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相位波动的超高速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28645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5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相位波动的超高速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包括激光光源、双光束干涉仪、相位控制系统、光电探测器和模数转换器,双光束干涉仪包括环形器、分束器、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相位控制系统包括压控移相器,激光光源的输出的光辐射通过双光束干涉仪进行干涉,双光束干涉仪在其中一个干涉光路上设置有压控移相器,相位控制系统通过调节压控移相器来保证两个干涉光路的相位差保持在预定值,从而实现激光光源的相位波动与干涉仪的输出光强一一对应,通过光电探测器和模数转换器输出随机数的原始数据,原始数据经过后处理得到最终的量子随机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发难能够大幅度提高随机数产生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超高速的量子随机数产生技术,具体涉及基于激光相位波动的超 高速量子随机数发器。
技术介绍
随机数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基础资源,而随机数发生器就是用来产生随机数序列的 一种器件。性能良好的随机数发生器在众多领域比如量子通信、密码学、博彩业、蒙特卡洛 模拟、数值计算、随机抽样等都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根据随机数的特性,随机数可以分为两类:伪随机数和真随机数。伪随机数通常由 基于某特定初值的算法产生,对于确定的算法和对算法赋予的初值,其随机数序列是确定 的,所以本质上并非真正的随机数序列。因此无法用于某些对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领域。 真随机数通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不可预测性、不可重复性、无偏性。真随机数发 生器通常需要基于真实的具有自然随机性的物理系统,而物理系统又可以分为经典的与量 子的。基于量子物理系统的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其随机性来源清晰、客观、安全,特别适合对 于随机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是近年来的发展方向。 现有的量子随机数发生器方案中,基于单光子路径选择的方案,其比特率达为 IMbps量级,而基于光子到达时间的方案,其比特率达到了 IOOMbps量级。对于下一代高速 量子通信系统,需要的随机数达到IOGbps以上,这就需要新的技术方案来满足对比特率的 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相位波动的超高速量子随机数发 器,包括激光光源、双光束干涉仪、相位控制系统、光电探测器和模数转换器,其中, 所述双光束干涉仪包括环形器、分束器、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 所述分束器包括设置在输入侧的第一端口 B1、第二端口 B2和设置在输出侧的第 三端口 B3、第四端口 B4 ; 相位控制系统包括压控移相器,所述第一端口 Bl与所述相位控制系统的输入端 采用光纤耦接;所述第三端口 B3依次与所述压控移相器和第一反射镜光纤连接,所述第四 端口 B4与所述第二反射镜光纤连接; 所述环形器的输入端Cl与激光光源的输出端采用光纤耦接,所述环形器的收发 复用端C2与所述第二端口 B2采用光纤耦接,所述环形器的输出端C3与所述光电探测器的 输入端采用光纤耦接; 所述光电探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相位控制系统还包括依次连接的光功率计、PID控制器和压电控制器,所述光 功率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端口 Bl采用光纤耦接,所述压电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压控 移相器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激光光源用于将激光束输出到所述双光束干涉仪中, 所述双光束干涉仪用于使输入的激光束发生双光束干涉,并将发生干涉的光束分 成两束光束输出,其中一束光束输出到相位控制系统,另一束光束输出到光电探测器; 所述相位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双光束干涉仪的其中一个干涉光路上的压控 移相器,所述相位控制系统用于根据输入的光束调节所述压控移相器的电压,从而使双光 束干涉仪的两个干涉光路上的光束的相位差保持在预定值; 所述模数转换器用于将所述光电探测器输出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根据所述数 字信号生成原始随机数序列。 所述分束器用于将输入到所述第二端口 B2的光束分成两束,分别从所述第三端 口 B3和第四端口 M输出,所述分束器还用于使所述第三端口 B3和第四端口 M返回的光 束发生干涉后分成两束光束,其中一束光束从所述第一端口 Bl输出到所述相位控制系统, 另一束光束从所述第二端口 B2输出到所述光电探测器。 