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安全锥全自动收放工艺,包含有以下步骤;撒布时:步骤1.1:拨叉吸盘(2.1)吸附住安全锥(4);步骤1.2:安全锥(4)水平移动至路面上方;步骤1.3:升降杆(3)向下移动;步骤1.4:安全锥(4)脱离拨叉吸盘(2.1)和升降吸盘(3.1)的吸附,安置于布放点上;回收时:步骤2.1:收纳架(1)靠近安全锥(4);步骤2.2:平移杆(2)和升降杆(3)伸出;步骤2.3:升降吸盘(3.1)吸附住安全锥(4);步骤2.4:升降杆(3)上升;步骤2.5:拨叉吸盘(2.1)吸附住安全锥(4);步骤2.6:平移杆(2)和升降杆(3)将安全锥(4)带回收纳架(1)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安全锥全自动收放工艺,结构简单、收放更为简单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锥全自动收放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锥全自动收放工艺,属于道路施工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交通事故、救援等现场需要快速开辟缓冲区域,警示过往车辆及时避让,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事故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缓冲区域的设置需要在现场布置安全锥,常规的人工布置费时费力,而且精度差,布置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为此,有诸多公司开发了交通锥的机械化自动布置装置,如中国专利ZL201110385355.3公开的“交通锥自动摆放设备”;ZL201010105992.6公开的“交通锥自动收放设备”,此类设备采用斜向设置的轨道式结构进行收放,但是其摆放效果较差,且结构较为复杂,成本高昂,不利于推广应用;此外,还有诸多中国专利ZL201320424660.3公开的“一种交通锥的自动收放设备”、ZL201420096133.9公开的“抓取交通锥的机械手”,该类机构采用机械手方式进行抓取,但是此种方式抓取效果较差,且对机械手的灵活性要求较高,因此其维护成本高昂,且容易出现故障,从而影响交通锥的收放;针对上述不足,本公司研发了曾于2014年9月25日申请了申请号为201410495146.8的“交通锥自动收放方法”以及专利号为201420553184.X的“交通锥自动收放系统”,上述系统和方法,对不同外形的安全锥适应性强,并能够快速精确地对安全锥进行撒布和回收,适合于道路施工、维护作业时的长距离收放;但是上述系统和方法未能实现全自动工作,还需人员在车辆上码放安全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外形小巧、结构简单、收放更为简单、快捷、可靠的安全锥全自动收放工艺;本专利与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系统和方法主要有五种区别:1、应用场合不同,本专利主要用于道路救援,事故处理;不要求长距离收放(200米以内),但是要求快速、醒目;2、实现了全自动单侧和双侧收放作业,适合不同车道安全锥的设置要求,尤其是在夜间、恶劣天气环境下人员安全更有保障;3、收放工艺不同,本专利可使用电磁力(电磁吸盘),从而使得吸附更为可靠,可更方便的实现安全锥的收放动作;4、对安全锥的要求不同,本专利使用特殊的安全锥(普通安全锥不能使用)带有声光电警示功能,可缩放便于小空间收纳;5、外形更小巧,可安装与执行救援、执法任务的小型车辆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安全锥全自动收放工艺,所述收放工艺包含有以下步骤:撒布时:步骤1.1:平移杆上的拨叉吸盘吸附住收纳架上的安全锥的内筒,升降杆上的升降吸盘吸附住套装于内筒上的外套筒;步骤1.2:平移杆和升降杆水平移动将安全锥水平移动至路面上方;步骤1.3:升降杆向下移动,使得外套筒相对于内筒向下移动,从而将铰接于内筒底部的支撑脚打开至水平状态;步骤1.4:安全锥脱离拨叉吸盘和升降吸盘的吸附,安置于布放点;步骤1.5:平移杆和升降杆收回准备下一个安全锥的撒布;回收时:步骤2.1:收纳架随车辆移动至靠近安全锥处;步骤2.2:平移杆和升降杆水平伸出;步骤2.3:升降杆上的升降吸盘吸附住安全锥的外套筒;步骤2.4:升降杆上升,从而使得铰接于内筒底部的支撑脚向上收起;步骤2.5:当升降杆上升至安全锥与平移杆接触时,平移杆上的拨叉吸盘吸附住安全锥的内筒;步骤2.6:平移杆和升降杆收回,将安全锥带回收纳架上。