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水路面铺装结构包括透水道路和设置于透水道路两侧的侧沟,所述透水道路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透水层、不透水层和路床;所述侧沟包括沟壁、排水管道、窨井盖、导水管和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透水路面铺装结构透水层下方设置不透水层,水沿着导水管快速排到排水管道,不会渗透到路床中,造成路床不稳;导水管的端口设置滤网,过滤杂物,不会造成排水管道长期积淤;透水层中添加了粉末状混合剂,大大提高了压缩强度和加快了硬化速度,提高早期强度;透水层中添加了纤维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提高了透水层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路面铺装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透水路面铺装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水泥、沥青等路面虽然有较好的强度性能,但是在强降水时容易造成路面 积水,甚至出现城市内涝的问题。日本等发达国家生早在1995年就提出了多孔混凝土的概 念:所谓多孔混凝土,指的是一类特种混凝土材料,具有特殊的结构与表面特性,能够适应 生物生长,对调节生态平衡、美化环境景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具有积极的作用。 多孔混凝土由于具有多孔结构,雨水透过性能良好,而且有吸音性,适合草本类植 物生长等特性,已经被应用于河道景观的边坡治理、园林绿化中。随着多孔混凝土的推广应 用,也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建筑外构,停车场、人行道、广场、公园,道路,河道护岸及绿 化基盘等领域的应用过程中,首先多孔混凝土的多孔结构,影响了其力学强度,尤其抗压性 能,业界公认的孔隙与抗压强度是一组矛盾体,如何打破这组矛盾,寻找新的平衡点是今后 研究方向,即,既要有很好的孔隙,同时又能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而且在实际应用中还发现: 多孔混凝土是脆性结构,抗折、抗弯性能较低,达不到建筑物外构,停车场、人行道、广场、公 园,道路,河道护岸及绿化基盘等的铺装应用需要。于此同时,多孔混凝土早期强度较低,也 影响了其进一步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水路面铺装结构, 能够提高路面的排水能力,同时又有较高的力学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技术一种透水路面铺装结构包括透水道路和设置于透水道路两侧的侧沟, 所述透水道路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透水层、不透水层和路床;所述侧沟包括沟壁、排水 管道、窨井盖、导水管和滤网,所述排水管道底面和侧面设置有所述沟壁,所述排水管道的 顶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方还设置有所述窨井盖,所述排水管道顶面的位置高度低于 所述不透水层上表面的位置高度,所述透水层通过所述导水管与所述排水管道连通,所述 导水管靠近所述透水层一端的管口还设置有所述滤网。 所述透水层为含有粉末状混合剂、纤维质材料和增强高分子剂的多孔混凝土。 所述不透水层为含有粉末状混合剂、纤维质材料和增强高分子剂的防渗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一种透水路面铺装结构1)透水层下方设置不透水层,水沿着导水管 快速排到排水管道,不会渗透到路床中,造成路床不稳;2)导水管的端口设置滤网,过滤杂 物,不会造成排水管道长期积淤;3)透水层中添加了粉末状混合剂,大大提高了压缩强度 和加快了硬化速度,提高早期强度;4)透水层中添加了纤维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提高了透 水层的力学性能。【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种透水路面铺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一种透水路面铺装结构中透水道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一种透水路面铺装结构中侧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透水道路,11、透水层,12、不透水层,13、路床,2、侧沟,21、沟壁;22、排水 管道,23、窨井盖,24、导水管,25、滤网。【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透水路面铺装结构包括透水道路1和设置于透水道 路两侧的侧沟2,透水道路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透水层11、不透水层12和路床13。 透水层11为含有粉末状混合剂、纤维质材料和增强高分子剂的多孔混凝土,具体 由水泥、粉末状混合剂、纤维质材料、增强高分子剂、粗骨料、细骨料、减水剂和水按照表1 的重量份配比搅拌制成。 