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补气益血的微丸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微丸为八珍丸,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八珍丸微丸的制备方法中通过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多次变换萃取条件,一步提取白术、当归和川穹混合挥发油,能够提高出油率,节省时间;通过采用玉米微孔淀粉吸附挥发油,使制备更加简便且能避免渗油;通过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丸剂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丸径小于2.5mm的微丸。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微丸,其中有效成分含量高,溶散时限短,且副作用低,安全性高,能够达到补气益血,改善气血两虚等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补气益血的微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背景:据《中国药典》记载,八珍丸是一种用于补气益血的药剂,主治气血两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其处方为党参100g、炒白术100g、茯苓100g、甘草50g、当归150g、白芍100g、川穹75g和熟地黄150g;制备方法为: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40-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1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关于剂型的改进,《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记载了一种八珍颗粒,其制备方法为:将白术、当归和川穹,粉碎成最粗粉,分别用95%、50%的乙醇加热回流各一次,每次两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滤液备用;药渣与白芍、熟地黄、甘草、茯苓和党参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h,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适量制稠膏;取稠膏加蔗糖糊精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或取稠膏加适量可溶性淀粉及矫味剂,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300g,即得。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八册,书页号:Z8-8标准编号:WS3-B-1478-93,公开了一种八珍丸浓缩丸及其制备方法,其方法为以上八味,取党参、白术、白芍、茯苓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滤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20℃)的稠膏;取熟地黄、甘草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40(20℃)的稠膏;取川芎照流浸膏剂与浸膏项下的渗漉法(附录17页)以70%乙醇为溶剂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35(20℃)的稠膏;取当归粉碎成细粉,与上述各稠膏混匀,制丸,干燥,打光,即得。申请号为98112016.4的八珍无糖型冲剂,其制备方法为:1)将白术、当归和川穹用乙醇一次回流提取,回流提取的温度为79-85`C,回流时间4-6小时,乙醇浓度90-98%(重量),过滤、得滤液A和滤渣A,滤渣A再用乙醇二次回流提取,回流提取温度为79-9OC.回流时间3-5小时,乙醇浓度45-55%(重量),过滤,得液B和药渣,滤液B与滤液A合并,真空减压浓缩,得醇膏,用水第一次煎煮,过滤,得滤液C和滤渣C,滤渣C用水第二次煎煮,过滤,得滤液D和药渣,将滤液D并入滤液C中,经真空减压浓缩得浓缩液,将两次药渣合并,其中,水煎煮的温度为90-100C,时间1-2小时,用水量为3-5倍;2)在药渣中加入党参、在苓、熟地黄、甘草和白芍,用水第一次煎煮,过滤得滤液E和滤渣E,滤渣E用水第二次煎煮,过滤,得滤液F和滤渣F,将滤液F与滤液E合并,三效减压浓缩,得清膏,过滤,得清膏滤液和滤渣G,合并清膏滤液和浓缩液,经\三效\减压浓缩,得稠膏,加入赋形剂,制粒,干燥,整粒,包装,得产品八珍无糖型冲剂,其中,水煎煮的温度为90-100C,时间1-2小时,用水量为3-5倍。以上制剂中有些八珍丸含糖份,不适于糖尿病人、肥胖病人和龋齿患者服用,且单位重量有效活性成分的含量低,服用量大,贮存不便。而且蜜丸剂型存在外观陈旧、吞服不便、用量较大、易于霉变等不足,不易被患者接受,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药效的发挥。针对这些问题,申请号为201310489282.1提供了一种补气益血的八珍丸(微丸),其制备方法为:1)将所述的八味原料药分别进行净制、切制,在50-60℃条件下烘干至原料药的水分≤5%后备用;2)将备用的熟地黄放入烘箱中逐步加温至60℃烘干,手握即脆碎时取出,然后与备用的白芍、川穹和党参混合粉碎成80-120目的粗粉;3)将备用的甘草置烘箱中60℃烘干后与备用的白术、获苓和当归混合粉碎成80-120目的粗粉Ⅱ,再超微粉碎成粒径为15-75μm的超微粉;4)将步骤2)所得的粗粉Ⅰ与步骤3)所得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得药粉;向药粉中加入淀粉8-10wt%,混匀,得到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将混好药用辅料的药粉用水泛制成丸径为3.5-4mm的小丸,干燥,得到八珍微丸素丸;5)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于70%乙醇中,配成浓度为3%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入甘油(甘油的加入量为滤液的1.0%g/ml),搅匀,胶体磨研磨,过100目筛,得到薄膜包衣液;6)取八珍微丸素丸,用薄膜包衣液进行包衣,湿度控制在65%以下进行分装,得到所述的八珍丸微丸。但该方法下制备的八珍丸微丸存在有效成分较低,溶散时限长,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目前急需一种有效成分含量高,生物利用度高的八珍丸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补气益血的微丸。