本专利技术一种安全锥全自动收放工艺,所述步骤1.3和步骤2.4中,所述支撑脚一端铰接于内筒底部,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支撑脚上,另一端铰接于外套筒上。本专利技术一种安全锥全自动收放工艺,在完成步骤1.3后,安全锥进行声光电警示;在完成步骤2.4后,安全锥关闭声光电警示;此时,所述安全锥的内筒内安装有蓄电装置,所述内筒的上半部设置有声光电报警装置和接近开关,所述蓄电装置、声光电报警装置和接近开关串联连接;从而使得,当进行步骤1.3时,外套筒向下移动使得接近开关触发导通电路,声光电报警装置开始报警起到警示来往车辆的作用;当进行步骤2.4时,外套筒向上移动使得接近开关触发关闭电路,关闭声光电报警装置。本专利技术一种安全锥全自动收放工艺,上述步骤中收纳架为一箱体结构,该箱体上安装有LED显示屏。本专利技术一种安全锥全自动收放工艺,所述安全锥全自动收放工艺中采用视频激光引导系统,对撒布和回收时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操作流程简单、操作过程可靠,并通过支撑脚的设置,使得在撒布阶段不会出现倒筒的情况;在收回的时候,直接利用吸附、升降方式即可完成收回,不会出现漏收的情况;且本专利技术工艺,即便在崎岖的路面,也不会影响安全锥的撒布和回收,增加了其适用范围;同时,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方便的将箱体结构的收纳架直接挂在车辆的尾部,从而方便前往现场进行作业;完成作业后,将平移杆、升降杆和安全锥全部收入箱体结构的收纳架内,不影响车辆的尾部美观性;便于车辆出行时进行携带;且箱体结构的收纳架上的LED显示屏还可进行信息信息,便于来往车辆及时知晓情况,降低了发生二次事故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安全锥全自动收放工艺中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安全锥全自动收放工艺中的安全锥的收纳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安全锥全自动收放工艺中的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安全锥全自动收放工艺中的安全锥的放置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安全锥全自动收放工艺中的图4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安全锥全自动收放工艺中所采用的安全锥全自动收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安全锥全自动收放工艺在进行撒布作业时的流程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安全锥全自动收放工艺在进行回收作业时的流程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安全锥全自动收放工艺不同作业状态的运行状态示意图(由上往下依次为慢车道作业图、快车道作业图和中间车道作业图;箭头表示来车方向)。其中:收纳架1、平移杆2、升降杆3、安全锥4;拨叉吸盘2.1;升降吸盘3.1;内筒4.1、外套筒4.2、支撑脚4.3;LED显示屏101、视频激光引导系统102。