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表后线安装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表后线卡式线夹。包括安装于墙面上的墙皮拉块,墙皮拉块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安装孔,墙皮拉块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与墙皮拉块相垂直的水平臂,水平臂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相间隔的通孔Ⅰ,水平臂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有用于固定电缆的电缆模块,电缆模块的厚度方向上开设有多个相间隔的通孔Ⅱ,通孔Ⅱ与通孔Ⅰ处于同一垂直线上,通孔Ⅰ与通孔Ⅱ内插设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设有可上下移动的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架设效果好,不会磨损电缆外皮,安装方便,安装上墙后不会影响墙面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表后线安装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表后线卡式线夹。
技术介绍
目前,电缆多是通过瓷瓶、尖铁等装置架设于空中,此种架设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瓷瓶、尖铁多是直接凿设安装于墙面上,安装上墙后会在用户墙体上留下较大的裂纹,不仅降低房屋的使用寿命,而且影响墙面美观;2、电缆与尖铁等固定物之间相互摩擦,易导致电缆外皮破损,造成电缆与墙铁短路,安全系数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电缆外皮易磨损,安装上墙后影响墙体使用寿命及外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架设效果好,不会磨损电缆外皮,安装方便,安装上墙后不会影响墙面美观的表后线卡式线夹。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表后线卡式线夹,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安装于墙面15上的墙皮拉块1,墙皮拉块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安装孔2,墙皮拉块1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与墙皮拉块1相垂直的水平臂3,水平臂3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相间隔的通孔Ⅰ4,水平臂3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有用于固定电缆的电缆模块5,电缆模块5的厚度方向上开设有多个相间隔的通孔Ⅱ6,通孔Ⅱ6与通孔Ⅰ4处于同一垂直线上,通孔Ⅰ4与通孔Ⅱ6内插设有固定杆7,固定杆7的一端设有可上下移动的限位块8;所述电缆模块5包括相对接的上块体9、下块体10,上块体9及下块体10的纵剖面呈矩形,上块体9的下表面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相间隔的弧形凹槽Ⅰ11,下块体10的上表面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相间隔的弧形凹槽Ⅱ12,弧形凹槽Ⅰ11与弧形凹槽Ⅱ12数量及位置相对应,弧形凹槽Ⅰ11与弧形凹槽Ⅱ12相对接后形成用于穿过电缆的圆形通过孔13;所述水平臂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用于固定电缆的电缆模块5,两个电缆模块5的结构相同且处于同一垂直面上;所述固定杆7为表面设有外螺纹的螺杆,限位块8为带有内用螺纹的螺帽;所述电缆模块5是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电缆模块;所述通过孔13的直径为1-1.4厘米;所述通孔Ⅰ4、通孔Ⅱ6的数量均为2-4个。本技术的表后线卡式线夹,结构设计巧妙,相比较传统的瓷瓶尖铁等电缆固定方式具有如下优点:1、使用时,先将墙皮拉块的一面抵于用户墙面上,通过安装孔向用户墙体打入两枚膨胀螺丝,将墙皮拉块固定于用户墙面上,避免用户墙体留下较大的裂纹;2、由于电缆模块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且电缆模块上设有用于穿过电缆的通过孔,因此能减少电缆与尖铁等传统固定物的磨损,避免了由于电缆皮破损而造成电缆与墙铁短路事故的发生,杜绝了安全隐患;3、本技术的表后线卡式线夹上墙后美观大方,经久耐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在电力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表后线卡式线夹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表后线卡式线夹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表后线卡式线夹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表后线卡式线夹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表后线卡式线夹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表后线卡式线夹,参考附图1,包括安装于墙面上的墙皮拉块1,墙皮拉块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安装孔2,墙皮拉块1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与墙皮拉块1相垂直的水平臂3,水平臂3的长度方向上设有两个相间隔的通孔Ⅰ4,水平臂3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固定电缆的电缆模块5,电缆模块5的厚度方向上开设有两个相间隔的通孔Ⅱ6,通孔Ⅱ6与通孔Ⅰ4处于同一垂直线上,通孔Ⅰ4与通孔Ⅱ6内插设有带有外螺纹的螺杆7,螺杆7的一端设有带有内螺纹的螺帽8,电缆模块5包括相对接的上块体9、下块体10,上块体9及下块体10的纵剖面呈矩形,上块体9的下表面长度方向上设有两个相间隔的弧形凹槽Ⅰ11,下块体10的上表面长度方向上设有两个相间隔的弧形凹槽Ⅱ12,弧形凹槽Ⅰ11与弧形凹槽Ⅱ12的位置相对应,弧形凹槽Ⅰ11与弧形凹槽Ⅱ12相对接后形成两个用于穿过电缆的圆形通过孔13;电缆模块5是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电缆模块;通过孔13的直径为1厘米。