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子聪专利>正文

用于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更换的移动加电车的厢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345792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8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更换的移动加电车的厢体系统,包括底板骨架、左侧板骨架、右侧板骨架、前侧板骨架、顶盖骨架和尾板结构,厢体板的结构为预埋加强板与大板相覆合的结构,其中大板为厚铝蒙皮粘结聚氨酯板材,加强板及与底板骨架的材料均为框架式的钢板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在新的用于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更换的移动式加电的技术方案中,移动加电车的厢体的结构设计既要保证厢体的强度也要减轻厢体的重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乘用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更换的移动加电车的厢体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能源的紧缺,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在环保以及清洁能源概念的大趋势下,由于电动乘用车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电动乘用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其中动力电池是电动乘用车的核心,但对于动力电池技术与充电技术造成的充电时间长、能源补给点少、续航能力差,以及电池快充要减少使用寿命与影响电网运营安全等问题,一直是困扰于电动乘用车商业发展的瓶颈所在。如何让电动乘用车电能供给与方便快捷的加油站一样对标,是电动乘用车商业推广的重要课题。当前出现了不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而只对电动乘用车进行换装充满电力的动力电池的加电站的运营方式,这样减少了用户等待动力电池充电的时间,与传统汽车加油时间基本相同,无需改变用户使用汽车的习惯。在这种模式下,如果用户在使用电动乘用车的过程中,由于车辆问题(如电池电量不足以供应行驶到最近的加电站或车辆故障不能行驶)导致车辆不能行驶到加电站进行动力电池的更换或对不能对车辆进行维修,那么对用户来说,使用电动乘用车的用户体验会大打折扣,给用户带来了不便,甚至导致电动乘用车不能被广泛的推广。在新的用于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更换的移动式加电的技术方案中,由于移动式的特性,移动加电车的厢体内的换电设备较多,则整个移动加电车的负重就比较大,那么就需要在厢体的结构设计中既要保证厢体的强度也要减轻厢体的重量,就成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更换的移动加电车的厢体系统,以解决在新的用于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更换的移动式加电的技术方案中,移动加电车的厢体的结构设计既要保证厢体的强度也要减轻厢体的重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更换的移动加电车的厢体系统,包括底板骨架、左侧板骨架、右侧板骨架、前侧板骨架、顶盖骨架和尾板结构,其中,移动加电车的厢体的底板骨架和车辆底盘车架连接,左侧板骨架、前侧板骨架和顶盖骨架为两两连接,相应地右侧板骨架、前侧板骨架和顶盖骨架为两两连接;设置在厢体尾部外侧的尾板结构为设置有电动推杆的可展开式平台,用于对平台上承载的电动乘用车进行定位后,完成更换电动乘用车的动力电池的控制;厢体板的结构为预埋加强板与大板相覆合的结构,其中大板为厚铝蒙皮粘结聚氨酯板材,加强板及与底板骨架的材料均为框架式的钢板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应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厢体板的结构为预埋加强板与大板相覆合的结构,其中大板为厚铝蒙皮粘结聚氨酯板材,加强板及与底板骨架的材料均为框架式的钢板结构,使得移动加电车的厢体的结构设计既能证厢体的强度同时也减轻了厢体的重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厢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厢体的截面图;图3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式加电车进行更换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中,用于换电的动力电池为谱系电池,即其外观尺寸为设定标准规格的尺寸(例如:所有动力电池的宽度相同,其中由于所排列的电池包的数量不同而设置了几个长度的尺寸,由此产生了几个不同规格的动力电池,为不同级别的电动乘用车提供动力),只有这样才能适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式加电系统对动力电池进行快速更换的操作,其中动力电池核心技术的升级(例如各种新的化学技术或者核聚变技术应用于动力电池)并不对本专利技术构成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动力电池只是设定了外部形状尺寸的标准规格。