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玻两腔隔热保温型中空玻璃,包括外层玻璃、中层玻璃、内层玻璃和间隔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玻璃、中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依次排列,所述外层玻璃和中层玻璃、中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四周边缘处设置有间隔条,并通过丁基胶与间隔条粘接在一起,所述间隔条外侧设置有密封胶,所述连接后的外层玻璃和中层玻璃、中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各形成一个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内充有惰性气体,所述外层玻璃外表面设有一层锐钛矿型纳米氧化钛膜,外层玻璃朝向中空腔的内表面镀有低辐射膜,中层玻璃朝向室内面镀有一层低辐射膜,内层玻璃朝向室内面为保温型低辐射镀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保温性能、自清洁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节能玻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玻两腔隔热保温型中空玻璃。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进步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和公共建筑的舒适度、节能性、功能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建筑业要突破建筑节能、绿色建材、着力使用先进建筑材料。2014年由中国建筑与工业玻璃协会组织起草的《建筑用节能玻璃技术规范》明确提出建筑玻璃对隔热、保温的技术要求。据统计,在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30%,而通过玻璃门窗损失的能量约占建筑总能耗的50%。我国单位面积采暖建筑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2倍。2013年全国通过门窗耗散能耗约2亿吨标煤。门窗为建筑物的外围开口部位,是建筑围护结构的关键,玻璃的热阻比墙体低3-10倍,是建筑围护中保温隔热的薄弱环节。对于我国北方的广大地区,存在夏季空调制冷、冬季采暖的双重要求,采用普通玻璃,时建筑能耗必将大幅度增加,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现有建筑的玻璃幕墙大多采用内外两片玻璃制成的中空玻璃,至多是在玻璃的空腔面上镀上低辐射膜,其隔热性能、保温性能已经不能满足高端用户的要求。当前国内外主要通过使用低辐射(Low-E)镀膜玻璃来实现玻璃门窗节能。目前,国内外的中空玻璃市场主流还是单银中空玻璃或者双银Low-E镀膜中空玻璃。单银低辐射镀膜中空玻璃(单腔、单Low-E膜)透过率在20%~75%间可调,传热系数U值一般在1.75~1.90W/(m2·℃)之间,遮阳系数在0.20~0.75间可调。双银Low-E镀膜中空玻璃(单腔、单Low-E膜)透过率在20%~75%间可调,传热系数U值一般在1.55~1.70W/(m2·℃)之间,遮阳系数在0.20~0.65间可调。目前,国内外的单腔中空玻璃在节能技术指标传热系数上达到了瓶颈,U值一般只能达到1.65~1.8W/(m2·℃)。即使目前最先进的三银低辐射镀膜中空玻璃(单腔、单Low-E膜)的传热系数U值一般在1.51~1.68W/(m2·℃)之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三玻两腔隔热保温型中空玻璃,具有极低的传热系数,较高的可见光透射比高,较高光热比,极低的太阳能红外热量透射比,最佳的保温性能,无论是冬季采暖、夏季制冷都能起到非常好的隔热保温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玻两腔隔热保温型中空玻璃,包括外层玻璃、中层玻璃、内层玻璃和间隔条,其中,所述外层玻璃、中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依次排列,所述外层玻璃和中层玻璃、中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四周边缘处设置有间隔条,并通过丁基胶与间隔条粘接在一起,所述间隔条外侧设置有密封胶,所述连接后的外层玻璃和中层玻璃、中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各形成一个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内充有惰性气体,所述外层玻璃外表面设有一层锐钛矿型纳米氧化钛膜,外层玻璃朝向中空腔的内表面镀有低辐射膜,中层玻璃朝向室内面镀有一层低辐射膜,内层玻璃朝向室内面为保温型低辐射镀膜。所述低辐射镀膜为单银低辐射膜或双银低辐射膜或三银低辐射膜。所述中空腔内充有的惰性气体可以是氩气或氙气。所述锐钛矿型纳米氧化钛膜是通过喷涂工艺涂覆在玻璃表面,经过钢化处理后获得锐钛矿型,加热温度为680℃~750℃,烧结后获得厚度为100nm~300nm的膜。所述密封胶可以是硅酮密封胶或者是聚硫密封胶。所述间隔条可以是内部充有分子筛干燥剂的铝间隔条或是不锈钢间隔条或者是暖边间隔条。所述外层玻璃、中层玻璃、内层玻璃厚度是6mm~15mm,外层玻璃、中层玻璃、内层玻璃相互之间的空腔的厚度是6mm~32mm,所述隔热保温型中空玻璃总体厚度范围是30mm~108mm。