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三维模型的建模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4593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8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道路三维模型的建模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解析二维路网数据,以建立道路的初步模型;解析全景图像数据,以获得交通要素的三维属性数据;将所述初步模型与所述三维属性数据进行融合,以获取道路的三维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道路三维模型的建模方法和装置能够基于较为容易获得的数据源,经济、高效的获取道路的三维模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基于位置服务
,尤其涉及一种道路三维模型的建模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地图作为记录地理信息的一种图形语言形式,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传统的地图产品都是二维的地图产品。在实际的应用中,这些二维的地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实际的道路中,有立交桥、深槽路段、隧道等复杂的道路路段。这些复杂的道路路段在空间上会有一定的交错,而这种交错通过二维地图难以表达。另外,二维地图的表达形式不够直观,不便于理解。随着计算机图形学、三维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二维电子地图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承载在互联网上的三维电子地图正成为电子地图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三维电子地图通过直观的地理实景模拟,为用户提供地图查询、出行导航等地图功能。此外,在三维地图中,能够实现更丰富的交互和更炫酷的渲染技术,为更多的相关产品提供了更丰富的想象空间。现有的三维电子地图中,道路的三维模型建立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即人工建模方式和自动建模方式。人工建模方式是指对照卫星图或者航拍图,用三维绘图软件人工绘制道路的三维模型。显然,这种建模方式的建模效率并不高。自动建模方式是指利用相机或者雷达等专业的采集设备,对需要建模的区域进行机载或者车载的扫描,再根据扫描数据自动进行建模。这种建模方式的工作效率虽然大幅提升,但是相机、雷达本身的价格昂贵。而且,执行一次这样的扫描的成本也十分高。所以,自动建模方式的成本会使大部分的电子地图开发商望而却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道路三维模型的建模方法和装置,以经济、高效的建立道路的三维模型。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道路三维模型的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解析二维路网数据,以建立道路的初步模型;解析全景图像数据,以获得交通要素的三维属性数据;将所述初步模型与所述三维属性数据进行融合,以获取道路的三维模型。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道路三维模型的建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路网解析模块,用于解析二维路网数据,以建立道路的初步模型;全景图像解析模块,用于解析全景图像数据,以获得交通要素的三维属性数据;数据融合模块,用于将所述初步模型与所述三维属性数据进行融合,以获取道路的三维模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道路三维模型的建模方法和装置通过解析二维路网数据,以建立道路的初步模型,解析全景图像数据,以获得交通要素的三维属性数据,以及将所述初步模型与所述三维属性数据进行融合,以获取道路的三维模型,从而基于较为容易获得的数据源,经济、高效的获取道路的三维模型。【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道路三维模型的建模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卫星图与路网数据的叠加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初步模型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道路三维模型的建模方法中全景图像解析的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全景图像;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根据全景图像解析得到的交通要素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道路三维模型的建模方法中数据融合的流程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初步模型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三维模型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道路三维模型的建模方法的流程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道路三维模型的建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提供的道路三维模型的建模装置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道路三维模型的建模方法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道路三维模型的建模方法由道路三维模型的建模装置执行,并且,所述道路三维模型的建模装置集成在利用个人电脑、工作站或者服务器等计算设备中。参见图1,所述道路三维模型的建模方法包括:S11,解析二维路网数据,以建立道路的初步模型。所述二维路网数据是指能够从中看到路网分布的二维图像数据。具体的,所述二维路网数据可以是路网的航拍图片,或者卫星图片。优选的,所述二维路网数据还可以是航拍图片与电子地图中的路网数据叠加后形成的图片。图2示出了路网分布的卫星图与路网数据叠加以后形成的二维路网数据的一个示例。参见图2,从叠加后的图片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各条道路的走向、边界,还可以看到道路两旁的各种建筑物。图2中的几条实线21是被叠加在所述图片上的电子地图中的路网数据。所述路网数据可以通过根据不同车辆的行驶轨迹而获得。通过对上述各种形式的二维路网数据的解析,可以得到道路的初步模型。具体的,可以通过对所述二维路网数据的解析,获取所述道路的道路边界线、中心隔离带边界线、道路中心线,以及车道线各自的地理位置。图3示出了对图2中的二位路网数据进行解析后得到的道路的初步模型。参见图3,在该初步模型中,所述道路的道路边界线31、中心隔离带边界线、道路中心线、车道线都已经有明确的位置。S12,解析全景图像数据,以获得交通要素的三维属性数据。所述全景图像数据可以是车辆在所述道路上行驶时采集到的全景图像数据。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全景图像数据中包含若干行驶时的交通要素。比如,道路上的车道线、交通标志牌、指示标线,以及红绿灯。通过对所述全景图像数据的解析,能够从所述全景图像数据中获取上述交通要素的三维属性数据。所述三维属性数据主要包括三维位置坐标。优选的,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及视觉定位技术获取所述交通要素的三维属性数据。S13,将所述初步模型与所述三维属性数据进行融合,以获取道路的三维模型。一般来讲,所述初步模型中的位置数据已经描述的道路的基本位置,而所述交通要素的三维属性数据是更为精确的位置数据。因此,将所述初步模型与所述三维属性数据进行的融合更多的是利用所述交通要素的三维属性数据对所述初步模型中的不精确的位置数据进行修正。当然,这样的融合也包括将交通要素的三维属性数据的导入。本实施例通过解析二维路网数据,以建立道路的初步模型,解析全景图像数据,以获得交通要素的三维属性数据,以及将所述初步模型与所述三维属性数据进行融合,以获取道路的三维模型,从而基于较为容易获得的数据源,经济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道路三维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解析二维路网数据,以建立道路的初步模型;解析全景图像数据,以获得交通要素的三维属性数据;将所述初步模型与所述三维属性数据进行融合,以获取道路的三维模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相飞晏阳王睿索
申请(专利权)人: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