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铁口装置具有:炉皮(11);耐热砖(13),其沿所述炉皮(11)的内侧堆砌;筒状的壳体(16),其穿过所述炉皮(11)且与所述耐热砖(13)相向配置;环状或者筒状的密封机构(20),其设置在所述壳体(16)的位于所述耐热砖(13)一侧的端部,所述密封机构(20)具有壳体侧密封部(221)和耐热砖侧密封部(222),其中,所述壳体侧密封部(221)对所述壳体(16)和所述密封机构(20)整周气密性密封;所述耐热砖侧密封部(222)对所述耐热砖(13)和所述密封机构(20)整周气密性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出铁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出铁口装置,并且涉及一种制铁用高炉的出铁口的结构。
技术介绍
在制铁用的高炉中,在铁水存储部的炉体壁面上形成出铁口,使铁水由该出铁口流出到铁水沟,取出该铁水。在出铁以外的情况下,出铁口由粘土状的炮泥封堵住。在出铁时,利用专用的开孔器从外部对炮泥进行打孔,以打开出铁口,使铁水流出。每隔2~3小时进行1次像这样的出铁作业。为了进行像这样的出铁作业,例如使用专利文献1所示的出铁口装置。包含专利文献1在内的现有技术中的出铁口装置具有图7所示的结构。在图7中,在炉皮91的内侧排列设置冷却用的冷却壁92,在冷却壁92的内侧堆砌保护用的耐热砖93,从而构成高炉的炉体90。在炉皮91与冷却壁92以及耐热砖93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搪炉料或者浇注料等不定形耐火材料94。在高炉的出铁口部分95设置穿过炉皮91的筒状的壳体96。壳体96的顶端穿过到冷却壁92的开口,与耐热砖93的表面相面对配置(到达耐热砖93的表面附近)。在壳体96的内部填充有与填充到炉皮91和耐热砖93之间的间隙内的材料相同的不定形耐火材料94,另外,在壳体96的内侧形成有穿过该不定形耐火材料94和耐热砖93延伸至炉内的出铁用的通路9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8-269511号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指出了炉内气体从出铁口部分的砖缝泄漏出去的问题。在图8中,由于出铁口周围的耐热砖93的砖缝间隙松缓等原因,炉内气体G1有时会从该间隙泄漏到耐热砖93的外侧。泄漏出的气体G2沿耐热砖93的表面到达出铁口部分95,并进入到出铁用的通路97内。这样,进入到通路97内的气体G3会导致如下不好的问题等:吹动穿过出铁用的通路97的铁水,扰乱铁水的流动。从而妨碍出铁作业,使出铁作业不得不随时中断。并且,如果出铁作业不连续进行的话,为了得到所需量的铁水,而不得不增加出铁作业的次数,可能需要反复且徒劳地进行出铁口的开闭。针对上述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改良耐热砖的堆砌方法,使砖缝不连续,以抑制气体泄漏。但是,如图8所示,气体不仅从出铁口部分95附近的耐热砖93的砖缝泄漏到出铁口部分95,而且,例如从远离出铁口部分95的部位的砖缝泄漏出的炉内气体沿冷却壁92的炉内侧表面到达出铁口部分95。另外,泄漏出的气体G4从冷却壁92的接缝处的间隙到达炉皮91一侧,沿炉皮91的内侧流动,到达出铁口部分95。这样,利用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提出的对策,不能够充分地抑制出铁时气体的泄漏,也不能够充分地解决因气体的泄漏引起的出铁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提出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地抑制出铁时气体的泄漏的出铁口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出铁口装置,具有:炉皮;耐热砖,其沿所述炉皮的内侧堆砌;筒状的壳体,其穿过所述炉皮且与所述耐热砖相向配置;环状或者筒状的密封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位于所述耐热砖一侧的端部,所述密封机构具有壳体侧密封部和耐热砖侧密封部,其中,所述壳体侧密封部对所述壳体和所述密封机构之间进行整周气密性密封;所述耐热砖侧密封部对所述耐热砖和所述密封机构之间进行整周气密性密封。在像这样的本专利技术中,由壳体侧密封部对壳体和密封机构之间进行整周气密性密封,由耐热砖侧密封部对耐热砖和密封机构之间进行整周气密性密封。从而,位于壳体侧密封部(位置)与耐热砖侧密封部(位置)之间的环状或者筒状的密封机构能够覆盖壳体的端缘和耐热砖的表面之间的空间,对其进行整周密封。通过像这样的密封机构能够防止从壳体附近的砖缝泄漏出来的炉内气体或者沿冷却壁的内侧或者炉皮的内侧流动过来的炉内气体进入到密封机构的内部或者壳体内部。因此,使构成为出铁口用的通路的开口形成在耐热砖的表面的被密封机构包围的区域,即被耐热砖侧密封部包围的区域(位于耐热砖侧密封部内周侧的区域),从而能够确保从该开口穿过被密封机构包围的空间到达壳体内部的出铁口用的通路。该通路的周围被密封机构气密性密封,以防止炉内气体进入到通路内,因此,能够抑制出铁时气体的泄漏,消除因气体的泄漏引起的出铁故障。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密封机构以能够沿所述壳体的外周面或者内周面在所述壳体的轴向上移动的方式被支承,且被施力机构施加朝所述耐热砖的作用力。作为像这样的施力机构,可以适当地采用导杆穿过多个碟簧的结构、导杆穿过螺旋弹簧的结构以及配置与导杆并排的压缩弹簧的结构。