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玻两腔隔热保温型中空玻璃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保温性能、自清洁功能,是一款特别适用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的节能玻璃产品,可作为“被动房”、公共建筑外幕墙、门窗和采光顶等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以下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玻两腔隔热保温型中空玻璃,包括外层玻璃1、中层玻璃2、内层玻璃3和间隔条7,其中,所述外层玻璃1、中层玻璃2和内层玻璃3依次排列,所述外层玻璃1和中层玻璃2、中层玻璃2和内层玻璃3之间四周边缘处设置有间隔条7,并通过丁基胶8与间隔条7粘接在一起,所述间隔条7外侧设置有密封胶9,所述连接后的外层玻璃1和中层玻璃2、中层玻璃2和内层玻璃3之间各形成一个中空腔10,所述中空腔10内充有惰性气体,所述外层玻璃1外表面设有一层锐钛矿型纳米氧化钛膜4,外层玻璃1朝向中空腔10的内表面镀有低辐射膜5,中层玻璃2朝向室内面镀有一层低辐射膜5,内层玻璃3朝向室内面为保温型低辐射镀膜6。所述低辐射镀膜5为单银低辐射膜或双银低辐射膜或三银低辐射膜。所述中空腔10内充有的惰性气体可以是氩气或氙气。所述锐钛矿型纳米氧化钛膜4是通过喷涂工艺涂覆在玻璃表面,经过钢化处理后获得锐钛矿型,加热温度为680℃~750℃,烧结后获得厚度为100nm~300nm的膜。所述密封胶9可以是硅酮密封胶或者是聚硫密封胶。所述间隔条7可以是内部充有分子筛干燥剂的铝间隔条或是不锈钢间隔条或者是暖边间隔条。所述外层玻璃1、中层玻璃2、内层玻璃3厚度是6mm~15mm,外层玻璃1、中层玻璃2、内层玻璃3相互之间的空腔的厚度是6mm~32mm,所述隔热保温型中空玻璃总体厚度范围是30mm~108mm。实施例一:具体地,外层玻璃1采用6mm白玻,外表面涂有的金属氧化物膜层为锐钛矿型纳米氧化钛膜4,氧化钛膜4是通过喷涂工艺涂覆在玻璃表面,烧结后膜层厚度为120nm。外层玻璃1内表面的低辐射镀膜5是以金属银为功能层的单银低辐射膜层,中层玻璃2为6mm浮法玻璃,第四面镀有一层低辐射膜5,内层玻璃3选用6mm浮法白玻,内层玻璃3室内面镀有的一层保温型低辐射膜层6是以氧化锡为功能膜的低辐射镀膜层,膜面在朝向室内空气面的内表面,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的镀膜技术制备的。外层玻璃1、中层玻璃2、内层玻璃3之间中空间隔条7是内部充有分子筛干燥剂的12A铝间隔条,外层玻璃1、内层玻璃3与中间层玻璃2之间的中空腔10内充有惰性气体氩气。外层玻璃1、中层玻璃2与内层玻璃3、间隔条7形成的朝向室外的玻璃周边涂有的密封胶9选用双组分硅酮密封胶,外层玻璃1、中层玻璃2、内层玻璃3相互之间采用充有分子筛的间隔条7间隔,用丁基胶8、结构胶9粘结后形成三玻两腔三Low-W中空玻璃。按照本实施例制成如下结构的三玻两腔隔热保温型中空玻璃,6mm自清洁型单银低辐射镀膜玻璃+12A+6mm单银低辐射膜钢化玻璃+12A+6mm保温型低辐射膜玻璃,可达到如下技术指标:表面接触角4°,可见光透射比58%,充氩气时传热系数U值达到0.74W/(m2·℃),遮阳系数0.51,光热比1.35,太阳能红外热能总透射比为0.25。实施例二:具体地,外层玻璃1采用6mm白玻,外表面涂有的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玻两腔隔热保温型中空玻璃,包括外层玻璃、中层玻璃、内层玻璃和间隔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玻璃、中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依次排列,所述外层玻璃和中层玻璃、中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四周边缘处设置有间隔条,并通过丁基胶与间隔条粘接在一起,所述间隔条外侧设置有密封胶,所述连接后的外层玻璃和中层玻璃、中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各形成一个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内充有惰性气体,所述外层玻璃外表面设有一层锐钛矿型纳米氧化钛膜,外层玻璃朝向中空腔的内表面镀有低辐射膜,中层玻璃朝向室内面镀有一层低辐射膜,内层玻璃朝向室内面为保温型低辐射镀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玻两腔隔热保温型中空玻璃,包括外层玻璃、中层玻璃、内层玻璃和间隔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玻璃、中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依次排列,所述外层玻璃和中层玻璃、中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四周边缘处设置有间隔条,并通过丁基胶与间隔条粘接在一起,所述间隔条外侧设置有密封胶,所述连接后的外层玻璃和中层玻璃、中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各形成一个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内充有惰性气体,所述外层玻璃外表面设有一层锐钛矿型纳米氧化钛膜,外层玻璃朝向中空腔的内表面镀有低辐射膜,中层玻璃朝向室内面镀有一层低辐射膜,内层玻璃朝向室内面为保温型低辐射镀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玻两腔隔热保温型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辐射镀膜为单银低辐射膜或双银低辐射膜或三银低辐射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玻两腔隔热保温型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内充有的惰性气体可以是氩气或氙气。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崇飞,尹强,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市华业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