述壳体的外 侧面,上述压力检测单元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的外侧面的接合有上述粘合剂的位置,利 用激光照射形成有环状的粗糙化部,该粗糙化部以对上述粘合剂的存在于上述壳体的外侧 面的外周缘以及内周缘进行分隔的方式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方案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是一种压力检测单元,具有:(a)压力检 测构件,其具备不锈钢制、铝制或者镍制的壳体、对设于上述壳体的将该壳体的内外贯通的 一个或者多个贯通孔进行密封的绝缘部件、设置在上述壳体内的压力检测元件、以及与上 述压力检测元件的端子电连接而且以贯通上述绝缘部件的方式设置在上述贯通孔内的多 个引线脚;以及(b)粘合剂,其以覆盖上述多个引线脚的方式接合于上述壳体的外侧面,上 述压力检测单元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的外侧面的接合有上述粘合剂的位置,利用激光 照射形成有环状的粗糙化部,该粗糙化部以对上述粘合剂的存在于上述壳体的外侧面的周 缘和上述多个引线脚进行分隔的方式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方案3所记载的专利技术是一种压力检测单元,具有:(a)压力检 测构件,其具备不锈钢制、铝制或者镍制的壳体、对设于上述壳体的将该壳体的内外贯通的 一个或者多个贯通孔进行密封的绝缘部件、设置在上述壳体内的压力检测元件、以及与上 述压力检测元件的端子电连接而且以贯通上述绝缘部件的方式设置在上述贯通孔内的多 个引线脚;(b)罩,其为铜制、铜合金制或者合成树脂制,形成为筒形状,且以封堵一端部 的方式在上述筒形状的内侧容纳有朝向上述引线脚的状态的上述压力检测构件;以及(C) 粘合剂,其遍及上述壳体与上述罩的一端部之间的整周地设置,且以对它们之间进行密封 的方式分别接合于上述壳体和上述罩的一端部,上述压力检测单元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壳 体的外侧面的接合有上述粘合剂的位置,利用激光照射形成有环状的粗糙化部,该粗糙化 部以对上述粘合剂的存在于上述壳体的外侧面而且存在于上述罩的外侧的周缘和上述多 个引线脚进行分隔的方式配置。 方案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3任一项中所述的专利技术中,上述粗糙 化部由多次扫描上述激光而形成的多个槽构成。 方案5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方案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中,上述多个槽形成为相 互平行的直线状。 方案6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方案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中,上述多个槽分别形成 为环状而且相互不交叉的同心状。 方案7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方案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中,上述多个槽包括形成 为相互平行的直线状的第一多个槽部、和沿与上述第一多个槽部交叉的方向形成为相互平 行的直线状的第二多个槽部。 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 根据方案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在不锈钢制、铝制或者镍制的壳体的外侧面,以包围多 个引线脚的方式接合有粘合剂,在该壳体的外侧面的接合有粘合剂的位置,设有环状的粗 糙化部,该粗糙化部利用激光照射形成,以对粘合剂的存在于壳体的外侧面的外周缘以及 内周缘进行分隔的方式配置。因此,对于从粘合剂的存在于壳体的外侧面的外周缘向壳体 与粘合剂之间的界面侵入后的水分而言,要想到达多个引线脚而必需在粗糙化部通过。而 且,粗糙化部中,粘合剂向通过借助激光照射的粗糙化而产生的凹部进入,提高壳体与粘合 剂的粘合性,从而提高壳体的粗糙化部与粘合剂之间的界面的耐水性。由此,粗糙化部中, 能够妨碍水分的通过,抑制水分到达多个引线脚,而能够提高防水性。并且,由于粗糙化部 利用激光照射形成,所以与例如利用等离子清洗、紫外线照射等形成粗糙化部的情况相比, 能够容易地使粗糙化部成为所希望的形状。因此,能够容易设置环状的粗糙化部。 根据方案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在不锈钢制、铝制或者镍制的壳体的外侧面,以包围多 个引线脚的方式接合有粘合剂,在该壳体的外侧面的接合有粘合剂的位置,设有环状的粗 糙化部,该粗糙化部利用激光照射形成,以对粘合剂的存在于壳体的外侧面的周缘和多个 引线脚进行分隔的方式配置。因此,对于从粘合剂的存在于壳体的外侧面的周缘向壳体与 粘合剂之间的界面侵入后的水分而言,要想到达多个引线脚而必需在粗糙化部通过。而且, 粗糙化部中,粘合剂向通过借助激光照射的粗糙化而产生的凹部进入,提高壳体与粘合剂 的粘合性,从而提高壳体的粗糙化部与粘合剂之间的界面的耐水性。由此,粗糙化部中,能 够妨碍水分的通过,抑制水分到达多个引线脚,而能够提高防水性。并且,由于粗糙化部利 用激光照射形成,所以与例如利用等离子清洗、紫外线照射等形成粗糙化部的情况相比,能 够容易地使粗糙化部成为所希望的形状。因此,能够容易设置环状的粗糙化部。 根据方案3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在形成为筒形状的铜制、铜合金制或者合成树脂制罩, 以封堵其一端部的方式在内侧以朝向引线脚的状态容纳压力检测构件。并且,粘合剂遍及 不锈钢制、铝制或者镍制的壳体与罩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检测单元,具有:(a)压力检测构件,其具备不锈钢制、铝制或者镍制的壳体、对设于上述壳体的将该壳体的内外贯通的一个或者多个贯通孔进行密封的绝缘部件、设置在上述壳体内的压力检测元件、以及与上述压力检测元件的端子电连接而且以贯通上述绝缘部件的方式设置在上述贯通孔内的多个引线脚;以及(b)粘合剂,其以包围上述多个引线脚的周围的方式接合于上述壳体的外侧面,上述压力检测单元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的外侧面的接合有上述粘合剂的位置,利用激光照射形成有环状的粗糙化部,该粗糙化部以对上述粘合剂的存在于上述壳体的外侧面的外周缘以及内周缘进行分隔的方式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琢郎,泷本和哉,石桥和德,古贺英明,小林孝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