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防破坏条的塑料咬合封盖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4389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塑料咬合封盖有一个咬合装置(3)位于盖壁(2)的内表面上,该咬合装置能咬合在容器嘴部的凸缘上。为了显示封盖的初始开启过程,在封盖的下边缘处设置了大约铅直方向的削弱部位(4)。在咬合封盖初次开启时,盖壁(2)在至少一个这些削弱部位(4)处会撕裂。(*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按照权利要求1的序言中的特征所述的一种塑料咬合封盖以及这种咬合封盖的制造方法。这种形式的咬合封盖用于对容器进行密封,这种容器在其大约呈圆柱状的嘴部区域的外面有一环形的凸缘。对饮料瓶子,如啤酒瓶子或矿泉水瓶子进行密封是其主要应用领域。这种形式的容器经常是通过在适当的折皱装置的帮助下安装的金属冠形盖来密封的。这种折皱的盖壁在对容器进行密封时会延伸越过容器嘴部上的凸缘。对这种封盖进行开启要利用一个标准的开瓶器通过横向向上弯曲盖壁而完成的,这就产生了盖壁的塑性形变。因而容器初次开启后,金属的冠形盖就不能可靠地用来再次密封。在EP21036中已经建议使用合成树脂的封盖来代替金属的冠形盖,该合成树脂封盖能够咬合在容器的嘴部。为此目的,合成树脂封盖沿其内圆周具有突出的卡环(collar)。如果容器密封了,则此卡环啮合在容器嘴部的凸缘上以形成封闭,从而使瓶子得到密封。这里也是一样借助于通常的开瓶器实现封盖的开启;由于封盖是由塑料构成的,因而和金属的冠形盖相反,封盖可以从容器嘴部除去而盖壁却没有发生塑性形变。在开启时,盖壁只是经受了弹性膨胀,因而可恢复其原来的形状。此封盖因而就可重复使用,即使是经过几次开启和再封闭后,封盖的密封质量也不受影响。除了其与密封有关的质量以外,通常要求封盖能以尽可能明显的形式显示出容器的初次开启,因而实现防破坏功能。在这一方面,EP21036建议减少其下部区域的盖壁厚度,使得在开启容器时,封盖在此处因开瓶器的抓盖刃的作用而经受形变。这种形变就显示出容器的初次开启过程。这种防破坏功能的质量和可靠性与所用开瓶器的实际结构有很大关系。抓盖刃窄的开瓶器,例如袖珍小刀中带的开瓶器,会使得盖壁下边缘明显损伤。但是一般说来,用来开启金属冠形盖的开瓶器都有较宽的抓盖刃,而使用这种开瓶器,和EP 21036中公开的一样,塑料盖可以从容器上取下,而盖壁却受不到明显的损伤。由于抓盖刃所造成的盖壁的形变开启后在很大程度上能恢复其原来的形状,因而防破坏功能不能得到可靠的保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善目前技术状态的咬合封盖的防破坏功能,以及产生一种能可靠而明显地显示初次开启的塑料咬合封盖。按照本专利技术,这一目的是通过一个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的塑料咬合封盖以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特征的制造方法而实现的。沿着盖壁内表面上的圆周安置有突出的咬合装置,它能咬合在容器嘴部的凸缘上。此咬合装置的径向厚度在盖壁的环形咬合区域达到最大值。在装配时,封盖沿轴向被压向容器嘴部。这样以来,盖壁就经受弹性拉伸,而咬合封盖的咬合装置就滑过容器嘴部上的凸缘。只要环形咬合区域,因而只要此咬合装置的最厚处,越过凸缘,封盖就咬合在容器的嘴部。在咬合区域下面,盖壁至少具有三个削弱部位,这些部位大约铅直方向地走向并沿圆周分布,盖壁的强度在这些带处降低了。通常,削弱部位是由至少是部分地减弱了壁厚而形成的,例如通过打孔或开铅直方向缺口的方法。为了从容器嘴部除去封盖,必须对下部盖壁使用一个杠杆工具。在盖壁上所产生的负载会导致盖壁在至少一个削弱部位区域撕裂。这种撕裂会使盖壁产生永久性的损伤,因而清楚地显示出封盖的初次开启过程。就咬合封盖作为密封件的效用而言,其品质主要取决于从盖壁内表面突出的咬合件的强度。为了保证原来的密封质量,同时也为了保证初次开启后重新密封的质量,盖壁在环形咬合区域的强度必须不减弱。为此,铅直方向的削弱部位安置在咬合区域的下面,于是咬合区域的强度就不会减弱,盖壁在其一个或几个削弱部位受到撕裂时也是这样。为了开启咬合封盖,最好是使用开启金属冠形盖的标准开瓶器,这种开瓶器的抓盖刃啮合在盖壁的一侧。