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伸缩式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26621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5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折叠座椅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伸缩式座椅,靠背通过第一转动轴与坐垫末端转动连接,脚拖通过第二转动轴与坐垫前端转动连接,坐垫下方固定有第一滑轨,第一轨道通过第三转动轴与底座末端转动连接,第一滑轨嵌插在第一轨道内;第四转动轴与底座前端转动连接,第一连动杆与第一轨道前端转动连接;第二连动杆的一端与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连动杆转动连接,第三连动杆的中部与第一滑轨转动连接,第三连动杆的另一端与第四连动杆的转动连接,第四连动杆与底座中部和第三转动轴转动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靠背可旋转、脚拖可折叠、坐垫可前后移动且能够升高一定角度,并且整张座椅都可以前后移动,能够满足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折叠座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伸缩式座椅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以达到最舒适的生活状态,可伸缩座椅在市场上已经屡见不鲜,但是大多具有功能不全的缺陷,无法在一个椅子上实现用户的不同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伸缩式座椅,靠背可旋转、脚拖可折叠、坐垫可前后移动且能够升高一定角度,并且整张座椅都可以前后移动,能够满足用户的体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伸缩式座椅,包括靠背、坐垫、脚拖、底座、坐垫升降机构、坐垫伸缩机构;所述靠背通过第一转动轴与所述坐垫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脚拖通过第二转动轴与所述坐垫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坐垫的下方,所述坐垫下方固定有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滑轨配合使用的第一轨道通过第三转动轴与所述底座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嵌插在所述第一轨道内;所述坐垫升降机构中的第四转动轴与所述底座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坐垫升降机构中的第一连动杆与所述第一轨道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坐垫伸缩机构中的第二连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坐垫伸缩机构中的第三连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动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滑轨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坐垫伸缩机构中的第四连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的中部转动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转动轴转动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的多功能伸缩式座椅还包含脚拖折叠机构,所述脚拖折叠机构包含第五连动杆和第六连动杆,所述第五连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六连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六连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脚拖的底部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多功能伸缩式座椅还包含第二滑轨和与该第二滑轨配合使用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二滑轨固定在所述底座底部,所述第二轨道位于所述第二滑轨的下方且位置固定,所述第二滑轨嵌插在所述第二轨道内。进一步地,所述的多功能伸缩式座椅还包含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二滑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多功能伸缩式座椅还包含电机,所述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以及所述第四转动轴均与所述电机电连接。优选地,所述靠背能够绕所述第一转动轴旋转0~90°。优选地,所述脚拖能够绕所述第二转动轴旋转0~90°。 优选地,所述第一轨道能够绕所述第三转动轴旋转0~20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轨在所述第一轨道上能够滑动的距离为0~20cm。优选地,所述第二滑轨在所述第二轨道上能够滑动的距离为0~20cm。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靠背能够绕第一转动轴旋转以调整靠背倾斜度,脚拖能够绕第二转动轴旋转以将脚拖展开或收起,坐垫下方的第一滑轨能够在坐垫伸缩机构的配合下在第一轨道上向前或向后移动一定距离,坐垫的前部能够通过坐垫升降机构向上倾斜一定角度,可见本多功能伸缩座椅的靠背、坐垫以及脚拖都能够旋转移动,能够多方面满足用户的不同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多功能伸缩式座椅未展开时的侧视图;图2为多功能伸缩式座椅展开后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伸缩式座椅,如图1和2所示,靠背I的底端通过第一转动轴7与坐垫2的末端转动连接,脚拖3通过第二转动轴8与坐垫2的前端转动连接,脚拖折叠机构12由第五连动杆121和第六连动杆122组成,第五连动杆121的一端与第二转动轴8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六连动杆122的一端转动连接,第六连动杆122的另一端与脚拖3的底面转动连接;坐垫2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滑轨9,与第一滑轨9配合使用的第一轨道10的末端通过第三转动轴11与底座4的末端转动连接,第一滑轨9嵌插在第一轨道10内且能够在第一轨道10内来回滑动;坐垫伸缩机构6由第二连动杆61、第三连动杆62和第四连动杆63组成,第二连动杆61的一端与第一转动轴7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连动杆62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三连动杆62的中部转动连接在第一滑轨9的侧壁上,第三连动杆62的另一端与第四连动杆63的一端转动连接,第四连动杆63的一端转动固定在底座4中部侧壁,另一端转动固定在第三转动轴11上;在坐垫2的下部还固定有第二滑轨13,该第二滑轨13嵌插在与之配合使用且位置固定的第二轨道14内,第二滑轨13能够在第二轨道14内来回滑动;上述第一转动轴7、第二转动轴8、第四转动轴51以及第二滑轨13均与电机(图中未示出)电连接,由电机带动转动。