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离心压气机的双槽自动调节机匣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38443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8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离心压气机的双槽自动调节机匣处理装置,包括压气机壳,所述压气机壳入口处设置一蜗壳容腔;所述压气机壳上设有蜗壳容腔通向压气机内空腔的前槽和后槽,所述前槽在轴向位于靠近叶轮的叶轮前缘处,所述后槽在轴向靠近叶轮的主叶片或分流叶片喉口处;所述蜗壳容腔内设置一可在压气机轴向自由移动的片状阀,所述压气机壳上在片状阀的两边分别设有前限位结构和后限位结构,所述前限位结构设置在前槽和后槽之间,所述后限位结构设置在后槽的后面。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采用在压气机壳进口处安装可自动切换的阀来控制双槽轮壳,拓宽压气机工作流量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涡轮增压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离心压气机的双槽自动调节机匣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为配合内燃机往复的工作过程,涡轮增压器压气机需要在宽流量范围内工作。因为,当发动机低转速运转时,压气机流量较小,导致高的压气机压比,致使压气机发生喘振进而无法为发动机提供进气;当发动机高转速运转时,压气机流量大,却可能会导致压气机阻塞,致使压气机效率下降不能为发动机提供充足的气流。在现有技术中,有多种方式可以拓宽压气机工作流量范围,压气机机匣处理是其中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如图1所示,在压气机壳I入口处制造一个蜗壳容腔5,蜗壳容腔5本身处在压气机的进气道中,此外还要加工一个周向的槽连通蜗壳容腔和轮壳。当压气机工作临近失速和喘振时,叶轮9的导叶边缘滞留气体和沿叶轮9与压气机壳I间轮缘间隙逆流的气体将挤过槽与腔体,进入压气机入口。这些逆流气流或者是流回叶轮入口,或者被排出,这将很大程度上改善压气机喘振。但是,当压气机工作临近阻塞状态时,入口管道或软管的新鲜空气会通过腔体及槽,经叶轮导叶前缘直接被吸入叶轮中,这就增加了压气机阻塞流量,程度取决于槽相对导叶前缘于轴向位置。为了改善压气机喘振,槽的轴向位置需要靠近叶轮导叶前缘,但是若增加压气机阻塞流量,槽则需要远离叶轮导叶前缘,而靠近叶轮导叶片喉口,或者如果叶轮有分流叶片并且分流叶片限制压气机流量的话,槽要更远离叶轮导叶前缘而靠近叶轮分流叶片喉口。可见如图1所示的方案并不能满足改善喘振的同时增加阻塞流量,仅能折中两个功能二选O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离心压气机的双槽自动调节机匣处理装置,以拓宽压气机工作流量范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种用于离心压气机的双槽自动调节机匣处理装置,包括压气机壳,所述压气机壳入口处设置一蜗壳容腔,蜗壳容腔处在压气机的进气道中;所述压气机壳上设有蜗壳容腔通向压气机内空腔的前槽和后槽,所述前槽在轴向位于靠近叶轮的叶轮前缘处,所述后槽在轴向靠近叶轮的主叶片或分流叶片喉口处;所述蜗壳容腔内设置一可在压气机轴向自由移动的片状阀,所述压气机壳上在片状阀的两边分别设有前限位结构和后限位结构,所述前限位结构设置在前槽和后槽之间,所述后限位结构设置在后槽的后面;所述片状阀在前槽和后槽与蜗壳容腔之间压力梯度的作用下,自动调节自身在前限位结构和后限位结构之间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前限位结构为设置在压气机壳上的固定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后限位结构为压气机壳上向蜗壳容腔凸起的容腔台阶。进一步的,所述片状阀由轻金属或耐热塑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片状阀在面对叶轮尾缘的一面设有一些台阶结构。进一步的,以叶轮前缘为基准进行测量,前槽与基准的距离应该在2.5% -4.5% D之间,后槽与基准的距离应该在6% -9% D之间,其中D为叶轮出口或叶轮尾缘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前槽和后槽的槽口的圆周扩展角度在90-120度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前槽和后槽的周向位置以压气机匣舌头的周向位置正负5度内为中心。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I)本专利技术采用在压气机壳进口处安装可自动切换的阀来控制双槽轮壳,拓宽压气机工作流量范围;(2)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易实现,制作成本低。【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所述的常规机匣处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机匣处理在阻塞工况下的结构状态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机匣处理在接近喘振工况下的结构状态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片状阀的正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压气机壳,2-前槽,3-后槽,4-片状阀,5-蜗壳容腔,6_固定密封圈,7_容腔台阶,8-叶轮前缘,9-叶轮,10-叶轮尾缘,11-台阶结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种用于离心压气机的双槽自动调节机匣处理装置,如图2、3所示,包括压气机壳I,所述压气机壳I入口处设置一蜗壳容腔5,蜗壳容腔5处在压气机的进气道中;所述压气机壳I上设有蜗壳容腔5通向压气机内空腔的前槽2和后槽3,所述前槽2和后槽3槽的轴向位置应在叶轮9的叶轮前缘8和叶轮尾缘10之间,本实施例所述前槽2在轴向位于靠近叶轮9的叶轮前缘8处,所述后槽3在轴向靠近叶轮9的主叶片或分流叶片喉口处;所述蜗壳容腔5内设置一可在压气机轴向自由移动的片状阀4,所述压气机壳I上在片状阀4的两边分别设有前限位结构和后限位结构,所述前限位结构设置在前槽2和后槽3之间,所述后限位结构设置在后槽3的后面;所述片状阀4在前槽2和后槽3与蜗壳容腔5之间压力梯度的作用下,自动调节自身在前限位结构和后限位结构之间的位置。所述前限位结构为设置在压气机壳I上的固定密封圈6,其外径在片状阀4内径的105% -110%之间。所述后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离心压气机的双槽自动调节机匣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离心压气机的双槽自动调节机匣处理装置,包括压气机壳(1),所述压气机壳(1)入口处设置一蜗壳容腔(5),蜗壳容腔(5)处在压气机的进气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机壳(1)上设有蜗壳容腔(5)通向压气机内空腔的前槽(2)和后槽(3),所述前槽(2)在轴向位于靠近叶轮(9)的叶轮前缘(8)处,所述后槽(3)在轴向靠近叶轮(9)的主叶片或分流叶片喉口处;所述蜗壳容腔(5)内设置一可在压气机轴向自由移动的片状阀(4),所述压气机壳(1)上在片状阀(4)的两边分别设有前限位结构和后限位结构,所述前限位结构设置在前槽(2)和后槽(3)之间,所述后限位结构设置在后槽(3)的后面;所述片状阀4在前槽(2)和后槽(3)与蜗壳容腔(5)之间压力梯度的作用下,自动调节自身在前限位结构和后限位结构之间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化王晓春佟鼎庄丽刘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