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补气益血的微丸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中具有补气益血功效的微丸为八珍丸微丸。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组方:党参109重量份;炒白109重量份;茯苓109重量份;甘草55重量份;当归164重量份;白芍109重量份;川穹82重量份;熟地黄164重量份;辅料: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甘油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本专利技术辅料为淀粉,羟丙基甲纤维素,甘油。更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辅料中淀粉采用微孔淀粉。更优选的,本专利技术辅料中的微孔淀粉采用玉米微孔淀粉。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如下:(1)白芍的炮制:取处方量的芍药根,洗净,除去须根后置沸水中略煮,阴干。(2)白术、当归和川穹挥发油的提取取处方量的白术、当归和川穹,过15-25目筛后投入超临界CO2萃取器的挥发油提取罐中,加入150-300ml乙醇做夹带剂。对萃取釜、分离釜Ⅰ,分离釜Ⅱ进行加热,当萃取温度显示34-45℃,分离釜Ⅰ温度为30-40℃时,打开CO2气瓶,直至萃取釜压力25-40MPa,分离釜Ⅰ压力为8-10MPa,开始循环萃取,调节CO2的流量为10-18kg/h,恒温恒压萃取,120-220min后,收集白术和当归的混合挥发油粗油。接着,保持各压力不变,对萃取釜、分离釜Ⅰ,分离釜Ⅱ进行加热。当萃取釜温度60-70℃,分离釜Ⅰ温度为50-60℃时,恒温恒压萃取,70-120min后,收集川穹的挥发油。最后,保持此时各温度不变,加入与此时萃取罐内物料相同温度、相同压力的95%的乙醇150-300ml,稳定后,对萃取釜进行加压,当萃取釜压力为35-45MPa,调节CO2的流量为23-30kg/h时,恒温恒压萃取,70-120min后,收集川穹的挥发油。收集上述步骤中各物质的药渣。合并各物质的挥发油,并将混合后的挥发油用无水乙醇溶解抽滤2次,除去残渣,旋转蒸发仪回收乙醇,计算收油率并收集备用。(3)白芍、熟地黄、甘草、茯苓和党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取处方量的白芍、熟地黄、甘草、茯苓和党参粉碎成最粗粉,将药粉与步骤(2)中的药渣混合均匀后,加入7-10倍量的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3h,合并滤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1.35(20℃)的稠膏,并喷雾干燥制成干浸膏。(4)微丸的制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补气益血的微丸,其特征在于:其组方包党参109重量份;炒白109重量份;茯苓109重量份;甘草55重量份;当归164重量份;白芍109重量份;川穹82重量份;熟地黄164重量份;其辅料包括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甘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气益血的微丸,其特征在于:其组方包党参109重量份;炒白109重量份;茯苓109重量份;甘草55重量份;当归164重量份;白芍109重量份;川穹82重量份;熟地黄164重量份;其辅料包括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甘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气益血的微丸,其特征在于:其辅料为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甘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气益血的微丸,其特征在于:其辅料淀粉为微孔淀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气益血的微丸,其特征在于:其辅料淀粉为玉米微孔淀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补气益血的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丸的制备方法为(1)白芍的炮制:取处方量的芍药根,洗净,除去须根后置沸水中略煮,阴干;(2)白术、当归和川穹挥发油的提取取处方量的白术、当归和川穹,过15-25目筛后投入超临界CO2萃取器的挥发油提取罐中,加入150-300ml乙醇做夹带剂;对萃取釜、分离釜Ⅰ,分离釜Ⅱ进行加热,当萃取温度显示34-45℃,分离釜Ⅰ温度为30-40℃时,打开CO2气瓶,直至萃取釜压力25-40MPa,分离釜Ⅰ压力为8-10MPa时,开始循环萃取,调节CO2的流量为10-18kg/h,恒温恒压萃取,120-220min后,收集白术和当归的混合挥发油粗油;接着,保持各压力不变,对萃取釜、分离釜Ⅰ,分离釜Ⅱ进行加热,当萃取釜温度60-70℃,分离釜Ⅰ温度为50-60℃,恒温恒压萃取,70-120min后,收集川穹的挥发油;最后,保持此时各温度不变,加入与此时萃取罐内物料相同温度、相同压力的95%的乙醇150-300ml,稳定后,对萃取釜进行加压,当萃取釜压力为35-45MPa,调节CO2的流量为23-30kg/h时,恒温恒压萃取,70-120min后,收集川穹的挥发油;(3)白芍、熟地黄、甘草、茯苓和党参有效成分的提取
取处方量的白芍、熟地黄、甘草、茯苓和党参粉碎成最粗粉,将药粉与步骤(2)中的药渣混合均匀后,加入7-10倍量的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3h,合并滤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1.35(20℃)的稠膏,并喷雾干燥制成干浸膏;(4)微丸的制备:
将步骤(2)的混合挥发油,在均匀搅拌状态下缓缓滴入玉米微孔淀粉中,玉米微孔淀粉与挥发油的比例(g/ml)为1:1-3:1,使混合物料能手握成团,一触即散,用手捏紧挤压时表面无明显油感为止,再搅拌30min以上使挥发油能充分被微孔淀粉均匀吸收,然后称重过筛即为粉末挥发油;将处方量的羟丙甲纤维素先用95%乙醇分散均匀,再加入水至乙醇浓度为5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细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远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