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210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螺纹盖,用于密闭带开口部2100的容器2000,具有螺纹盖本体200、封口环300和若干折叶320。螺纹盖本体具有与容器的开口部螺合的螺合部230。封口环在初次解除螺纹盖对容器的密闭前,与螺纹盖本体200接合。若干折叶320的一端隔开一定间隔地与封口环连接,另一端与容器的开口部2100卡接,防止封口环300从开口部脱开。各折叶320具有将相邻折叶320彼此连接的折叶连接部件323。(*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螺纹盖,该螺纹盖螺合在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开口部。装有饮料等液体的容器,例如PET瓶(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用双轴拉伸吹塑成形的瓶),在其开口部螺合着螺纹盖而被密闭。上述容器和螺纹盖如图6(a)中的标记2000及1100所示。容器2000具有带开口2110的开口部2100和容器本体2200。开口部2100是圆筒形状,沿着自身的中央轴线(图6中标记L所示),在开口2110的相反侧与容器本体2200相连。开口部2100的内周面和外周面是平行的。开口部2100的外周面上有螺纹部2120。另外,在开口部2100的外周面设有卡接部2130,该卡接部2130在比螺纹部2120靠近容器本体2200侧,与以下说明的螺纹盖1100的封口环1300卡接。容器本体2200可储存从开口2110注入的上述液体。螺纹盖1100具有螺纹盖本体1200和封口环1300。螺纹盖本体1200具有顶板1210和侧壁1220。顶板1210是圆盘形状。侧壁1220沿着顶板1210的周缘,朝着与顶板1210的面直交的方向(图面中下方)延伸。侧壁1220,其靠容器2000侧的面(内周面)和上述内周面相反侧的面(外周面),是相互平行的。另外,侧壁1220的内周面上,具有能与容器2000的螺纹部2120螺合的螺合部1230。封口环1300,形成为直径比开口2100的外周大的环形。封口环1300具有连接部1310和折叶(flap)1320。连接部1310沿着封口环1300的端缘(图中上方的上端缘),以预定间隔配置着若干个。各连接部1310与螺纹盖本体1200的侧壁1220端部连接。这样,若干个连接部1310与封口环1300、螺纹盖本体1200连接。另外,连接部1310与螺纹盖1200、封口环1300的连接强度是,使用者将螺纹盖本体1200和封口环1300相对扭转时,该连接部1310可容易地断裂。折叶1320形成为板状。该折叶1320的一端,与封口环1300的靠容器2000侧的面(内周面)连接,另一端是自由端。封口环1300配置在容器2000的开口部2100上时,折叶1320的另一端与开口部2100的卡接部2130卡接。具有封口环1300的螺纹盖1100,在使用前,先进行向容器本体2200中注入上述液体的液体注入工序。该液体注入工序后,在螺纹盖本体1200与封口环1300连接着的状态下,将螺纹盖1100螺合在容器2000上,进行密闭容器2000的螺合密闭工序。通过上述的螺合,封口环1300的折叶1320,从图6(b)所示的打开状态,变成为图6(c)所示的、弯折到封口环1300内侧(容器侧)的状态。另外,通过上述的螺合,封口环1300沿着开口部2100的中央轴线移动,配置在螺纹部2120的下方。封口环1300如上所述地配置在螺纹部2120的下方后,如上述那样,被弯折的折叶1320的自由端,与卡接部2130卡接。借助该卡接,防止封口环1300从开口部2100上脱开。换言之,借助上述卡接,防止封口环1300越过卡接部2130、沿着开口部2100的中央轴线移动。因此,使用者要使用瓶内液体时,先要解除螺纹盖1100的密闭状态(最初的开封),这时,必须解除螺纹盖本体1200与封口环1300的连接。另外,如上所述,螺纹盖本体1200和封口环1300的连接,只要被相对扭转就容易断裂,所以,朝着开封方向拧转螺纹盖本体1200,就可以解除螺纹盖本体1200与封口环1300的连接。因此,使螺纹盖本体1200朝开封方向旋转,使连接部1310断裂,将螺纹盖本体1200脱螺,就能解除容器2000的密闭。