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精丙烯塔,包括精丙烯塔的主体部分以及固定装置,所述椭圆封头为一椭圆形结构的封盖,所述塔顶吊柱为弯曲的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椭圆封头的下端安装有裙座,所述支撑板安装在引出管与裙座之间的位置,所述防涡流板与补强圈位于裙座的内部位置,所述防涡流板安装在裙座的下端位置,所述筋板固定在裙座下端,所述爬行梯均匀分布在裙座的一侧位置,所述裙座的上端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螺孔,所述底座为一正方形板状结构,通过添加底座与螺孔来实现对新型精丙烯塔的固定,另外连接杆的设计则使得新型精丙烯塔与固定装置联系到一起,最后爬行梯的加入则方便工作人员对精丙烯塔进行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新型精丙烯塔,属于化工机械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精丙烯塔由于采用特殊的结构,使得精丙烯塔的结构尤为的高大,而即使精丙烯塔采用钢制材料制作而成也无法抵抗由于过高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另外,由于精丙烯塔过于高大,使得工作人员不方便进行检查,而精丙烯塔一旦发生泄漏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精丙烯塔不能发生意外,所以需要一种新型精丙烯塔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精丙烯塔,通过添加爬行梯、底座、连接杆以及螺孔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结构简单,省时省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精丙烯塔,包括精丙烯塔的主体部分以及固定装置,所述精丙烯塔的主体部分由裙座、防涡流板、补强圈、塔顶吊柱、椭圆封头、引出管以及支撑板组成,所述椭圆封头为一椭圆形结构的封盖,所述椭圆封头为一半椭圆形结构,所述椭圆封头的上端分布有塔顶吊柱,所述塔顶吊柱为弯曲的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椭圆封头的下端安装有裙座,所述裙座为一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引出管与支撑板分布在裙座的下端位置,所述支撑板安装在引出管与裙座之间的位置,所述防涡流板与补强圈位于裙座的内部位置,所述防涡流板安装在裙座的下端位置,所述补强圈由多个组成且多个所述补强圈从上到下均匀分布在裙座之间,所述固定装置由筋板、爬行梯、固定架、螺孔、底座以及连接杆组成,所述筋板固定在裙座下端,所述爬行梯均匀分布在裙座的一侧位置,所述爬行梯由多个组成且所述爬行梯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裙座的上端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由螺孔、底座与连接杆组成,所述固定架垂直布置在裙座上,所述连接杆垂直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由四个组成且四个所述螺孔均匀分布在底座的四个直角处,所述底座为一正方形板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通过螺栓与裙座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爬行梯为圆柱形且采用钢制材料制作而成。进一步地,所述椭圆封头上开设有孔洞。进一步地,所述开设在底座上螺孔的直径为1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精丙烯塔,通过添加底座与螺孔来实现对新型精丙烯塔的固定,另外连接杆的设计则使得新型精丙烯塔与固定装置联系到一起,最后爬行梯的加入则方便工作人员对精丙烯塔进行检修,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结构简单,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精丙烯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精丙烯塔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精丙烯塔爬行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筋板、2_裙座、3-防祸流板、4_爬行梯、5_补强圈、6_固定架、7_塔顶吊柱、8-椭圆封头、9-引出管、10-支撑板、11 -螺孔、12-底座、13-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精丙烯塔,包括精丙烯塔的主体部分以及固定装置,精丙烯塔的主体部分由裙座2、防涡流板3、补强圈5、塔顶吊柱7、椭圆封头8、引出管9以及支撑板10组成,椭圆封头8为一椭圆形结构的封盖,椭圆封头8为一半椭圆形结构,椭圆封头8的上端分布有塔顶吊柱7,塔顶吊柱7为弯曲的圆柱形筒状结构,椭圆封头8的下端安装有裙座2,裙座2为一圆柱形筒状结构,引出管9与支撑板10分布在裙座2的下端位置,支撑板10安装在引出管9与裙座2之间的位置,防涡流板3与补强圈5位于裙座2的内部位置,防涡流板3安装在裙座2的下端位置,补强圈5由多个组成且多个所述补强圈5从上到下均匀分布在裙座2之间,固定装置由筋板1、爬行梯4、固定架6、螺孔11、底座12以及连接杆13组成,筋板I固定在裙座2下端,爬行梯4均匀分布在裙座2的一侧位置,爬行梯4由多个组成且所述爬行梯4之间的距离相同,爬行梯4的加入则方便工作人员对精丙烯塔进行检修,裙座2的上端固定有固定架6,固定架6由螺孔11、底座12与连接杆13组成,固定架6垂直布置在裙座2上,连接杆13垂直固定在底座12上,连接杆13的设计则使得新型精丙烯塔与固定装置联系到一起,底座12上开设有螺孔11,螺孔11由四个组成且四个所述螺孔11均匀分布在底座12的四个直角处,底座12为一正方形板状结构,通过添加底座12与螺孔11来实现对新型精丙烯塔的固定。