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17064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3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连接结构,所述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是由顶板、横隔板和纵向加劲肋构成的钢桥面板系统,在横隔板与顶板及加劲肋连接处开设弧形缺口,在横隔板与加劲肋底部连接处开设圆形缺口,并将纵向加劲肋与横隔板以及顶板焊接连接,从而将顶板、横隔板、纵向加劲肋连接成一个整体。通过在横隔板上开设一定形状的缺口,使纵向加劲肋通过,减小了桥面板、横隔板、纵向加劲肋连接处的应力集中现象,改善了连接细节处的受力性能,提高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安全可靠,施工安装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连接结构,属于桥梁工程

技术介绍
正交异性钢桥自二战后问世以来,因自重轻,极限承载力大,高度低,易于加工制造,施工周期短等优点,已被欧洲、日本等国家广泛使用在大、中跨度桥梁中。上个世纪末,随着正交异性钢桥理论的不断成熟和施工工艺的提高,美国等国家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应用正交异性钢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正交异性钢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我国近年来众多大跨度长江大桥的建造更是促进了正交异性钢桥面的发展和应用。桥面在各种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引起的累积损伤;同时钢桥面板由于直接受车辆车辆的局部作用,应力影响线短,一辆车驶过会弓I起数次应力循环,加上焊接节点的应力集中和难免的焊接缺陷,钢桥面板易于疲劳开裂。横隔板是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横梁(横隔板)腹板上让纵肋通过的开孔处(缺口)应力集中现象较为明显,因此缺口形式对于横隔板的应力分布影响极大,不同类型的缺口形式会明显改变其应力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梁工程中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横隔板与纵向加劲肋的连接结构,改善了钢桥面板的受力性能,减小桥面板、横隔板、纵向加劲肋连接处的应力集中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顶板、横隔板以及纵向加劲肋连接处焊接节点的应力集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种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连接结构,所述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包括顶板1、横隔板2和纵向加劲肋3,顶板I和横隔板2之间为垂直连接;纵向加劲肋3为由两个倾斜的侧面31和底面32构成的倒梯形结构,该倒梯形结构的开口方向朝向顶板I的底面,并嵌于横隔板2中,其内外表面均与横隔板2连接;纵向加劲肋3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横隔板2的表面,其一部分位于顶板I与横隔板2的形成的直角内,该部分侧面31的上边缘连接于顶板I的底面,纵向加劲肋3的其余部分穿过横隔板2露出横隔板2之外;横隔板2与顶板I及纵向加劲肋3的侧面31的连接处开设有弧形缺口 4,横隔板2与纵向加劲肋3的底面32的连接处开设有圆形缺口 5。优选地,所述纵向加劲肋3的底面32与顶板I平行设置。优选地,所述纵向加劲肋3的侧面31的上边缘与顶板I之间的连接为焊接连接,纵向加劲肋3的内外表面与横隔板2之间的连接也为焊接连接。优选地,所述弧形缺口 4为1/4圆弧,所述圆形缺口 5为3/4圆弧,具体圆弧半径具体需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和受力确定。优选地,所述纵向加劲肋3的侧面31与底面32的连接处设置为导角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横隔板焊接于顶板下方,增加了顶板的纵向刚度;纵向加劲肋沿纵向与顶板连接,焊接于顶板的下方,增加了顶板的横向刚度;横隔板开设一定形状的缺口,使纵向加劲肋通过,减小桥面板、横隔板、纵向加劲肋连接处的应力集中现象,改善连接细节处受力性能,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并且该连接结构安全可靠,施工安装简单、方便。所述顶板即为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顶板,其厚度满足受力及规范规定的最小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介绍。