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状反射面天线无源互调量的确定方法,步骤如下:建立网状反射面天线等效模型;对网状反射面天线等效模型分别加载载波信号,求出面电流分布;计算网状反射面天线等效固面天线模型搭接电压;建立金属丝搭接处的无源互调分析模型,并得到各阶互调电流;选取网状反射面上ml个空间采样点,并计算等效固面天线模型上对应的ml个空间坐标采样点的无源互调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电大尺寸网状反射面天线无源互调量无法通过计算分析获得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星载微波技术领 域。
技术介绍
(1)随着下一代收发共用通信卫星技术的发展,更高传输功率与更多通道数成为 必然的发展趋势。而对于高功率收发共用天线而言,极易发生无源互调问题,成为限制其可 靠性的基础性技术难题。无源互调(Passive-Intermodulation,简称PIM)是指在大功率 条件下,当输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载波时,由于微波无源部件的非线性导致载波信号相互 调制,产生载波频率的组合产物落入接收通带内造成干扰的现象。 申请人在进行专利撰写前利用多种检索策略和数据库进行了相关的检索,发现以 下文献比较相似: 涉及到网状反射面天线无源互调数值模拟方法或者仿真方法的文献有:《Passive IntermodulationonLargeReflectorAntennas)),PiefroBolli,StefanSelleri,and GiuseppePelosi,《DevelopmentofLowPIM,ZeroCTEMeshforDeployable CommunicationsAntennas》,WilliamD.Wade,《非线性结构无源互调分析的等效电路法》, 王佩、李团结等,这些文献均将网状反射面天线等效为金属条带,通过解析计算得到空间场 分布,误差较大,不能计算电大尺寸网状反射面天线实际电磁场分布,更不能用于电大尺寸 网状反射面无源互调分析,与本专利技术存在本质不同。 另外,还检索到国际专利《DEPLOYABLESATELLITEREFLECTORWITHALOWPASSIVE INTERMODULATIONDESIGN》(专利号:US2013/0141307A1)涉及低无源互调金属反射面天 线设计方法,通过改变金属肋条材料的方法降低金属反射面无源互调,但是该专利并未涉 及到互调量如何确定,尤其不涉及确定网状反射面天线无源互调量的方法; 另外另查阅到数篇无源互调数值模拟与仿真的论文,分别涉及不同物理结构微波 部件无源互调分析方法,例如微带结构、微波腔体部件无源互调分析方法,均未涉及如何确 定网状反射面天线无源互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网状反射面天线无 源互调量的确定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电大尺寸网状反射面天线无源互调量无法通过计算分 析获得的技术难题。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包括步骤如下: (1)建立网状反射面天线等效模型:根据网状反射面天线实际物理结构将由金属 丝搭接的网状结构反射面等效为全金属填充反射面,即建立网状反射面天线等效固面天线 模型,并根据网状反射面天线实际馈源结构建立等效固面天线模型的馈源模型,根据等效 固面天线模型与馈源模型建立网状反射面天线等效模型;等效固面天线模型为与网状反射 面实际物理结构有相同形面和拼接方式的金属面; (2)对步骤(1)中的网状反射面天线等效模型分别加载n路载波信号,将网状反射 面天线等效模型划分成若干个小网格,并求出n路载波分别馈入时等效固面天线模型上每 一个三维坐标点处的面电流分布Ji(X,y,z),i= 1,. ..,n; (3)根据网状反射面金属丝搭接处的金属丝导体电阻率、金属丝半径和载波频 率确定网状反射面天线任意金属丝搭接处P(x,y,z)的接触电阻R(x,y,z)与接触面积 S(x,y,z),并结合步骤(2)中面电流分布得到等效固面天线模型对应坐标P(x,y,z)的搭接 电压 (4)建立金属丝搭接处P(x,y,z)的无源互调分析模型Im(x,y,z)= f(Vn(x,y,z)),并结合步骤(3)得到的金属丝搭接处P(x,y,z)电压分布Vn(x,y,z)作为无 源互调分析模型的输入,得到各阶互调电流IJx,y,z),其中第m阶互调电流的频率由n路 输入载波频率的互调频率决定; (5)选取网状反射面上叫个空间采样点,并计算等效固面天线模型上对应的mif 空间坐标采样点的无源互调量; 无源互调量计算的具体方式如下: (5a)以网状反射面中心处为起始,以1/4波长对应的圆弧面面积Sl为单位在整个 反射面上进行采样,共采集叫个圆弧面的电压值; (5b)根据步骤(4)确定网状反射面叫个空间坐标处无源互调分析模型,并根据将 n路载波分别作为输入时得到的叫个空间坐标处电压值Vn(x,y,z)作为输入,得到各阶非 线性互调电流Im (X,y,z); (5c)根据叫个空间坐标处各阶非线性互调电流量与接触电阻R(x,y,z)得到mi 个空间坐标处各阶非线性信号功率Pm(x,y,z) =Im2(x,y,z)R(x,y,z),将各阶非线性信号 功率乘以聚合因子a得到1/4波长对应的圆弧面面积81上非线性功率;其中,聚合因子 a ' \为网状反射面实际网孔面积; (5d)将各阶非线性信号功率作为相应空间坐标处功率源,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结合 开放空间边界条件,得到叫个各阶离散功率源在等效固面天线模型的馈源模型处接收功 率,即网状反射面天线的无源互调量。 