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电动推杆是一种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推杆的直线往复运动的电力驱动装置。可用于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工艺流程中做为执行机械使用;电动推杆由驱动电机、减速齿轮、螺杆、螺母、导套、推杆、滑座、弹簧、外壳及涡轮、微动控制开关等组成。电动推杆是一种新型的电动执行机构,电动推杆主要由电机、推杆和控制装置等机构组成的一种新型直线执行机构,可以实现远距离控制、集中控制。电动推杆在一定范围行程内作往返运动。采用电动推杆执行机构,在改变控制开度时,需要供电,在达到所需开度时就可不再供电,因此从节能看,电动推杆执行机构比气动执行机构有明显节能优点,电动推杆设计新颖精致、体积小、精度高、完全同步、自锁性能好、卫生,电机直接驱动,不需要管道的气源、油路,方便使用。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丝杠方式,电动机经齿轮减速后,带动一对丝杠螺母。把电机的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利用电动机正反转完成推杆动作。如通过各种杠杆、摇杆或连杆等机构可完成转动、摇动等复杂动作。通过改变杠杆力臂长度,可以增大或减小行程。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蜗轮蜗杆传动形式:电机齿轮上的蜗杆带动蜗轮转动,使蜗轮内的小丝杠作轴向移动,由连接板带动限位杆相应作轴向移动,至所需行程时,通过调节限位块压下行程开关断电,电动机停止运转(正反控制相同)。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齿轮传动形式:电机通过减速齿轮后带动安装于内管的小丝杠,带动与之连接一起的做轴向运行螺母,至所设定的行程时螺母触角压住限位开关断开电源,电机停止运动(反向与之相同)。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链轮方式,即带嵌齿式扣链齿的轮子,用以与节链环或缆索上节距准确的块体相啮合,与(滚子)链啮合以传递运动。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更换的移动加电车的厢体系统,包括底板骨架100、左侧板骨架200、右侧板骨架300、前侧板骨架400、顶盖骨架500和尾板结构600,其中,移动加电车的厢体10的底板骨架100和车辆底盘车架连接,左侧板骨架200、前侧板骨架400和顶盖骨架500为两两连接,相应地右侧板骨架300、前侧板骨架400和顶盖骨架500为两两连接;设置在厢体10尾部外侧的尾板结构600为设置有电动推杆的可展开式平台,用于对平台上承载的电动乘用车进行定位后,完成更换电动乘用车的动力电池的控制;厢体板的结构为预埋加强板与大板相覆合的结构,其中大板为厚铝蒙皮粘结聚氨酯板材,加强板及与底板骨架的材料均为框架式的钢板结构。所述加强板的厚度为小于等于4_ ;所述大板为小于等于2_,所述大板为与加强板内外覆合的结构,厢体板的总厚度为小于等于52_。经过实际测量,以上结构设置提高了厢体板的强度并没有增加厢体板的重量。如图1所示,所述左侧板骨架和右侧板骨架上还设置有对开式门700,门口型材的厚度为小于等于80_。对开式门的设置,方便移动加电车回到动力电池充电配送中心时,堆垛机货叉对动力电池进行提取。所述对开式门上设置有可拆卸式的门把手7001、连杆7002和门锁7003,门把手的高度为离地1600?1750_,门把手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更换的移动加电车的厢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骨架、左侧板骨架、右侧板骨架、前侧板骨架、顶盖骨架和尾板结构,其中,移动加电车的厢体的底板骨架和车辆底盘车架连接,左侧板骨架、前侧板骨架和顶盖骨架为两两连接,相应地右侧板骨架、前侧板骨架和顶盖骨架为两两连接;设置在厢体尾部外侧的尾板结构为设置有电动推杆的可展开式平台,用于对平台上承载的电动乘用车进行定位后,完成更换电动乘用车的动力电池的控制;厢体板的结构为预埋加强板与大板相覆合的结构,其中大板为厚铝蒙皮粘结聚氨酯板材,加强板及与底板骨架的材料均为框架式的钢板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子聪
申请(专利权)人:谢子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