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健伟专利>正文

一种电池铝模区域加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19817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3 22:38
一种电池铝模区域加热机构,通过多点恒温控制加热,在聚合物锂电池的热封头上做到分区域加热,对其铝塑膜封边进行多点加热区域控制,在极儿的位置单独加热,在极片区域通过加热块直接单独加热,正负极耳的温度可以单独控制,确保了在封装过程中,不会由于极片材质不同,从而热传导不同,导致在相同的时间内正负极耳的封装区域厚度不一样。本实用确保了封头温度和极儿的温度单独完全控制,避免了极耳加热不良时加热铝膜造成产品的质量厚度问题,也确保了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尤其涉及的一种电池铝模区域加热机构
技术介绍
对比以往设计,有人用封头直接加热一条温度去控制,或者在封头上多点但没有侧重正负极儿单独加热和恒温控制,此机构是另一个层次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通过分段单独加热及其结合电池的正负极耳导热特性,在封头上多点加热,在极耳去单独加热是一个核心。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池铝模区域加热机构,包括固定装置、气动装置、加热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调节底板、底部板、X向螺丝固定板、螺杆一、Y向螺丝固定块、螺杆二、侧板、固定板一、端子防护盒、固定座、滑轨、滑块、调节块、传递块、调节棒、定位块、底块、缓冲器、上固定板、气缸固定板、下封挡板;所述底部板设于固定装置下端,并且将调节底板设于底部板上端;所述X向螺丝固定板通过螺杆一设于调节底板左侧平面;所述Y向螺丝固定块通过螺杆二设于调节底板后侧上平面,并且与底部板相连接;所述侧板设有两块,分别设于底部板左右两侧;所述侧板为L形状;所述气缸固定板设于侧板上端;所述固定板一设于侧立板前端下平面;所述上固定板设于侧板前端,并且连接左右侧板;所述滑轨设于固定板一前端左右两侧,并且将滑块设于上端;所述调节块设于滑块上端;所述调节块前端为开槽,所述传递块与调节块相连接;所述传递块通过调节棒与定位块相连接;所述定位块设于底块上端;所述端子防护盒设于固定板一后侧平面;所述固定座设于固定板一下端,所述缓冲器设于固定座上端;所述气动装置设于固定装置上端;所述气缸装置包括气缸、气缸连接块、侧顶压板;所述气缸与气缸连接块相连接;所述气缸连接块下端设有圆孔,所述气缸连接块设于调节棒上端;所述侧顶压板设于底块左右两侧;所述加热模块包括上端加热模块、下端加热模块;所述上端加热模块设于固定装置上端,并且与气缸装置相连接;所述下端加热模块设于固定装置下端;所述上端加热模块包括上封头固定块、挡块、上发热块、上封头隔热板、垫高块、隔热块、侧顶压块、连接块一、极耳加热支架、极耳发热块、极耳发热管;所述隔热块设于侧顶压块下端,左右两侧;所述连接块一设于隔热块下端;所述垫高块设于连接块一左右两侧;所述上封头隔热板设于垫高块下侧,并且将上发热块设于上封头隔热板下平面;所述挡块设于上发热块左、右、前侧;所述上封头固定块设于上发热块下端;所述极耳加热支架通过螺杆设于连接块一后侧;所述极耳发热块设于极耳加热支架前端左右两侧;所述极耳发热管设于极耳发热块内侧;所述极耳发热块与上封头固定块前端相配合;所述下发热模块包括下隔热块、隔热板、固定块、下发热块、发热管、挡块;所述下隔热块设于下封头座板上端,并且将隔热板设于上端;所述固定块设于隔热板上端;所述下发热块设于固定块上端;所述下发热块上端设有圆形穿孔,所述发热管设于圆形穿孔内;所述挡块设于下发热块侧平面。优选的,所述调节底座下端设有开槽,并且开槽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用于上下滑动。优选的,所述发热管线架为L形状,方便存放。优选的,所述侧顶压块上端设有隔热上板,并且通过螺杆紧固。优选的,所述极耳发热块下端设有长方形固定块。优选的,所述下发热模块上端设有温度感应器。