固定架6通过螺栓与裙座2进行连接,爬行梯4为圆柱形且采用钢制材料制作而成,椭圆封头8上开设有孔洞,开设在底座12上螺孔11的直径为10mm。具体使用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通过爬行梯4爬到精丙烯塔的顶端,从上到下依次进行检查,检测精丙烯塔是否存在泄漏的可能,检查完毕后再进行使用,例外在安装时,首先通过筋板I将其固定在地面上,接下来通过将螺栓穿过螺孔11,最后将底座12固定到指定的位置,完成安装过程。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主权项】1.一种新型精丙烯塔,包括精丙烯塔的主体部分以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丙烯塔的主体部分由裙座、防涡流板、补强圈、塔顶吊柱、椭圆封头、引出管以及支撑板组成,所述椭圆封头为一椭圆形结构的封盖,所述椭圆封头为一半椭圆形结构,所述椭圆封头的上端分布有塔顶吊柱,所述塔顶吊柱为弯曲的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椭圆封头的下端安装有裙座,所述裙座为一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引出管与支撑板分布在裙座的下端位置,所述支撑板安装在引出管与裙座之间的位置,所述防涡流板与补强圈位于裙座的内部位置,所述防涡流板安装在裙座的下端位置,所述补强圈由多个组成且多个所述补强圈从上到下均匀分布在裙座之间,所述固定装置由筋板、爬行梯、固定架、螺孔、底座以及连接杆组成,所述筋板固定在裙座下端,所述爬行梯均匀分布在裙座的一侧位置,所述爬行梯由多个组成且所述爬行梯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裙座的上端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由螺孔、底座与连接杆组成,所述固定架垂直布置在裙座上,所述连接杆垂直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由四个组成且四个所述螺孔均匀分布在底座的四个直角处,所述底座为一正方形板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精丙烯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通过螺栓与裙座进行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精丙烯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爬行梯为圆柱形且采用钢制材料制作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精丙烯塔,包括精丙烯塔的主体部分以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丙烯塔的主体部分由裙座、防涡流板、补强圈、塔顶吊柱、椭圆封头、引出管以及支撑板组成,所述椭圆封头为一椭圆形结构的封盖,所述椭圆封头为一半椭圆形结构,所述椭圆封头的上端分布有塔顶吊柱,所述塔顶吊柱为弯曲的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椭圆封头的下端安装有裙座,所述裙座为一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引出管与支撑板分布在裙座的下端位置,所述支撑板安装在引出管与裙座之间的位置,所述防涡流板与补强圈位于裙座的内部位置,所述防涡流板安装在裙座的下端位置,所述补强圈由多个组成且多个所述补强圈从上到下均匀分布在裙座之间,所述固定装置由筋板、爬行梯、固定架、螺孔、底座以及连接杆组成,所述筋板固定在裙座下端,所述爬行梯均匀分布在裙座的一侧位置,所述爬行梯由多个组成且所述爬行梯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裙座的上端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由螺孔、底座与连接杆组成,所述固定架垂直布置在裙座上,所述连接杆垂直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由四个组成且四个所述螺孔均匀分布在底座的四个直角处,所述底座为一正方形板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章钦,谢永宁,吴自强,
申请(专利权)人:谢章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