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连接结构,所述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包括顶板1、横隔板2和纵向加劲肋3,顶板I和横隔板2之间为垂直连接;纵向加劲肋3为由两个倾斜的侧面31和底面32构成的倒梯形结构,该侧面31与底面32的连接处设置为导角连接,该倒梯形结构的开口方向朝向顶板I的底面,并嵌于横隔板2中,其内外表面均与横隔板2焊接连接,其底面32与顶板I平行设置;纵向加劲肋3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横隔板2的表面,其一部分位于顶板I与横隔板2的形成的直角内,该部分侧面31的上边缘焊接于顶板I的底面,纵向加劲肋3的其余部分穿过横隔板2露出横隔板2之外;横隔板2与顶板I及纵向加劲肋3的侧面31的连接处开设有弧形缺口 4,横隔板2与纵向加劲肋3的底面32的连接处开设有圆形缺口 5,弧形缺口 4为1/4圆弧,圆形缺口 5为3/4圆弧,具体圆弧半径具体需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和受力确定。本技术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连接结构的安装方法为:先在横隔板2上开设弧形缺口 4和圆形缺口 5,再将纵向加劲肋3的侧面31与横隔板2进行焊接连接,然后将桥面顶板I与横隔板2和纵向加劲肋3进行焊接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以达到改善受力、可靠传力的效果。以上仅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如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过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及其实施方式,均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是由顶板(I)、横隔板(2)和纵向加劲肋(3)构成的钢桥面板系统,顶板(I)和横隔板(2)之间为垂直连接;纵向加劲肋(3)为由两个倾斜的侧面(31)和底面(32)构成的倒梯形结构,该倒梯形结构的开口方向朝向顶板⑴的底面,并嵌于横隔板⑵中,其内外表面均与横隔板(2)连接;纵向加劲肋(3)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横隔板(2)的表面,其一部分位于顶板(I)与横隔板(2)的形成的直角内,该部分侧面(31)的上边缘连接于顶板(I)的底面,纵向加劲肋(3)的其余部分穿过横隔板(2)露出横隔板(2)之外;横隔板(2)与顶板(I)及纵向加劲肋(3)的侧面(31)的连接处开设有弧形缺口(4),横隔板⑵与纵向加劲肋(3)的底面(32)的连接处开设有圆形缺口(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加劲肋(3)的底面(32)与顶板(I)平行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加劲肋(3)的侧面(31)的上边缘与顶板(I)之间的连接为焊接连接,纵向加劲肋(3)的内外表面与横隔板(2)之间的连接也为焊接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缺口(4)为1/4圆弧,所述圆形缺口(5)为3/4圆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加劲肋(3)的侧面(31)与底面(32)的连接处设置为导角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连接结构,所述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是由顶板、横隔板和纵向加劲肋构成的钢桥面板系统,在横隔板与顶板及加劲肋连接处开设弧形缺口,在横隔板与加劲肋底部连接处开设圆形缺口,并将纵向加劲肋与横隔板以及顶板焊接连接,从而将顶板、横隔板、纵向加劲肋连接成一个整体。通过在横隔板上开设一定形状的缺口,使纵向加劲肋通过,减小了桥面板、横隔板、纵向加劲肋连接处的应力集中现象,改善了连接细节处的受力性能,提高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并且本技术的连接结构安全可靠,施工安装简单、方便。【IPC分类】E01D19/12【公开号】CN204753384【申请号】CN201520539727【专利技术人】崔海军, 刘荣红 【申请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申请日】2015年7月2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是由顶板(1)、横隔板(2)和纵向加劲肋(3)构成的钢桥面板系统,顶板(1)和横隔板(2)之间为垂直连接;纵向加劲肋(3)为由两个倾斜的侧面(31)和底面(32)构成的倒梯形结构,该倒梯形结构的开口方向朝向顶板(1)的底面,并嵌于横隔板(2)中,其内外表面均与横隔板(2)连接;纵向加劲肋(3)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横隔板(2)的表面,其一部分位于顶板(1)与横隔板(2)的形成的直角内,该部分侧面(31)的上边缘连接于顶板(1)的底面,纵向加劲肋(3)的其余部分穿过横隔板(2)露出横隔板(2)之外;横隔板(2)与顶板(1)及纵向加劲肋(3)的侧面(31)的连接处开设有弧形缺口(4),横隔板(2)与纵向加劲肋(3)的底面(32)的连接处开设有圆形缺口(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海军刘荣红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