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确保了封头温度和极儿的温度单独完全控制,避免了极耳加热不良时加热铝膜造成产品的质量厚度问题,也确保了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例的加热模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电池铝模区域加热机构,,包括固定装置401、气动装置402、加热装置403 ;所述固定装置401包括调节底板、底部板、X向螺丝固定板、螺杆一、Y向螺丝固定块、螺杆二、侧板、固定板一、端子防护盒、固定座、滑轨、滑块、调节块、传递块、调节棒、定位块、底块、缓冲器、上固定板、气缸固定板、下封挡板;所述底部板设于固定装置下端,并且将调节底板设于底部板上端;所述X向螺丝固定板通过螺杆一设于调节底板左侧平面;所述Y向螺丝固定块通过螺杆二设于调节底板后侧上平面,并且与底部板相连接;所述侧板设有两块,分别设于底部板左右两侧;所述侧板为L形状;所述气缸固定板设于侧板上端;所述固定板一设于侧立板前端下平面;所述上固定板设于侧板前端,并且连接左右侧板;所述滑轨设于固定板一前端左右两侧,并且将滑块设于上端;所述调节块设于滑块上端;所述调节块前端为开槽,所述传递块与调节块相连接;所述传递块通过调节棒与定位块相连接;所述定位块设于底块上端;所述端子防护盒设于固定板一后侧平面;所述固定座设于固定板一下端,所述缓冲器设于固定座上端;所述气动装置402设于固定装置401上端;所述气缸装置包括气缸、气缸连接块、侧顶压板;所述气缸与气缸连接块相连接;所述气缸连接块下端设有圆孔,所述气缸连接块设于调节棒上端;所述侧顶压板设于底块左右两侧;所述加热模块403包括上端加热模块、下端加热模块;所述上端加热模块设于固定装置401上端,并且与气缸装置相连接;所述下端加热模块设于固定装置401下端;所述上端加热模块包括上封头固定块301、挡块302、上发热块303、上封头隔热板304、垫高块305、隔热块306、侧顶压块101、连接块一 307、极耳加热支架308、极耳发热块309、极耳发热管310 ;所述隔热块306设于侧顶压块101下端,左右两侧;所述连接块一 307设于隔热块306下端;所述垫高块305设于连接块一 3077左右两侧;所述上封头隔热板304设于垫高块305下侧,并且将上发热块303设于上封头隔热板304下平面;所述挡块302设于上发热块303左、右、前侧;所述上封头固定块301设于上发热块303下端;所述极耳加热支架308通过螺杆设于连接块一 307后侧;所述极耳发热块309设于极耳加热支架308前端左右两侧;所述极耳发热管310设于极耳发热块内侧;所述极耳发热块309与上封头固定块301前端相配合;下发热模块包括下隔热块401、隔热板402、固定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铝模区域加热机构 ,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气动装置、加热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调节底板、底部板、X向螺丝固定板、螺杆一、Y向螺丝固定块、螺杆二、侧板、固定板一、端子防护盒、固定座、滑轨、滑块、调节块、传递块、调节棒、定位块、底块、缓冲器、上固定板、气缸固定板、下封挡板;所述底部板设于固定装置下端,并且将调节底板设于底部板上端;所述X向螺丝固定板通过螺杆一设于调节底板左侧平面;所述Y向螺丝固定块通过螺杆二设于调节底板后侧上平面,并且与底部板相连接;所述侧板设有两块,分别设于底部板左右两侧;所述侧板为L形状;所述气缸固定板设于侧板上端;所述固定板一设于侧立板前端下平面;所述上固定板设于侧板前端,并且连接左右侧板;所述滑轨设于固定板一前端左右两侧,并且将滑块设于上端;所述调节块设于滑块上端;所述调节块前端为开槽,所述传递块与调节块相连接;所述传递块通过调节棒与定位块相连接;所述定位块设于底块上端;所述端子防护盒设于固定板一后侧平面;所述固定座设于固定板一下端,所述缓冲器设于固定座上端;所述气动装置设于固定装置上端;所述气缸装置包括气缸、气缸连接块、侧顶压板;所述气缸与气缸连接块相连接;所述气缸连接块下端设有圆孔,所述气缸连接块设于调节棒上端;所述侧顶压板设于底块左右两侧;所述加热模块包括上端加热模块、下端加热模块;所述上端加热模块设于固定装置上端,并且与气缸装置相连接;所述下端加热模块设于固定装置下端;所述上端加热模块包括上封头固定块、挡块、上发热块、上封头隔热板、垫高块、隔热块、侧顶压块、连接块一、极耳加热支架、极耳发热块、极耳发热管;所述隔热块设于侧顶压块下端,左右两侧;所述连接块一设于隔热块下端;所述垫高块设于连接块一左右两侧;所述上封头隔热板设于垫高块下侧,并且将上发热块设于上封头隔热板下平面;所述挡块设于上发热块左、右、前侧;所述上封头固定块设于上发热块下端;所述极耳加热支架通过螺杆设于连接块一后侧;所述极耳发热块设于极耳加热支架前端左右两侧;所述极耳发热管设于极耳发热块内侧;所述极耳发热块与上封头固定块前端相配合;下发热模块包括下隔热块、隔热板、固定块、下发热块、发热管、挡块;所述下隔热块设于下封头座板上端,并且将隔热板设于上端;所述固定块设于隔热板上端;所述下发热块设于固定块上端;所述下发热块上端设有圆形穿孔,所述发热管设于圆形穿孔内;所述挡块设于下发热块侧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健伟
申请(专利权)人:林健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