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表后线卡式线夹,参考附图2,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上块体9的下表面长度方向上设有四个相间隔的弧形凹槽Ⅰ11,下块体10的上表面长度方向上设有四个相间隔的弧形凹槽Ⅱ12,弧形凹槽Ⅰ11与弧形凹槽Ⅱ12的位置相对应,弧形凹槽Ⅰ11与弧形凹槽Ⅱ12相对接后形成四个用于穿过电缆的圆形通过孔13。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表后线卡式线夹,参考附图3,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水平臂3的长度方向上设有三个相间隔的通孔Ⅰ4,电缆模块5的厚度方向上开设有三个相间隔的通孔Ⅱ6,通孔Ⅱ6与通孔Ⅰ4处于同一垂直线上,上块体9的下表面长度方向上设有六个相间隔的弧形凹槽Ⅰ11,下块体10的上表面长度方向上设有六个相间隔的弧形凹槽Ⅱ12,弧形凹槽Ⅰ11与弧形凹槽Ⅱ12的位置相对应,弧形凹槽Ⅰ11与弧形凹槽Ⅱ12相对接后形成六个用于穿过电缆的圆形通过孔13。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表后线卡式线夹,参考附图4,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水平臂3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上均设有用于固定电缆的电缆模块5,两个电缆模块5的结构相同且处于同一垂直面上,水平臂3的长度方向上设有三个相间隔的通孔Ⅰ4,电缆模块5的厚度方向上开设有三个相间隔的通孔Ⅱ6,通孔Ⅱ6与通孔Ⅰ4处于同一垂直线上,上块体9的下表面长度方向上设有六个相间隔的弧形凹槽Ⅰ11,下块体10的上表面长度方向上设有六个相间隔的弧形凹槽Ⅱ12,弧形凹槽Ⅰ11与弧形凹槽Ⅱ12的位置相对应,弧形凹槽Ⅰ11与弧形凹槽Ⅱ12相对接后形成六个用于穿过电缆的圆形通过孔13。使用时,先将墙皮拉块1的一面抵于用户墙面15上,通过安装孔2向用户墙体打入两枚膨胀螺丝14,将墙皮拉块1固定于用户墙面上,避免用户墙体留下较大的裂纹,由于电缆模块5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且电缆模块5上设有用于穿过电缆的通过孔13,因此能减少电缆与尖铁等传统固定物的磨损,避免了由于电缆皮破损而造成电缆与墙铁短路事故的发生,杜绝了安全隐患,本技术的表后线卡式线夹上墙后美观大方,经久耐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表后线卡式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墙面(15)上的墙皮拉块(1),墙皮拉块(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安装孔(2),墙皮拉块(1)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与墙皮拉块(1)相垂直的水平臂(3),水平臂(3)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相间隔的通孔Ⅰ(4),水平臂(3)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有用于固定电缆的电缆模块(5),电缆模块(5)的厚度方向上开设有多个相间隔的通孔Ⅱ(6),通孔Ⅱ(6)与通孔Ⅰ(4)处于同一垂直线上,通孔Ⅰ(4)与通孔Ⅱ(6) 内插设有固定杆(7),固定杆(7)的一端设有可上下移动的限位块(8)。
【技术特征摘要】
1.表后线卡式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墙面(15)上的墙皮拉块(1),墙皮拉块(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安装孔(2),墙皮拉块(1)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与墙皮拉块(1)相垂直的水平臂(3),水平臂(3)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相间隔的通孔Ⅰ(4),水平臂(3)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有用于固定电缆的电缆模块(5),电缆模块(5)的厚度方向上开设有多个相间隔的通孔Ⅱ(6),通孔Ⅱ(6)与通孔Ⅰ(4)处于同一垂直线上,通孔Ⅰ(4)与通孔Ⅱ(6)内插设有固定杆(7),固定杆(7)的一端设有可上下移动的限位块(8)。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后线卡式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模块(5)包括相对接的上块体(9)、下块体(10),上块体(9)及下块体(10)的纵剖面呈矩形,上块体(9)的下表面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相间隔的弧形凹槽Ⅰ(11),下块体(10)的上表面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相间隔的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鹏里,尹超,郑桂彬,李军,侯薛亮,徐恩峰,马建忠,孙展贤,齐建波,纪振军,罗文信,隋风泉,吴刚,司丕祥,孙兆龙,徐蔚业,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蓬莱市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