表 1 按照表1原料配比制成的透水层的孔隙率在15-25%,透水系数1. 68cm/s粉末 状混合剂有促进硬化和提高强度的功效,纤维质材料、增强高分子剂有提高压缩强度和弯 曲强度的作用,7天的压缩强度为18.IMPa,弯曲强度为5.02MPa,28天后的压缩强度为 25. 9MPa,弯曲强度为5. 45MPa。能够提高路面的排水能力,同时又有很高的力学性能,尤其 是抗弯强度。 不透水层12为含有粉末状混合剂、纤维质材料和增强高分子剂的防渗混凝土,具 体由水泥、粉末状混合剂、纤维质材料、增强高分子剂、细骨料、减水剂和水按照表1的重量 份配比搅拌制成。 按照表1原料配比制成的不透水层的透水系数为1. 0*10 8,粉末状混合剂有促进 硬化和提高强度的功效,纤维质材料、增强高分子剂有提高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的作用,7 天的压缩强度为23. 4MPa,弯曲强度为4. 51MPa,28天后的压缩强度为48. 3MPa,弯曲强度为 7. 27MPa,阻挡水分渗透到路床土壤中引起路床失稳。 如图2所示,侧沟2包括沟壁21、排水管道22、窨井盖23、导水管24和滤网25。排 水管道22底面及侧面设置有沟壁21,排水管道22的顶面设置有开口,开口上方还设置有窨 井盖23,排水管道22顶面的位置高度低于不透水层12上表面的位置高度,排水管道22与 透水层11通过导水管24连通,水沿着导水管24快速排到排水管道22,不会渗透到路床13 中,造成路床不稳,导水管24为直径为20-30cm的PVC管,导水管24靠近透水层11 一端的 管口还设置有滤网25,过滤杂物,不会造成排水管道22长期积淤,滤网25为孔径100-1000 目的不锈钢立体网。【主权项】1. 一种透水路面铺装结构,包括透水道路(1)和设置于透水道路两侧的侧沟(2),其 特征在于,所述透水道路(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透水层(11)、不透水层(12)和路床 (13);所述侧沟(2)包括沟壁(21)、排水管道(22)、窨井盖(23)、导水管(24)和滤网(25), 所述排水管道(22)底面和侧面设置有所述沟壁(21),所述排水管道(22)的顶面设置有开 口,所述开口上方还设置有所述窨井盖(23),所述排水管道(22)顶面的位置高度低于所述 不透水层(12)上表面的位置高度,所述透水层(11)通过所述导水管(24)与所述排水管道 (22)连通,所述导水管(24)靠近所述透水层(11) 一端的管口还设置有所述滤网(2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透水路面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层(11)为含有粉末 状混合剂、纤维质材料和增强高分子剂的多孔混凝土。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透水路面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水层(12)为含有粉 末状混合剂、纤维质材料和增强高分子剂的防渗混凝土。【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水路面铺装结构包括透水道路和设置于透水道路两侧的侧沟,所述透水道路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透水层、不透水层和路床;所述侧沟包括沟壁、排水管道、窨井盖、导水管和滤网。本技术一种透水路面铺装结构透水层下方设置不透水层,水沿着导水管快速排到排水管道,不会渗透到路床中,造成路床不稳;导水管的端口设置滤网,过滤杂物,不会造成排水管道长期积淤;透水层中添加了粉末状混合剂,大大提高了压缩强度和加快了硬化速度,提高早期强度;透水层中添加了纤维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提高了透水层的力学性能。【IPC分类】E01C11/24【公开号】CN204753302【申请号】CN201520120262【专利技术人】沈睿, 王奋, 陈永, 何顺鹏, 任柯 【申请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水路面铺装结构,包括透水道路(1)和设置于透水道路两侧的侧沟(2),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道路(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透水层(11)、不透水层(12)和路床(13);所述侧沟(2)包括沟壁(21)、排水管道(22)、窨井盖(23)、导水管(24)和滤网(25),所述排水管道(22)底面和侧面设置有所述沟壁(21),所述排水管道(22)的顶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方还设置有所述窨井盖(23),所述排水管道(22)顶面的位置高度低于所述不透水层(12)上表面的位置高度,所述透水层(11)通过所述导水管(24)与所述排水管道(22)连通,所述导水管(24)靠近所述透水层(11)一端的管口还设置有所述滤网(2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睿,王奋,陈永,何顺鹏,任柯,
申请(专利权)人:沈睿,王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