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易插入的包装袋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1400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饮料包装袋的复合材料,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吸管易插入的饮料袋。复合材料采用二层以上的多层材料复合制成,在制成饮料袋的复合材料上只穿透复合材料至少一层作为插口,而以上述复合材料的另外至少一层作为插口的密封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易于插入吸管而又密封可靠的复合材料,客户使用时不增加成本,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装袋复合材料,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吸管易插入的包装袋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通常的软包装复合材料一般是由印刷层、阻隔层、增强层和密封层等组成,具体的结构视包装的要求而定。由于印刷层和增强层通常选用双向拉伸薄膜,因此复合材料的强度都比较高,不易被撕破和穿刺。消费者使用装有饮料的复合材料包装袋时,在撕口时易发生饮料散溢,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不便。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带有插口的包装形式,它是用一片易穿刺的密封材料焊接在预打孔的复合材料内层,起到了密封性好易穿刺的性能,但由于必须在具有打孔和封口的专用包装成型机才可以实现,且需要增加额外的辅助材料,因此不易推广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材料采用至少两层材料复合而成,上述复合材料的至少一层有预穿刺插口,而以上述复合材料中未做上述预穿刺的材料中的至少一层作为密封层。上述饮料袋复合材料可以由两层构成,其外层材料为双向拉伸聚丙烯膜、双向拉伸聚酯膜、双向拉伸尼龙膜、玻璃纸膜、双面防潮玻璃纸膜中的一种,内层材料为聚乙烯膜、流延聚丙烯膜、真空镀铝流延聚丙烯膜、EAA、EMAA、EVA、SURLYN等共聚物膜、多层共挤聚乙烯膜中的一种。饮料袋复合膜材料可以由三层构成,其外层材料为双向拉伸聚丙烯膜、双向拉伸聚酯膜、双向拉伸尼龙膜、玻璃纸膜、双面防潮玻璃纸膜中的一种,中间层材料为铝膜、流延尼龙膜、聚乙烯醇膜、EVOH膜、双向拉伸聚酯膜、双向拉伸尼龙膜、真空镀铝聚酯膜中的一种,内层材料为聚乙烯膜、流延聚丙烯膜、真空镀铝流延聚丙烯膜、EAA、EMAA、EVA、SURLYN等共聚物膜、多层共挤聚乙烯膜中的一种。饮料袋复合材料可以由四层构成,其外层材料为双向拉伸聚丙烯膜、双向拉伸聚酯膜、双向拉伸尼龙膜、玻璃纸膜、双面防潮玻璃纸膜中的一种,第二层材料为铝膜、流延尼龙膜、聚乙烯醇膜、EVOH膜、双向拉伸聚酯膜、双向拉伸尼龙膜、真空镀铝聚酯膜中的一种,第三层材料为铝膜、流延尼龙膜、聚乙烯醇膜、EVOH膜、双向拉伸聚酯膜、双向拉伸尼龙膜、真空镀铝聚酯膜中的一种,第四层材料为聚乙烯膜、流延聚丙烯膜、真空镀铝流延聚丙烯膜、EAA、EMAA、EVA、SURLYN等共聚物膜、多层共挤聚乙烯膜中的一种。饮料袋的插口可以为圆形插口或间断性连切的圆形插口。也可以为十字形插口、U形插口、V形插口、以及间断性连切的十字形插口、U形插口、V形插口中的一种。复合材料的层间用粘合剂连接,形成粘合层。在本专利技术中对复合膜中不易穿刺的复合层(功能层)在指定的部位进行预穿刺处理,预穿刺插口的尺寸和形状可根据不同的包装要求和吸管的外形尺寸进行调整,而对易穿刺的密封层不作预穿刺处理。这样处理的结果是保证了复合膜仍有完整的包装性能,又可以达到在指定的部位易穿刺的性能。由于其特殊的预穿刺处理在最终的复合膜成品上完成,所以在任何形式的自动包装机或制袋机上均可使用本产品,而不需要增加任何特别辅助设备。新型吸管易插入软包装复合膜有以下三大特性1、消费者使用方便——复合膜中的不易穿刺的功能层是在包装膜的外层,已进行预穿刺处理,并通过印刷圈出指定的预穿刺处理区域,消费者可以很容易辨别并进行使用。2、使用范围广泛——本专利技术的吸管易插入复合膜是在复合材料生产厂家加工时已完成预穿刺处理,因此任何包装加工机械按常规的加工处理即可,不需要增加其它任何辅助材料和设备。3、卫生安全可靠——由于预穿刺处理是一种物理性的机械处理,并没有添加任何有害物质,且复合的方式和常规的复合膜无任何的方式不同,因此卫生性是安全可靠的。另外,作为内部的密封层在整片复合膜上是完整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吸管易插入软包装复合膜仍可以有效保护所包装的液体饮料。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案。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实施方案。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的一个实施方案。图6和图7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带有圆形预穿刺孔的复合材料。