如图1和2,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若需要对靠背I的角度进行调整,则启动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轴7逆时针转动,从而实现靠背I角度在0~90°范围内的调整;在第一转动轴7逆时针转动的同时会带动坐垫伸缩机构6中的第二连动杆61右移,进而第三连动杆62顺时针转动,迫使第一滑轨9在第一轨道10内右移,实现坐垫2的右移,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轨9能够在第一轨道10内移动0~20cm ;若需要对坐垫2的高度进行调整,则启动电机带动坐垫升降机构5中的第四转动轴51逆时针转动,进而第一连动杆52顺时针转动将第一轨道10右端顶起,而第一轨道10则沿第三转动轴11逆时针转动0~20°,这样就实现将坐垫2右端上升一定高度;若需要将折叠的脚拖3展开,则启动电机带动第二转动轴8逆时针旋转0~90°,第二转动轴8的转动带动脚拖折叠机构12中的第五连动杆121逆时针转动、第六连动杆122顺时针展开,进而将脚拖3托起;若需要将整个座椅向前移动一定距离,则启动电机带动第二滑轨13在第二轨道14内向前移动,进而带动整个座椅右移O?20cmo上述靠背I倾斜角度的调整、脚拖3折叠与否、坐垫2升高与否、坐垫2右移以及整个座椅的右移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先后进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按钮来实现。值得一提的是,图1和图2均为座椅的内部骨架,在实际应用中只需在骨架上方固定海绵或其它材料即可成为能够使用的座椅,且本座椅可以是单人座、双人座或三人座等等,各部分可以同时调节,也可以单独调节。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多功能伸缩式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I)、坐垫(2 )、脚拖(3 )、底座(4 )、坐垫升降机构(5)和坐垫伸缩机构(6);所述靠背(I)通过第一转动轴(7)与所述坐垫(2)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脚拖(3)通过第二转动轴(8)与所述坐垫(2)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底座(4)位于所述坐垫(2)的下方,所述坐垫(2)下方固定有第一滑轨(9),与所述第一滑轨(9)配合使用的第一轨道(10)通过第三转动轴(11)与所述底座(4)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9)嵌插在所述第一轨道(10)内;所述坐垫升降机构(5)中的第四转动轴(51)与所述底座(4)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坐垫升降机构(5)中的第一连动杆(52)与所述第一轨道(10)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坐垫伸缩机构(6)中的第二连动杆(6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轴(7)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坐垫伸缩机构(6)中的第三连动杆(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伸缩式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1)、坐垫(2)、脚拖(3)、底座(4)、坐垫升降机构(5)和坐垫伸缩机构(6);所述靠背(1)通过第一转动轴(7)与所述坐垫(2)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脚拖(3)通过第二转动轴(8)与所述坐垫(2)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底座(4)位于所述坐垫(2)的下方,所述坐垫(2)下方固定有第一滑轨(9),与所述第一滑轨(9)配合使用的第一轨道(10)通过第三转动轴(11)与所述底座(4)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9)嵌插在所述第一轨道(10)内;所述坐垫升降机构(5)中的第四转动轴(51)与所述底座(4)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坐垫升降机构(5)中的第一连动杆(52)与所述第一轨道(10)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坐垫伸缩机构(6)中的第二连动杆(6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轴(7)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坐垫伸缩机构(6)中的第三连动杆(6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动杆(62)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滑轨(9)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动杆(62)的另一端与所述坐垫伸缩机构(6)中的第四连动杆(6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动杆(63)的一端与所述底座(4)的中部转动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转动轴(11)转动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嘉友吉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