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塞部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0078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难以进行作假、且可容易地区别开封前和开封后的口塞部结构。在流出部(21)上形成有阻止盖(2)旋转的挡块(25),另外,在盖(2)上,由连接片(7,8,9)将箍(4)连接起来,该箍由被上述挡块(25)卡合的、在周向上可分割的箍部件(5)构成。在上述流出部(21)上,在将流出部夹在中间的对称位置上以成对的方式形成有棘爪(40,41),该棘爪从挡块(25)的外周部更向外侧突出,在周向的多个位置上形成有这些成对棘爪。在各箍部件(5)的内表面上,与形成棘爪的位置相对应地形成有爪部(10,11),随着盖的旋转,爪部和棘爪至少在四个部位同时进行卡合,对上述切断片施加负荷而进行切断。(*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口塞部的结构,该口塞部由安装在容器上而开闭自如地构成的流出部和盖构成。
技术介绍
以往所知道的口塞部的结构这样构成,即,将圆筒状的流出部安装在包装容器上,将盖装卸自如地拧在流出部上,以开闭该流出部。这种口塞部结构,为了将盖设成确实地保持在流出部上,采用在盖主体的周围设置箍、用该箍保持流出部外表面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种结构的盖,是用连接片将箍连接在盖主体的周围构成的。另外,箍在周向上被分割成多个圆弧状的箍部件,各箍部件的端部之间用切断片连接起来构成。在各箍部件的内表面的周向的端部上,形成有向内侧突出的卡合部。通过将该卡合部嵌合在流出部的周面上来保持盖。另外,在流出部的外周部上形成有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爪部。盖打开时,该爪部起这样的作用,即对连接在箍部件之间的切断片施加负荷而进行切断。即,当盖旋转时,形成于箍部件内表面上的卡合部与该爪部卡合,卡合部挂在该爪部上时,负荷作用在将箍的箍部件之间连接起来的切断片上,切断片被切断。因此,具有这样的作用效果,即,卡合部失去嵌合流出部的力,盖可以自由地在流出部的外周上旋转。特开平5-1246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近年来,对于具有这种口塞部结构的包装容器,在不使设于盖上的箍的切断片切断的情况下,将盖打开而改换内容物之类的恶劣的恶作剧已成为社会性问题。于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口塞部的结构,该口塞部可有效地防止盖被不正当地打开,并且,在一旦盖被开封了的场合,可显著地表现出已被开封,可容易地区别是开封前的状态还是开封后的状态。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构成的口塞部的结构,即,在具有筒状流出部和装卸自如地拧在该流出部外周上而将上述流出部封闭起来的盖的口塞部的结构上,在上述流出部上形成有从其外周突出且阻止上述盖旋转的挡块,另外,在上述盖上,通过连接片连接有与上述挡块的外周部卡合的箍,该箍沿着盖的周向延伸,上述挡块的外周部形成具有规定曲率的圆形形状,在上述流出部的挡块的外周部上,在将上述流出部夹在中间的对称位置上,以成对的方式形成有棘爪,而且在周向的多个位置上形成有这些成对的棘爪,另外,上述箍由在圆周方向上至少被分割为两部分的箍部件构成,各箍部件的端部之间用切断片连接起来,在各箍部件的内表面上,以向内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有爪部,该爪部与形成上述棘爪的位置相对应,分别与上述棘爪进行卡合,随着对拧在上述流出部上而封闭上述流出部的上述盖的旋转,上述爪部与形成于与这些爪部相对应的位置上的上述棘爪至少在四个部位同时进行卡合,对上述切断片施加负荷而进行切断。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周向上的至少四个部位设有棘爪,并且以与这些棘爪相对应的方式设置爪部。这样,由于在周向上的至少四个部位设有阻止盖旋转的构件,故即使在过分地拧入盖、爪部过于通过本来应进行卡合的棘爪的情况下,在该过于通过的位置上所设的棘爪与爪部也进行卡合。因此,减小盖在旋转方向上的间隙。因而,可以明确地识别是盖封闭着流出部的状态。另外,由于在周向上的至少四个部位分别设有棘爪和爪部,故不正当地进行开塞时,必须对四个以上的爪部同时进行作假。因此,通过将必须同时进行作假的部位设四个以上,可有效地防止不正当开塞。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口塞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箍部件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向内方突出的突起部,另外,在上述流出部上设有防止变形部,该防止变形部接触上述突起部,防止上述箍部件向半径方向内侧变形,这些突起部和防止变形部形成在这样的位置上,即,上述盖被转动、上述切断片到达周向上的将被切断前的位置时,上述突起部与上述防止变形部接触。使盖旋转、连接箍部件之间的切断片到达将被切断前的位置时,若将箍部件向中心推入,则可引起上述爪部与棘爪部不进行卡合。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使盖旋转,则可以在不使切断片切断的情况下使盖开封。