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卡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3413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6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卡输送装置,包括支座、线卡夹、输送槽、导轨、顶升装置和水平推送装置,所述线卡夹、输送槽和顶升装置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线卡夹具有两个夹持臂,所述夹持臂的端部伸入到所述输送槽内,所述导轨竖直设置在所述输送槽的上方,待输送的线卡套设在导轨上,所述导轨的下端位于所述线卡夹的两个夹持臂之间,所述顶升装置带动所述线卡夹上、下移动,所述水平推送装置推动线卡在所述输送槽内移动。可以将线卡平稳准确地送至所需工位,线卡不会出现变形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装,尤其涉及一种输送线卡的装置。
技术介绍
非标设备起动电机定子铆片焊接机,需要先把半月形的铜线卡送至所需工位,常规的送料方式为:将半月形的铜线卡通过普通震动盘输送至所需工位,但是,在输送过程中,由于存在震动,半月形的铜线卡不能工整地叠放在震动盘内,半月形的铜线卡相互碰撞,容易产生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卡输送装置,可以将线卡平稳准确地送至所需工位,线卡不会出现变形现象。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线卡输送装置,包括支座、线卡夹、输送槽、导轨、顶升装置和水平推送装置,所述线卡夹、输送槽和顶升装置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线卡夹具有两个夹持臂,所述夹持臂的端部伸入到所述输送槽内,所述导轨竖直设置在所述输送槽的上方,待输送的线卡套设在导轨上,所述导轨的下端位于所述线卡夹的两个夹持臂之间,所述顶升装置带动所述线卡夹上、下移动,所述水平推送装置推动线卡在所述输送槽内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支座上设置定位销,所述导轨连接在定位块上,所述定位块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块套在定位销上。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销为两个。进一步的,所述顶升装置采用迷你气缸。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推送装置采用笔形气缸。进一步的,所述支座上设置有导向轴,所述线卡夹沿导向轴上、下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支座的底部设置有螺栓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该线卡输送装置输送线卡时,首先将线卡一个叠一个地套在导轨,然后将导轨安装到支座上,线卡夹将下端的几个线卡夹持住,最下端的线卡顺着夹持臂落入输送槽内,防止线卡在下落的过程中倾斜或者歪倒,然后启动顶升装置,顶升装置带动线卡夹向上移动,当夹持臂的端头从输送槽内移除时,启动水平推送装置,待输送的线卡在输送槽内被水平推送装置推送到所需工位;然后水平推送装置退回,顶升装置带动带动线卡夹向下移动,使最下方的线卡落入输送槽内,然后又启动顶升装置,顶升装置带动线卡夹向上移动,当夹持臂的端头从输送槽内移除时,启动水平推送装置,待输送的线卡在输送槽内被水平推送装置推送到所需工位,如此循环输送线卡。采用本技术的线卡输送装置,可以将线卡平稳准确地送至所需工位,线卡不会出现变形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示意图;图2是图1中导轨与支座分离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剖视示意图;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图4中所示:支座1、螺栓孔11、线卡夹2、夹持臂21、输送槽3、导轨4、顶升装置5、水平推送装置6、导向轴7、定位块8、定位销9、线卡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线卡输送装置,包括支座1、线卡夹2、输送槽3、导轨4、顶升装置5和水平推送装置6,所述线卡夹2、输送槽3和顶升装置5设置在所述支座1上,所述线卡夹2具有两个夹持臂21,所述夹持臂21的端部伸入到所述输送槽3内,所述导轨4竖直设置在所述输送槽3的上方,待输送的线卡10套设在导轨4上,所述导轨4的下端位于所述线卡夹2的两个夹持臂21之间,所述顶升装置5带动所述线卡夹2上、下移动,所述水平推送装置6推动线卡10在所述输送槽3内移动。支座1用于支承线卡夹2、输送槽3、导轨4、顶升装置5和水平推送装置6,如图1和图2所示,导轨4设计成弹夹式的结构,使用该线卡输送装置输送线卡时,首先将线卡10一个叠一个地套在导轨4,然后将导轨4安装到支座1上,线卡夹2将下端的几个线卡10夹持住,最下端的线卡10顺着夹持臂21落入输送槽3内,防止线卡10在下落的过程中倾斜或者歪倒,然后启动顶升装置5,顶升装置5带动线卡夹2向上移动,当夹持臂21的端头从输送槽3内移除时,启动水平推送装置6,待输送的线卡10在输送槽3内被水平推送装置6推送到所需工位;然后水平推送装置6退回,顶升装置5带动带动线卡夹2向下移动,使最下方的线卡10落入输送槽3内,然后又启动顶升装置5,顶升装置5带动线卡夹2向上移动,当夹持臂21的端头从输送槽3内移除时,启动水平推送装置6,待输送的线卡10在输送槽3内被水平推送装置6推送到所需工位,如此循环输送线卡。采用本技术的线卡输送装置,可以将线卡平稳准确地送至所需工位,线卡不会出现变形现象。一般情况下,准备至少两根导轨4,在输送其中一根导轨4上的线卡10时,将另一根导轨4上套满线卡10,当其中一根导轨4上的线卡输送完后,更换上另一根套满线卡10的导轨4,这样,不需要待输送完后再套设线卡10,可以节约时间,提高输送效率。为了便于更换导轨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座1上设置定位销9,所述导轨4连接在定位块8上,所述定位块8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9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块8套在定位销9上。这样,可以快速更换导轨4。为了防止导轨4晃动,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定位销9为两个。所述顶升装置5可以采用千斤顶、液压缸等,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升装置5采用迷你气缸。所述水平推送装置6可以采用液压缸等,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推送装置6采用笔形气缸。笔形气缸重量更轻,体积更小。为了使线卡夹2在上、下移动过程中更加平稳,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座1上设置有导向轴7,所述线卡夹2沿导向轴7上、下移动。为了便于固定将支座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座1的底部设置有螺栓孔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线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线卡夹(2)、输送槽(3)、导轨(4)、顶升装置(5)和水平推送装置(6),所述线卡夹(2)、输送槽(3)和顶升装置(5)设置在所述支座(1)上,所述线卡夹(2)具有两个夹持臂(21),所述夹持臂(21)的端部伸入到所述输送槽(3)内,所述导轨(4)竖直设置在所述输送槽(3)的上方,待输送的线卡(10)套设在导轨(4)上,所述导轨(4)的下端位于所述线卡夹(2)的两个夹持臂(21)之间,所述顶升装置(5)带动所述线卡夹(2)上、下移动,所述水平推送装置(6)推动线卡(10)在所述输送槽(3)内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线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线卡夹(2)、输送槽(3)、导轨(4)、
顶升装置(5)和水平推送装置(6),所述线卡夹(2)、输送槽(3)和顶升装置(5)设置在
所述支座(1)上,所述线卡夹(2)具有两个夹持臂(21),所述夹持臂(21)的端部伸入到
所述输送槽(3)内,所述导轨(4)竖直设置在所述输送槽(3)的上方,待输送的线卡(10)
套设在导轨(4)上,所述导轨(4)的下端位于所述线卡夹(2)的两个夹持臂(21)之间,
所述顶升装置(5)带动所述线卡夹(2)上、下移动,所述水平推送装置(6)推动线卡(10)
在所述输送槽(3)内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上设置定位销(9),
所述导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凡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