步骤⑵中采用基于小网格运用描述电磁场演化的麦克斯韦(Maxwel1)方程组, 在频域求解得到n路载波分别馈入时的面电流分布Jn(x,y,z)。 步骤(5)中选取网状反射面上叫个空间采样点的具体方式如下: (51)根据各路载波频率确定网状反射面天线中心频率其中n为载波 数,A为各路载波频率; (52)根据中心频率确定对应的1/4波长对应的圆弧面面积s1; (53)根据步骤(52)确定的81以及整个网状反射面弧面面积s^与1/4波长对应 的圆弧面面积S1得到网状反射面采样点数,。 步骤⑷中无源互调分析模型如下: 其中,UX,y,Z)为各阶非线性电流;I。、V。的值由网状反射面金属丝搭接 P(x,y,z)处金属丝接触状态确定。 金属面的透射率为网状反射面的透射率。 馈源模型到等效固面天线模型的距离与实际馈源结构到网状反射面的距离相等, 馈源模型到等效固面天线模型的倾角与实际馈源结构到网状反射面的倾角相等。 步骤⑵中的n路载波中的第i路载波信号为冰)=sin(2;r/,Y +奶),n为自然数, i = L2,3……n,第i路载波频率为f1;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专利技术采用金属固面天线等效网状反射面天线,通过金属丝实际接触状态确 定非线性分析模型,通过场计算与非线性计算的无缝连接在保证电磁场计算精度的前提下 首次实现了电大尺寸网状反射面天线无源互调量的计算与确定,解决了电大尺寸网状反射 面天线无源互调量无法通过计算分析获得的技术难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而且本 专利技术计算精度准确,实现难度低,通用性大大增强。 (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n路不同频率的载波分别馈入网状反射面天线等效模型网状反 射面天线等效模型,通过频域求解麦克斯韦方程得到不同频率下的电磁场分布,尤其是电 流分布,然后通过无源互调分析模型进行分解得到各阶非线性电流,避免了直接在时域求 解n路输入载波时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状反射面天线无源互调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建立网状反射面天线等效模型:根据网状反射面天线实际物理结构将由金属丝搭接的网状结构反射面等效为全金属填充反射面,即建立网状反射面天线等效固面天线模型,并根据网状反射面天线实际馈源结构建立等效固面天线模型的馈源模型,根据等效固面天线模型与馈源模型建立网状反射面天线等效模型;所述等效固面天线模型为与网状反射面实际物理结构有相同形面和拼接方式的金属面;(2)对步骤(1)中的网状反射面天线等效模型分别加载n路载波信号,将所述网状反射面天线等效模型划分成若干个小网格,并求出n路载波分别馈入时等效固面天线模型上每一个三维坐标点处的面电流分布Ji(x,y,z),i=1,...,n;(3)根据网状反射面金属丝搭接处的金属丝导体电阻率、金属丝半径和载波频率确定网状反射面天线任意金属丝搭接处P(x,y,z)的接触电阻R(x,y,z)与接触面积S(x,y,z),并结合步骤(2)中面电流分布得到等效固面天线模型对应坐标P(x,y,z)的搭接电压Vn(x,y,z)=Σi=1n∫S(x,y,z)Ji(x,y,z)R(x,y,z)ds;]]>(4)建立金属丝搭接处P(x,y,z)的无源互调分析模型Im(x,y,z)=f(Vn(x,y,z)),并结合步骤(3)得到的金属丝搭接处P(x,y,z)电压分布Vn(x,y,z)作为无源互调分析模型的输入,得到各阶互调电流Im(x,y,z),其中第m阶互调电流的频率由n路输入载波频率的互调频率决定;(5)选取网状反射面上ml个空间采样点,并计算等效固面天线模型上对应的ml个空间坐标采样点的无源互调量;无源互调量计算的具体方式如下:(5a)以网状反射面中心处为起始,以1/4波长对应的圆弧面面积sl为单位在整个反射面上进行采样,共采集ml个圆弧面的电压值;(5b)根据步骤(4)确定网状反射面ml个空间坐标处无源互调分析模型,并根据将n路载波分别作为输入时得到的ml个空间坐标处电压值Vn(x,y,z)作为输入,得到各阶非线性互调电流;(5c)根据ml个空间坐标处各阶非线性互调电流量与接触电阻R(x,y,z)得到ml个空间坐标处各阶非线性信号功率Pm(x,y,z)=Im2(x,y,z)R(x,y,z),将各阶非线性信号功率乘以聚合因子α得到1/4波长对应的圆弧面面积sl上非线性功率;其中,聚合因子sa为网状反射面实际网孔面积;(5d)将所述各阶非线性信号功率作为相应空间坐标处功率源,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结合开放空间边界条件,得到ml个各阶离散功率源在等效固面天线模型的馈源模型处接收功率,即网状反射面天线的无源互调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韵,白鹤,崔万照,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