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铆接复合模具送料机构,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该上模具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止挡板和止脱板,该下模具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下模板、下垫板和下模座,以该下模板的上侧面的横向为X向,以该下模板的上侧面的纵向为Y向,以同时垂直该X向和Y向的方向为Z向,所述下模板上设有沿Y向的振动盘流道、沿X向的滑动推块,以及沿Y向的滑动载体;所述上模具下方设有与该上模具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块、第二驱动块和第三驱动块。该铆接复合模具送料机构采用模具的开合控制驱动块实现产品的输送,不仅可以连续自动高效生产,而且产品定位精度高,可以保证铆接后产品高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铆接复合模具送料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结构,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铆接复合模具送料机构。
技术介绍
在电子产品技术加工领域,经常用到铆接工艺,由于电子产品较小,现有的送料方式存在送料效率低、定位精度不高等缺陷,从而无法加工精度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铆接复合模具送料机构,能够实现较小电子产品的精准送料,从而提高加工效率,保证加工精度。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铆接复合模具送料机构,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该上模具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止挡板和止脱板,该下模具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下模板、下垫板和下模座,以该下模板的上侧面的横向为X向,以该下模板的上侧面的纵向为Y向,以同时垂直该X向和Y向的方向为Z向,所述下模板上设有沿Y向的振动盘流道、沿X向的滑动推块,以及沿Y向的滑动载体;所述上模具下方设有与该上模具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块、第二驱动块和第三驱动块,该第一驱动块的下端外侧面上内凹形成第一缺口槽,所述上、下模具开模时所述滑动推块抵紧于该第一缺口槽内,所述上、下模具合模时所述滑动推块脱离该第一缺口槽并抵紧于该第一驱动块中部的侧面上,所述滑动推块上还设有用于使该滑动推块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第二驱动块下端外侧面内凹形成第二缺口槽,所述第三驱动块中部内凹形成第三缺口槽,所述上、下模具开模时所述滑动载体的两端分别抵紧于所述第二缺口槽和第三驱动块的下端外侧面上,所述上、下模具合模时所述滑动载体的两端分别抵紧于所述第二驱动块的中部和第三缺口槽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板上还设有沿X向的载带输送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块的第一缺口槽至该第一驱动块中部侧面沿Z向的截面呈弧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驱动块的第二缺口槽至该第二驱动块中部侧面沿Z向的截面呈弧形,所述第三驱动块的第三缺口槽至该第三驱动块下端部侧面呈弧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载体内设有滑动载体镶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铆接复合模具送料机构采用模具的开合控制驱动块实现产品的输送,不仅可以连续自动高效生产,而且产品定位精度高,可以保证铆接后产品高精度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在开模状态时的下侧剖视图;图3为图1在合模状态时的下侧剖视图;图4为图1在开模状态时的右侧剖视图;图5为图1在合模状态时的右侧剖视图。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11——上模座12——上垫板13——上夹板14——止挡板15——止脱板21——下模座22——下垫板23——下模板31——振动盘流道32——滑动推块33——滑动载体321——复位弹簧331——滑动载体镶件41——第一驱动块42——第二驱动块43——第三驱动块411——第一缺口槽421——第二缺口槽431——第三缺口槽50——载带输送机构60——载带70——充电触点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即但凡以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专利技术专利涵盖范围之内。