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型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37481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8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反射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部,包含流体,所述流体中分散有带电荷的粒子;电场施加部,包含电极,所述电极用于对所述显示部施加电场;控制部,通过调节施加于所述电场施加部的电压的大小、方向、施加时间、施加次数以及施加周期中的至少一项来控制由所述显示部显示的颜色,其中,所述控制部在施加用于控制由所述显示部显示的颜色的驱动电压之后,施加与所述驱动电压方向相反的交流(AC)电压,从而将所述粒子的排列状态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施加用于控制由包含在反射型显示装置中的粒子显示出的颜色的驱动电压之后通过施加与驱动电压方向相反的交流(AC)电压或者使电极短路(short),从而将粒子的排列状态复位的。
技术介绍
反射型显示装置由于具有户外可视性优异、出色的低功耗特性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电子书、移动显示器、户外显示屏等各种领域。作为反射型显示装置的代表性技术之一,可以例举出电泳显示(EH):Electrophoretic Display)技术,在将带电粒子分散在电介质中的状态下,利用电泳原理来调节带电粒子的位置,从而显示信息。根据现有技术中介绍的电泳显示技术,当反复驱动显示装置时,由于沿着电场移动的粒子的重复运动(动作)而发生不需要的电荷积聚在粒子上的现象,由此,粒子的移动特性降低,进而发生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透光度等)畸变或者降低的问题。由此,本专利技术人研发出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随着反复驱动而可能发生的显示性能降低现象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施加用于控制由包含在反射型显示装置中的粒子显示出的颜色的驱动电压之后,施加与驱动电压方向相反的交流(AC)电压或者使电极短路(short),从而将粒子的排列状态复位。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反射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部,包含流体,所述流体中分散有带电荷的粒子;电场施加部,包含电极,所述电极用于对所述显示部施加电场;控制部,通过调节施加于所述电场施加部的电压的大小、方向、施加时间、施加次数以及施加周期中的至少一项来控制由所述显示部显示的颜色,其中,所述控制部在施加用于控制由所述显示部显示的颜色的驱动电压之后,施加与所述驱动电压方向相反的交流(AC)电压,从而将所述粒子的排列状态复位。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反射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部,包含流体,所述流体中分散有带电荷的粒子;电场施加部,包含电极,所述电极用于对所述显示部施加电场;控制部,通过调节施加于所述电场施加部的电压的大小、方向、施加时间、施加次数以及施加周期中的至少一项来控制由所述显示部显示的颜色,其中,所述控制部在施加用于控制由所述显示部显示的颜色的驱动电压之后,使所述电极短路(Short),从而将所述粒子的排列状态复位。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反射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部,包含流体,所述流体中分散有带电荷的粒子;电场施加部,包含电极,所述电极用于对所述显示部施加电场;控制部,通过调节施加于所述电场施加部的电压的大小、方向、施加时间、施加次数以及施加周期中的至少一项来控制由所述显示部显示的颜色,其中,所述控制部在施加用于控制由所述显示部显示的颜色的驱动电压之后,使所述电极短路(Short),再施加与所述驱动电压方向相反的交流(AC)电压,从而将所述粒子的排列状态复位。所述控制部,可以在施加第一驱动电压之后,使所述电极短路,再施加与所述第一驱动电压方向相反的交流电压,然后,再使所述电极短路,再施加第二驱动电压。在所述电极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可以形成有绝缘性物质。所述电极可以包括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以互补形式形成在上部基板或者下部基板上。所述电极可以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以互补形式形成在上部基板上,所述第三电极形成在与所述上部基板相向的下部基板上,可以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用于进行所述复位的电压,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之间、或者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之间施加所述驱动电压。所述驱动电压可以以脉冲形式施加。所述流体中可以包含能够提高所述粒子分散性的添加剂。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反射型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显示部施加电场,所述显示部包含流体,所述流体中分散有带电荷的粒子;通过调节施加于电极的电压的大小、方向、施加时间、施加次数以及施加周期中的至少一项来控制由所述显示部显示的颜色,其中,所述电极用于施加所述电场,在施加用于控制由所述显示部显示的颜色的驱动电压之后,施加与所述驱动电压方向相反的交流(AC)电压,从而将所述粒子的排列状态复位。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反射型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显示部施加电场,所述显示部包含流体,所述流体中分散有带电荷的粒子;通过调节施加于电极的电压的大小、方向、施加时间、施加次数以及施加周期中的至少一项来控制由所述显示部显示的颜色,其中,所述电极用于施加所述电场,在施加用于控制由所述显示部显示的颜色的驱动电压之后,使所述电极短路(short),从而将所述粒子的排列状态复位。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反射型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显示部施加电场,所述显示部包含流体,所述流体中分散有带电荷的粒子;通过调节施加于电极的电压的大小、方向、施加时间、施加次数以及施加周期中的至少一项来控制由所述显示部显示的颜色,其中,所述电极用于施加所述电场,在施加用于控制由所述显示部显示的颜色的驱动电压之后,使所述电极短路(short),再施加与所述驱动电压方向相反的交流(AC)电压,从而将所述粒子的排列状态复位。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随着反复驱动反射型显示装置而有可能发生的退化现象,即显示性能降低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例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反射型显示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例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为了向显示部施加电场而施加于电极的电压图形以及对应的透光度的示意图。图3是例不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透光度随着施加于电极的电压而变化的模式的示意图。图4至图9是例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用于使反射型显示装置的退化现象最小化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0至图1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实验中施加于电极的各种模式的电压的示意图。图1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实验中在反复驱动反射型显示装置时所出现的透光度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反射型显示装置110:上部基板120:下部基板130:上部电极140:下部电极150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射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部,包含流体,所述流体中分散有带电荷的粒子;电场施加部,包含电极,所述电极用于对所述显示部施加电场;控制部,通过调节施加于所述电场施加部的电压的大小、方向、施加时间、施加次数以及施加周期中的至少一项,来控制由所述显示部显示的颜色,所述控制部在施加用于控制由所述显示部显示的颜色的驱动电压之后,施加与所述驱动电压方向相反的交流电压,从而将所述粒子的排列状态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宰贤李东津朴思朗
申请(专利权)人:纳诺布雷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