进一步地,所述双光束干涉仪还包括环形器,所述环形器的输入端Cl用于接收激 光光源输出的激光束; 所述环形器的收发复用端C2用于将输入端Cl接收的激光束输出到所述第二端口 B2,所述环形器21的收发复用端C2还用于将从所述第二端口 B2输出的光束输出到环形器 21的输出端C3, 所述环形器的输出端C3用于将输入的光束输出到所述光电探测器。 所述光功率计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端口 Bl输出的光束。 所述第一端口 Bl与所述相位控制系统的输入端采用光纤耦接。 所述第四端口 B4、压控移相器和第一反射镜形成第一干涉光路,所述第三端口 B3 和第一反射镜形成第二干涉光路; 所述环形器的输入端Cl与激光光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环形器的收发复用端C2 与所述第二端口 B2连接,所述环形器的输出端C3与所述光电探测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端口 Bl与所述相位控制系统的输入端采用光纤耦接。 优选地,所述分束器的分光比为50:50。 优选地,所述激光光源为连续激光光源。 优选地,所述双光束干涉仪的各组件之间均为光纤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均为法拉第旋转镜。 可替换地,所述分束器为保偏分束器,所述光纤为保偏光纤。 优选地,所述激光光源的工作波长为1550nm,激光光源为激光二极管。 相应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相位波动的超高速量子随机数发生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Sl、产生激光束; S2、将激光束分成两束光束发生干涉; S3、将干涉后的光束分成两束光束,其中一束光束输出到相位控制系统,相位控制 系统根据输入的干涉光束调节其中一个干涉光路上的光束的相位,使两个干涉光路上的光 束的相位差保持在预定值;另一束光束输出到光电探测器; S4、将光电探测器输出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生成原始随机数序列。 本技术包括激光光源、双光束干涉仪、相位控制系统、光电探测器和模数转换 器,激光光源的输出的光辐射通过双光束干涉仪进行干涉,双光束干涉仪的两个干涉光路 之间具有预定的接入臂长差,在其中一个干涉光路上设置有压控移相器,相位控制系统通 过调节所述压控移相器来保证两个干涉光路的相位差保持在预定值,从而实现激光光源的 相位波动与干涉仪的输出光强一一对应,通过光电探测器和模数转换器输出随机数的原始 数据,所述原始数据经过后处理得到最终的量子随机数。 本技术通过将光子自发辐射的随机相位信息,转化成随机光强信息,再进行 高速采样得到高速量子随机数序列。激光光源发出均匀的连续激光,经过干涉仪将相位波 动转换成光强变化,再由光电探测器转换成电压信息送入模数转换器,得到原始随机数序 列。原始随机数再经过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Toeplitz矩阵处理,得到随机性能够被信息 理论证明的最终随机数,可以通过NIST等随机性检验。与现有技术中采用单光子探测方案 的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相比,本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基于激光相位波动产生的量子随机 数方案能够大幅度提高随机数产生速率。单光子探测方案通常受限于单光子探测器的计数 率,使得该方案的比特率难以突破百兆量级。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最终生成的随机数 比特率能够达到50Gbps以上,极大地提高了随机数的产生速率。【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对 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 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 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激光相位波动的超高速量子随机数发生器 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激光相位波动的超高速量子随机数发生器 的比特率与采样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激光相位波动的超高速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光源(1)、双光束干涉仪(2)、相位控制系统(3)、光电探测器(4)和模数转换器(5),其中,所述双光束干涉仪(2)包括环形器(21)、分束器(22)、第一反射镜(24)和第二反射镜(25),所述分束器(22)包括设置在输入侧的第一端口B1、第二端口B2和设置在输出侧的第三端口B3、第四端口B4;相位控制系统(3)包括压控移相器(34),所述第一端口B1与所述相位控制系统的输入端采用光纤耦接;所述第三端口B3依次与所述压控移相器(34)和第一反射镜(24)光纤耦接,所述第四端口B4与所述第二反射镜(25)光纤连接;所述环形器的输入端C1与激光光源(1)的输出端采用光纤耦接,所述环形器的收发复用端C2与所述第二端口B2采用光纤耦接,所述环形器的输出端C3与所述光电探测器(4)的输入端采用光纤耦接;所述光电探测器(4)的输出端与所述模数转换器(5)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聂友奇潘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