这样,螺纹盖1100在最初的开封时,必须要使连接部1310断裂,所以,很容易地判断被螺纹盖1100密闭着的容器2000,是否已被开封。上述封口环1300,有两种型式,一种具有图7(a)所示的折叶1320a,另一种具有图7(b)所示的折叶1320b。图7(a)所示的折叶1320a,其一端与封口环1300的端部(图中下方的下端部)内周面全周相接,另一端是自由端。折叶1320a形成具有若干波节的连续波纹形状。折叶1320a如上所述,当安装在容器2000的开口部2100上时,如图6(c)所示,弯折到封口环1300的内侧,其自由端与卡接部2130卡接。图7(b)所示的折叶1320b,在沿着封口环1300的下端部内周面,沿内周以预定距离设有若干个。折叶1320b的一端与封口环1300的内周面相连,另一端是自由端。因此,折叶1320b与图7(a)中的折叶1320a不同,每个折叶是各自独立的,每个折叶的自由端与容器2000的卡接部2130卡接,这样防止封口环1300从开口部2100脱开。螺纹盖1100不但在最初的开封前,将容器2000密闭着。即使在开封后,再次螺合在开口部2100上时,也能重新将容器2000密闭。为此,螺纹盖1100具有能切实密闭容器2000的密封部1400。图8(a)是表示密封部1400的放大断面图。密封部1400配置在顶板1210的附近。密封部1400具有内密封环1410、外密封环1420和顶面密封环1430。内密封环1410从顶板1210的靠容器2000侧的面(内表面),朝着与顶板1210直交的方向延伸,形成为圆筒形状。该圆筒形内密封环1410的外径,与开口2110的内径大体相等。换言之,内密封环1410沿着中央轴线L延伸预定长度,形成为圆筒形状。当螺纹盖本体1200螺合在容器2000的开口部2100上时,该内密封环1410与开口部2100的内周面接触。另外,内密封环1410的前端具有凸部。上述凸部与中央轴线L直交,并且朝内密封环1410的外方延伸。换言之,当螺纹盖本体1200螺合在容器2000上时,上述凸部朝着容器2000侧突出。外密封环1420,形成为从项板1210附近的侧壁1220,朝着容器2000延伸的法兰状。该法兰状的外密封环1420,形成为内径与开口部2100的外径大体相等的环形。换言之,外密封环1420沿着与中央轴线L直交的方向,延伸预定长度,形成为沿侧壁1220内周的环形。当螺纹盖本体1200螺合在容器2000的开口部2100上时,该外密封环1420与开口部2100的外周面接触。另外,法兰状的外密封环1420,其自身的前端,在沿着中央轴线L的方向,配置在与内密封环1410的凸部顶点大体相同的位置。顶面密封环1430,从顶板1210的内表面突出,与开口部2100的顶面2140相对地配置成环状。换言之,顶面密封环1430沿着中央轴线L突出预定长度,配置成环状。当螺纹盖本体1200螺合在容器2000的开口部2100上时,该顶面密封环1430与开口部2100的顶面2140接触。上述现有技术的螺纹盖1100中,当封口环1300具有折叶1320a时,由于该折叶1320a形成波纹状,所以,在螺合到容器2000上时,该折叶1320a有时不容易朝内侧弯折,或者折入的形状不稳定。另外,由于折叶1320a是与封口环1300的下端部内周面全周连接,所以,在上述液体注入工序以及螺合密闭工序中,有时产生液滴积存在封口环1300与弯折的折叶1320a的间隙中、不能排出的情形。另外,上述现有的螺纹盖1100中,当封口环1300具有折叶1320b时,由于相邻折叶间有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螺纹盖,用于密闭带开口部(2100)的容器(2000),具有螺纹盖本体(200)、封口环(300)和若干折叶(320);上述螺纹盖本体(200)具有与容器开口部螺合的螺合部(230);上述封口环(300)在初次解除上述螺纹盖对容器的 密闭前,与上述螺纹盖本体接合;上述若干折叶(320)其一端隔开一定间隔地与上述封口环连接,另一端与容器的开口部卡接,防止上述封口环从上述开口部脱开;其特征在于,上述各折叶具有将相邻的折叶彼此连接的折叶连接部件(32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田洁金行伸二关武邦斋藤刚史
申请(专利权)人: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