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4097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框架的通风容器,框架包括纵向和横向上、下横栏。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每根所述纵向上、下横栏固定着一通风横栏。通风横栏基本包括一系列成组开口;在所述开口上方以水密方式连接于通风横栏的倾斜向内向下延伸的板;一系列设置在通风横栏上、由穿孔板遮护的水平窗口;为每个上述窗口而设的一块倾斜向上延伸的、以水密方式连接于所述穿孔板的内板;以及在每根通风横栏底部上的排水开口。(*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框架的通风容器,框架例如包括纵向和横向上、下横栏。例如为船舶运输设计的容器越来越多地用于运输那些在运输中要求有效通风的货物,这些货物包括多种产品如咖啡、可可豆和各种其它货物,有些货物具有自燃的危险。容器的通风通常是通过构筑可引起限制有用装载空间的庞大结构来实现的。无论如何,上述结构必须有效地改善通风,同时必须保证容器的水密性。另外,它们必须能够从容易的方式保养或维修,以便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抑制锈蚀现象。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的通风容器,相对于普通容器来说,其有用的容积得到完整地保持。为此,按照本专利技术,通风横栏被固定在每一所述纵向上、下横栏上,所述通风横栏基本包括(a)一系列设置在通风横栏外壁底部上的成组的开口;(b)向内、向下倾斜延伸的、在所述开口上方以水密的方式连接于通风横栏内壁的板;(c)一系列水平的窗口,它们设置在通风横栏内壁中,在其外侧它们被穿孔板遮护起来;(d)为在(c)点中提到的每个窗口而设置的、向上倾斜延伸的、以水密方式连接于所述穿孔板的内板;(e)在每个通风横栏底部中的排水开口。通过下面对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通风容器的描述可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细节和优点。这种描述只是举例而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所用标号涉及到下述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通风容器的示意侧视图。图2是沿图1中II-II线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通风横栏的放大横剖图。图4是沿图5和6中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通风横栏看穿孔板的前视图。图6是沿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通风横栏外侧的成组开口的前视图。图7和8以不同的比例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通风容器的细部结构。附图所示的通风容器象通常那样包括纵向的上、下横栏,它们与顶板和横向件一起构成容器的框架。为了很好地理解对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容器的描述,纵向上横栏标号为1,纵向下横栏的标号为2,壁的标号为3。顶板和横向件可不考虑,因为它们在本专利技术容器的通风中并非关键。为了实现容器内理想的空气流通而又不致通过容器上的必要通风开口进水,现提出一种方案描述如下。每次将一通风横栏4固定在每根纵向上、下横栏1和2上,它能够实现需要的空气流通,同时完全防止水透进容器内。为了这个目的,每次在横栏外壁的上、下通风横栏4的底部上设置一系列成组的开口5。应注意的是,在纵向下横栏2的叉车臂通道6上方设有开口5,因而在上述部位这些横栏未被削弱(图1)。沿着通风横栏的内侧,一向下倾斜的板7以抵靠通风横栏的内壁的水密方式安装在所述开口5的部位。将该板焊接在横栏内壁上可以实现上述水密安装。上述倾斜的板两端固定于直立的加固件8上(图4)。为此目的,每块板7侧向地设有一折叠的突起部9。该突起部用铆钉固定在相邻的加固件8上。所述加固件从通风横栏的底部延伸至顶部。在底部,倾斜的板7装在一块向上的小板11的竖直凹口10中。至少三块这种小板11用作每块板7的支承件。沿着内侧,在上、下通风横栏4中的加固件8之间留出一系列窗口12。这些窗口12由穿孔板13遮护,穿孔板13沿其上缘用铆钉14固定在有关通风横栏4的外侧,穿孔板13向内向下延伸,并且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连接于横栏。如图3所示,穿孔板13在下面衬有衬垫15并使用铆钉14固定在通风横栏4的外壁上。上述构件的完全水密是通过用聚氨酯密封剂密封接缝而得到保证的,上述密封剂可以是在市场上商标为“SIKAFLEX”的密封剂。在图3中表示穿孔板13可固定在通风横栏底部的另一种方式。按照所述另一种方式,总是以相同方式固定在通风横栏顶部的穿孔板13在底部设有一个凸出壳16。凸出壳16对应于板的切出部位。以这种方式处理后的板在底部滑配在窗口12处的横栏边缘上,整体则是通过上述的聚氨酯密封剂固定的。在每块穿孔板13前方,一倾斜向上、向着横栏中央延伸的板17设置在横栏4中。板17是基本呈U形的形状的一部分。这些板17侧向变成两个楔形的翼板18(图8)。以这种方式,板17可侧向焊接在穿孔板13的内壁上,每个块板17形成一刚性和水密的结构(图3和8)。板17下缘和与其配合工作的穿孔板13之间的连接仍是利用上述密封剂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基本特征必须在通风横栏4的尺寸中看出。一方面,上述尺寸是以下述方式选择的,即,不减小容器的容积,同时又增加通风空气的流量。对于任意高度的通风横栏来说,通风横栏的内部宽度在3.6至4.0cm之间。在板7和17之间形成的曲径的宽度约为1.8cm,这似乎是产生可保证容器内需要的通风的空气流通所要求的。排水是通过排水开口19实现的。权利要求1.一种通风容器,它具有由纵向和横向的上、下横栏构成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纵向上、下横栏上固定一通风横栏,其基本包括(a)一系列设置在通风横栏外壁底部的成组的开口;(b)倾斜向内、向下延伸的、在所述开口上方以水密方式连接于通风横栏内壁的板;(c)一系列设置在通风横栏内壁上的水平窗口,在其外侧用穿孔板遮护;(d)为在(c)项中提到的每个窗口设置的一倾斜向上延伸、以水密方式连接于所述穿孔板的内板;(e)在每根通风横栏的底部上的排水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在(c)和(d)项中提到的倾斜板共同限定于一条在所述通风横栏中流通空气的曲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对于内部宽度为3.6cm至4.0cm的横栏,所述曲径的宽度为1.8cm左右。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延伸的板(17)的两端设有焊接在穿孔板(13)上的楔形翼板(18)。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框架的通风容器,框架包括纵向和横向上、下横栏。按照本专利技术,每根所述纵向上、下横栏固定着一通风横栏。通风横栏基本包括一系列成组开口;在所述开口上方以水密方式连接于通风横栏的倾斜向内向下延伸的板;一系列设置在通风横栏上、由穿孔板遮护的水平窗口;为每个上述窗口而设的一块倾斜向上延伸的、以水密方式连接于所述穿孔板的内板;以及在每根通风横栏底部上的排水开口。文档编号B65D88/12GK1165105SQ9710243公开日1997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14日专利技术者伊布·林格斯 申请人:Cmb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风容器,它具有由纵向和横向的上、下横栏构成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纵向上、下横栏上固定一通风横栏,其基本包括:(a)一系列设置在通风横栏外壁底部的成组的开口;(b)倾斜向内、向下延伸的、在所述开口上方以水密方式连接于通风横 栏内壁的板;(c)一系列设置在通风横栏内壁上的水平窗口,在其外侧用穿孔板遮护;(d)为在(c)项中提到的每个窗口设置的一倾斜向上延伸、以水密方式连接于所述穿孔板的内板;(e)在每根通风横栏的底部上的排水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布林格斯
申请(专利权)人:萨夫马里纳集装箱线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BE[比利时]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