在初次开启这种封盖时,盖壁必须在任何情况都会撕裂,而与开瓶器在封盖圆周上所加的位置无关。为了保证这种撕裂,至少需要三个沿着圆周分布的铅直方向削弱部位。但是最好使用较大数目的削弱部位。在开启封盖时,最大的力量是作用在盖壁的下边缘处。如果这种削弱部位向下延伸到盖壁的下边缘,就会促使削弱部位区域发生撕裂。如果盖壁在削弱部位区域具有光滑的外表面,盖壁在削弱部位区域的撕裂就特别明显。例如,如果削弱部位是由盖壁内表面上的凹陷所形成的,这就可以实现。甚至使用轻轻的力盖壁也会在削弱部位区域撕裂。咬合封盖因而可以设计得使用较轻的力就能从容器嘴部除去封盖而不影响防破坏功能。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使用了许多咬合件作为咬合件,该咬合件在盖壁的内表面上沿着圆周分布,互相之间分开来。和圆周的咬合凸缘相反,这种构形的优点是盖壁在相邻的咬合件之间的中空处更有弹性和可弯曲性。因而降低了掀起封盖所需的力。如果把削弱部位安置在相邻的咬合件之间的中空处,就会实现进一步的改进。因此这种削弱部位就位于盖壁的一个区域,这个区域不会被其内表面上的咬合件所加强。由于在开启封盖时,这个区域受到特殊的拉伸,盖壁的撕裂就由于设置在此区域中的削弱部位而额外地被促进了。为了开启这种咬合封盖,最好使用也可用于开启金属冠形盖的开瓶器。这种形式的开瓶器具有的抓盖刃啮合在盖壁的下边缘的圆周的一点上,支承面与抓盖刃协同作用,而其支承面处于盖基体的外表面上并做为反向支承点。对大多数开瓶器来说,抓盖刃和支承面之间的距离通常是由比较扁平的金属冠形盖所决定的,一般约在12-15mm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封盖的此高度为最大值12mm,因此可以用上述形式的开瓶器开启封盖。对盖壁的强度有特殊的要求。在开启时,盖壁在铅直方向的削弱部位区域必须撕裂。这利用在径向向盖的下边缘加力就可以做到。但是,同时在轴向的盖壁畸变是不希望的,这是因为主要是需要力的铅直方向分量来掀起封盖。为了把盖壁的这种轴向畸变限制到绝对最小,盖壁最好设计得其外表面具有几个径向外突而沿圆周分布的肋。这种肋提高了盖壁对负载的轴向抗力。由于开瓶器所加的负载在盖的下边缘处达到最大,这些肋最好设计得延伸到盖的下边缘。这同时也带来优点,即在盖的下边缘处,开瓶器抓盖刃可用的接触面积大于在肋部区域的接触面积。在盖壁上设置这种肋会使得肋部区域的壁厚增大;最小可能的壁厚设计是针对铅直方向削弱部位中的因而削弱部位最好安排在相邻肋之间的中空处。改善对盖壁负载的轴向抗力的第二可能性是由两个同心的环形件形成具有削弱部位的下部盖壁区域。这样以来,在其具有削弱部位的下部区域,盖壁包含有内支承环和沿该支承环同心分布的防破坏环。此处大约铅直方向的削弱部位是处在外部防破坏环上。在初次开启时,因而主要是实现了外部防破坏环的破坏,而更加坚固的支承环吸收了开瓶器的铅直方向力。这两个同心环最好设计得只是外部防破坏环具有削弱部位,而内支承环不会因削弱部位而减弱,因此具有较大的强度。为了保证外部防破坏环也能实际上在封盖初次开启时被破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个实施例,咬合封盖最好设计得使此防破坏环进一步延伸到支承环的下边缘以下。上述设计削弱部位的基本原则也用于该削弱部位加在上述形式的防破坏环的情况中。在这种情况中,此削弱部位最好也是由防破坏环内表面上的凹陷所形成的,而此防破坏环在削弱部位的区域内具有光滑的外表面。这样做的优点是从外面能立刻确认其撕裂来。在选择防破坏环和内支承环的尺寸时,要考虑到这些壁件的不同功能。最好尺寸的关系选择得防破坏环的径向厚度比支承环的径向厚度小。各个壁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有大约呈圆柱状嘴部的容器的塑料咬合封盖,它具有盖基体(1)和邻接在该盖基体上的盖壁(2),在该盖壁的内表面上沿圆周分布着突出的咬合件(3),该咬合件能够咬合在容器嘴部的凸缘(5)上,该咬合件的径向厚度在盖壁环形咬合区(6)中达到极大值(7),其特征在于:铅直方向的削弱部位(4)安置在咬合区域(6)的下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U波斯尔K皮特曼
申请(专利权)人:皇冠塞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