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有效地防止这种行为,设置了突起部和防止变形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口塞部结构,在各箍部件的内表面上,与上述棘爪接触、且使切断片被切断后的箍部件进行位移的位移用突起部,形成于拧松上述盖的开封旋转方向的、各箍部件的后部,随着上述盖的旋转,该位移用突起部越过上述棘爪时,使各箍部件的开封方向的前部侧位移。因此,由于在使盖旋转而从密闭状态变为被开封的状态下,使切断片被切断后的箍部件位移,故可以容易地识别是开封后的状态。另外,由于用光滑的面形成位移用突起部的表面,以便于随着上述盖的旋转,上述位移用突起部越过上述棘爪时圆滑地进行滑动,因此,可以将盖圆滑地旋转。又,使盖相对于流出部旋转时,爪部挂在棘爪上,在连接部上作用有负荷。将盖开封时,由于该负荷的作用,箍部件从盖上分离下来,它就成为垃圾。于是,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口塞部结构采用这样的口塞部结构,即,在上述盖的周向上配置着多个上述连接部,将各箍部件连接在盖上,这些连接部之中的一个设成这样的强度,即在随着上述盖相对于上述流出部旋转、各爪部挂在各棘爪上时,不管上述箍上产生的负荷大小,均维持上述箍相对于盖的连接状态。这样,阻止箍部件从盖上分离下来。在这种情况下,维持上述箍部件与上述盖的连接状态的连接片,在周向上设在与上述位移用突起部的形成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这样,只使各箍部件在开封方向上的前面部分位移。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在隔开与上述挡块规定距离的下方,形成有从上述流出部外周向外侧突出的基座,使该基座的外边缘比上述盖的箍部件的外周部更向外侧突出。因此,棘爪及与其卡合的爪部被箍部件和基座遮蔽。这样,有效地阻止从外部对棘爪部位进行作假。以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减小旋转方向上的盖相对于流出部的间隙。因此,只要将盖相对于流出部稍稍旋转,便可以容易地区别盖已被开封还是未被开封维持密闭状态。另外,由于设有多个棘爪和与这些棘爪相对应的爪部,故也可以减小形成间隙的几率。并且,由于设有多个,难以进行作假。另外,由于在箍部件的内表面上设有突起部,另一方面,在流出部上设有与突起部接触的防止变形部,故防止箍部件在半径方向上变形,有效地阻止进行作假。另一方面,通过在箍部件的内表面上设有用来使箍部件位移的位移用突起部,使切断片被切断后的箍部件产生很大位移,可以容易地识别是开封后的状态。由于使基座从箍部件外周面向外侧突出,故棘爪和爪部被箍部件和基座遮蔽,有效地防止从外部进行作假。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形式的口塞部结构的口塞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口塞装置上所使用的盖的纵剖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盖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形成于图2所示的盖的箍部件上的爪部和突起部的位置关系之图。图5是表示高的突起部和低的突起部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6是图1所示的口塞装置上所使用的流出部主体的正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流出部主体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流出部主体的挡块、基座、及在它们之间所形成的肋和形成于肋的前端的棘爪的形状及其位置关系之图。图9是表示将盖对流出部进行密闭后的状态之说明图。图10是表示突起部和防止变形部的功能的说明图。图11是表示突起部越过棘爪、且箍部件被扭曲的状态之图。图12是表示连接箍部件之间的切断片被切断后的状态之图。图13是表示位移用突起部越过棘爪、且箍部件位移后的状态的盖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口塞部结构的口塞装置1的一实施形式之轴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口塞部的结构,该口塞部具有筒状流出部和装卸自如地拧在该流出部外周上而将上述流出部封闭起来的盖,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流出部上形成有从其外周突出且阻止上述盖旋转的挡块,另外,在上述盖上,通过连接片连接着与上述挡块的外周部卡合的箍,该箍 沿着盖的周向延伸,上述挡块的外周部形成具有规定曲率的圆形形状,在上述流出部的挡块的外周部上,在将上述流出部夹在中间的对称位置上以成对的方式形成有棘爪,而且在周向的多个位置上形成有这些成对的棘爪,另外,上述箍由在圆周方向上至少 被分割为两部分的箍部件构成,各箍部件的端部之间用切断片连接起来,在各箍部件的内表面上,以向内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有爪部,该爪部与形成上述棘爪的位置相对应,分别与上述棘爪进行卡合,随着对拧在上述流出部上而封闭上述流出部的上述盖的旋 转,上述爪部与形成于与这些爪部相对应的位置上的上述棘爪至少在四个部位同时进行卡合,对上述切断片施加负荷而进行切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浩一剑持俊和高岛弘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细川洋行白马科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