图8和图9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带有十字形预穿刺插口的复合材料。图10和图1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带有U形预穿刺插口的复合材料。图12和图13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带有V形预穿刺插口的复合材料。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为复合材料预穿刺区域侧面剖视图,它由两层材料复合组成,从外而内是作为印刷层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膜16和作为密封层的聚乙烯膜19。一个插口12在层16上形成,层19作为密封层。层16和层19中间有粘合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图1中的复合材料预穿刺区域侧面剖视图,由两层材料复合组成,从外而内为双向拉伸聚丙烯膜16和真空镀铝流延聚丙烯膜19。一个插口12在层16上形成,层19作为密封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图1中的复合材料预穿刺区域侧面剖视图,由两层材料复合组成,从外而内为双向拉伸聚酯膜16和聚乙烯膜19。一个插口12在层16上形成,层19作为密封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实施例,图1中的复合材料预穿刺区域侧面剖视图,由两层材料复合组成,从外而内为双向拉伸聚酯膜16和真空镀铝流延聚丙烯膜19。一个插口12在层16上形成,层19作为密封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实施例,图1中的复合材料预穿刺区域侧面剖视图,由两层材料复合组成,从外而内为双向拉伸尼龙膜16和聚乙烯膜19。一个插口12在层16上形成,层19作为密封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个实施例,图1中的复合材料预穿刺区域侧面剖视图,由两层材料复合组成,从外而内为双向拉伸尼龙膜16和流延聚丙烯膜19。一个插口12在层16上形成,层19作为密封层。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七个实施例,为复合材料预穿刺区域侧面剖视图,由三层材料复合组成,从外而内是作为印刷层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膜26、作为阻隔层的铝膜27和作为密封层的聚乙烯膜29。一个插口22在层26上形成,层27和29作为密封层。层26和层27、层27和层29之间有粘合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八个实施例,图2为复合材料预穿刺区域侧面剖视图,由三层材料复合组成,从外而内为双向拉伸聚酯膜26、铝膜27和聚乙烯膜29。一个插口22在层26上形成,层27和层29作为密封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九个实施例,图2为的复合材料预穿刺区域侧面剖视图,由三层材料复合组成,从外而内为双向拉伸聚酯膜26、铝膜27和流延聚丙烯膜29。一个插口22在层26上形成,层27和层29作为密封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个实施例,图2为的复合材料预穿刺区域侧面剖视图,由三层材料复合组成,从外而内为双向拉伸尼龙膜26、铝膜27和聚乙烯膜29。一个插口22在层26上形成,层27和层29作为密封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个实施例,图2为的复合材料预穿刺区域侧面剖视图,由三层材料复合组成,从外而内为双向拉伸尼龙膜26、铝膜27和流延聚丙烯膜29。一个插口22在层26上形成,层27和层29作为密封层。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个实施例,图3为的复合材料预穿刺区域侧面剖视图,由三层材料复合组成,从外而内是作印刷层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膜36、作为增强层的真空镀铝聚酯膜37和作为密封层的聚乙烯膜39。一个插口32在层36和层37上形成,层39作为密封层。层36和层37、层37和层39之间有粘合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三个实施例,图3为复合材料预穿刺区域侧面剖视图,由三层材料复合组成,从外而内为双向拉伸聚酯膜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至少两层材料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复合材料的至少一层有预穿刺插口,而以上述复合材料中未做上述预穿刺的材料中的至少一层作为密封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雪君朱建梁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吉祥装璜工艺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