还有,作为能够支承壳体发生位置变化的结构,可以采用使密封机构自身相对于壳体的内周面或者外周面滑动的结构,在采用该结构时,施力机构可以采用不使用导杆等而是仅通过压缩弹簧对密封机构施力的结构等。在像这样的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能够发生位置变化的密封机构施加朝向耐热砖的作用力,即使壳体和耐热砖之间的间隔不是固定的,也能够封堵住该间隔,另外,通过将密封机构推压到耐热砖的表面上,能够可靠地确保耐热砖侧密封部的气密性能。另外,壳体侧密封部可以根据壳体内周面的尺寸形状来进行设计,因而,确保气密部所需要的与壳体内周面压力接触的性能即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密封机构可以具有:环状或者筒状的密封部件,其由耐热性的弹性材料形成;环状的密封支架,其支承所述密封部件。在像这样的本专利技术中,可以由一个密封部件形成壳体侧密封部和耐热砖侧密封部,能够简化结构。另外,由于通过密封支架来支承密封部件,因而,即使整个密封部件由弹性材料形成,也能够将该密封部件维持在规定的设置位置上。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密封机构可以具有:环状或者筒状的密封支架;密封部件,其覆盖所述密封支架的表面,由耐热性的弹性材料形成。在像这样的本专利技术中,可以由一个密封部件形成壳体侧密封部和耐热砖侧密封部,并且,被弹性材料覆盖的内侧的密封支架的刚性能够得到保证,从而能够将该密封支架设置在规定位置上并且维持该规定位置。还有,可以将密封部件和密封支架作为一个密封机构来进行操作,能够简化结构,有效地进行制造或者设置之前的搬运动作。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密封机构可以具有:环状或者筒状的密封支架;壳体侧密封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密封支架上,与所述壳体压力接触;耐热砖侧密封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密封支架上,与所述耐热砖压力接触。在像这样的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壳体侧密封部件和耐热砖侧密封部件分别设置,因而,在壳体和耐热砖的距离较大或者形状特殊等时,能够适当地进行对应。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在所述壳体的周围设有冷却壁,所述冷却壁具有所述壳体能够穿过的通孔,在该通孔的周围形成有:炉皮侧密封部,其形成为连续的环状且对所述炉皮进行气密性密封;壳体外侧密封部,其形成为连续的环状且对所述壳体的外周面进行气密性密封。在像这样的本专利技术中,由炉皮侧密封部和壳体外侧密封部阻断沿炉皮流通的炉内气体,进一步抑制出铁时气体的泄漏。此时,由于壳体周围的冷却壁在壳体的整周范围内连续形成,因而,炉皮侧密封部和壳体外侧密封部也能够形成为连续的环状,以确保气密性。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如下一种出铁口装置,即,该出铁口装置能够在耐热砖的表面和壳体之间的间隙周围进行气密性密封,充分地抑制出铁时气体的泄漏。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3A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出铁口部冷却壁的剖视图。图3B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出铁口部冷却壁的主视图。图4是已有的出铁口部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出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炉皮;耐热砖,其沿所述炉皮的内侧堆砌;筒状的壳体,其穿过所述炉皮且与所述耐热砖相向配置;环状或者筒状的密封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位于所述耐热砖一侧的端部,所述密封机构具有壳体侧密封部和耐热砖侧密封部,其中,所述壳体侧密封部对所述壳体和所述密封机构之间进行整周气密性密封;所述耐热砖侧密封部对所述耐热砖和所述密封机构之间进行整周气密性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4.02 JP 2013-0769611.一种出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炉皮;耐热砖,其沿所述炉皮的内侧堆砌;筒状的壳体,其穿过所述炉皮且其顶端与所述耐热砖的表面相面对配置;环状或者筒状的密封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位于所述耐热砖一侧的端部,所述密封机构具有壳体侧密封部和耐热砖侧密封部,其中,所述壳体侧密封部对所述壳体的内周面和所述密封机构之间进行整周气密性密封;所述耐热砖侧密封部对所述耐热砖和所述密封机构之间进行整周气密性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以能够沿所述壳体的外周面或者内周面在所述壳体的轴向上移动的方式被支承,且被施力机构施加朝所述耐热砖的作用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芦刈透,古馆昭二,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铁住金工程技术株式会社,NS机械设备设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