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9,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安全锥全自动收放工艺,所述收放工艺包含有以下步骤:撒布时:步骤1.1:平移杆2上的拨叉吸盘2.1吸附住收纳架1上的安全锥4的内筒4.1,升降杆3上的升降吸盘3.1吸附住套装于内筒4.1上的外套筒4.2;步骤1.2:平移杆2和升降杆3水平移动将安全锥4水平移动至布放点上方;步骤1.3:升降杆3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外套筒4.2相对于内筒4.1向下移动,从而将铰接于内筒4.1底部的支撑脚4.3打开至水平状态;步骤1.4:安全锥4脱离拨叉吸盘2.1和升降吸盘3.1的吸附,安置于布放点;步骤1.5:平移杆2和升降杆3收回准备下一个安全锥4的撒布;回收时:步骤2.1:收纳架1随车辆移动至靠近安全锥4处;步骤2.2:平移杆2和升降杆3水平伸出;步骤2.3:升降杆3上的升降吸盘3.1吸附住安全锥4的外套筒4.2;步骤2.4:升降杆3上升,从而使得铰接于内筒4.1底部的支撑脚4.3向上收起;步骤2.5:当升降杆3上升至安全锥4与平移杆2接触时,平移杆2上的拨叉吸盘2.1吸附住安全锥4的内筒4.1;步骤2.6:平移杆2和升降杆3收回,将安全锥4带回收纳架1上;进一步的,在步骤1.3和步骤2.4中,所述支撑脚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锥全自动收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工艺包含有以下步骤:撒布时:步骤1.1:平移杆(2)上的拨叉吸盘(2.1)吸附住收纳架(1)上的安全锥(4)的内筒(4.1),升降杆(3)上的升降吸盘(3.1)吸附住套装于内筒(4.1)上的外套筒(4.2);步骤1.2:平移杆(2)和升降杆(3)水平移动将安全锥(4)水平移动至路面上方;步骤1.3:升降杆(3)向下移动,使得外套筒(4.2)相对于内筒(4.1)向下移动,从而将铰接于内筒(4.1)底部的支撑脚(4.3)打开至水平状态;步骤1.4:安全锥(4)脱离拨叉吸盘(2.1)和升降吸盘(3.1)的吸附,安置于布放点上;步骤2.5:平移杆(2)和升降杆(3)收回准备下一个安全锥(4)的撒布;回收时:步骤2.1:收纳架(1)随车辆移动至靠近安全锥(4)处;步骤2.2:平移杆(2)和升降杆(3)水平伸出;步骤2.3:升降杆(3)上的升降吸盘(3.1)吸附住安全锥(4)的外套筒(4.2);步骤2.4:升降杆(3)上升,从而使得铰接于内筒(4.1)底部的支撑脚(4.3)向上收起;步骤2.5:当升降杆(3)上升至安全锥(4)与平移杆(2)接触时,平移杆(2)上的拨叉吸盘(2.1)吸附住安全锥(4)的内筒(4.1);步骤2.6:平移杆(2)和升降杆(3)收回,将安全锥(4)带回收纳架(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锥全自动收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工艺包含有以下步骤:撒布时:步骤1.1:平移杆(2)上的拨叉吸盘(2.1)吸附住收纳架(1)上的安全锥(4)的内筒(4.1),升降杆(3)上的升降吸盘(3.1)吸附住套装于内筒(4.1)上的外套筒(4.2);步骤1.2:平移杆(2)和升降杆(3)水平移动将安全锥(4)水平移动至路面上方;步骤1.3:升降杆(3)向下移动,使得外套筒(4.2)相对于内筒(4.1)向下移动,从而将铰接于内筒(4.1)底部的支撑脚(4.3)打开至水平状态;步骤1.4:安全锥(4)脱离拨叉吸盘(2.1)和升降吸盘(3.1)的吸附,安置于布放点上;步骤1.5:平移杆(2)和升降杆(3)收回准备下一个安全锥(4)的撒布;回收时:步骤2.1:收纳架(1)随车辆移动至靠近安全锥(4)处;步骤2.2:平移杆(2)和升降杆(3)水平伸出;步骤2.3:升降杆(3)上的升降吸盘(3.1)吸附住安全锥(4)的外套筒(4.2);步骤2.4:升降杆(3)上升,从而使得铰接于内筒(4.1)底部的支撑脚(4.3)向上收起;步骤2.5:当升降杆(3)上升至安全锥(4)与平移杆(2)接触时,平移杆(2)上的拨叉吸盘(2.1)吸附住安全锥(4)的内筒(4.1);步骤2.6:平移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军,陈菁霞,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艾迪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