如图1-5所示,一种铆接复合模具送料机构,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该上模具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模座11、上垫板12、上夹板13、止挡板14和止脱板15,该下模具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下模板23、下垫板22和下模座21,以该下模板的上侧面的横向为X向,以该下模板的上侧面的纵向为Y向,以同时垂直该X向和Y向的方向为Z向,所述下模板上设有沿Y向的振动盘流道31、沿X向的滑动推块32,以及沿Y向的滑动载体33,该滑动载体内设有滑动载体镶件331;所述上模具下方设有与该上模具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块41、第二驱动块42和第三驱动块43,该第一驱动块的下端外侧面上内凹形成第一缺口槽411,所述上、下模具开模时所述滑动推块抵紧于该第一缺口槽内,所述上、下模具合模时所述滑动推块脱离该第一缺口槽并抵紧于该第一驱动块中部的侧面上,所述滑动推块上还设有用于使该滑动推块复位的复位弹簧321;所述第二驱动块下端外侧面内凹形成第二缺口槽421,所述第三驱动块中部内凹形成第三缺口槽431,所述上、下模具开模时所述滑动载体的两端分别抵紧于所述第二缺口槽和第三驱动块的下端外侧面上,所述上、下模具合模时所述滑动载体的两端分别抵紧于所述第二驱动块的中部和第三缺口槽上。工作时,待铆合产品通过振动盘的振动依次排布于沿Y向设置的振动盘流道上,并被逐个输送至滑动推块上。上、下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滑动推块的一端抵紧于第一驱动块的第一缺口槽内,当产品刚好移动至滑动推块上时,进行合模,上模具向下(Z向)移动带动第一驱动块一起向下移动,滑动推块从沿抵紧第一驱动块的第三缺口槽表面移动至抵紧滑动推块的中部侧面上,从而推动滑动推块沿X向移动,使置于该滑动推块上的待铆合产品沿X向向前输送,此处可设置多个产品位置,依次排序的产品被依次推进沿Y向设置的滑动载体内。上、下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滑动载体的两端分别抵紧于所述第二缺口槽和第三驱动块的下端外侧面上,待铆合产品被推入该滑动载体上时,进行合模,上模具向下(Z向)移动带动第二、三驱动块同时向下移动,滑动载体由开模状态时的两端分别抵紧于第二缺口槽和第三驱动块的下端外侧面上,移动至抵紧第二驱动块的中部和第三缺口槽上,从而带动滑动载体实现Y向的运动,即将产品沿Y向输送至铆接工作平台,从而可以将待铆接产品实现精准的自动化输送,不仅实现了自动化送料,而且产品定位精准,为后续的铆接提供了质量保证。所述下模板上还设有沿X向的载带输送机构50,工作时,载带60通过该载带输送机构输送,待铆合产品如充电触点70通过振动盘以及第一、二、三驱动块输送定位,从而实现二者的精准铆接。所述第一驱动块的第一缺口槽至该第一驱动块中部侧面沿Z向的截面呈弧形,在合模时,滑动推块沿该弧形面移动,可以使滑动推块进行平稳的向X向推进。所述第二驱动块的第二缺口槽至该第二驱动块中部侧面沿Z向的截面呈弧形,所述第三驱动块的第三缺口槽至该第三驱动块下端部侧面呈弧形,在合模时,滑动载体两侧分别沿该弧形面移动,可以使滑动载体进行平稳的沿Y向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铆接复合模具送料机构,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该上模具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模座(11)、上垫板(12)、上夹板(13)、止挡板(14)和止脱板(15),该下模具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下模板(23)、下垫板(22)和下模座(21),以该下模板的上侧面的横向为X向,以该下模板的上侧面的纵向为Y向,以同时垂直该X向和Y向的方向为Z向,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上设有沿Y向的振动盘流道(31)、沿X向的滑动推块(32),以及沿Y向的滑动载体(33);所述上模具下方设有与该上模具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块(41)、第二驱动块(42)和第三驱动块(43),该第一驱动块的下端外侧面上内凹形成第一缺口槽(411),所述上、下模具开模时所述滑动推块抵紧于该第一缺口槽内,所述上、下模具合模时所述滑动推块脱离该第一缺口槽并抵紧于该第一驱动块中部的侧面上,所述滑动推块上还设有用于使该滑动推块复位的复位弹簧(321);所述第二驱动块下端外侧面内凹形成第二缺口槽(421),所述第三驱动块中部内凹形成第三缺口槽(431),所述上、下模具开模时所述滑动载体的两端分别抵紧于所述第二缺口槽和第三驱动块的下端外侧面上,所述上、下模具合模时所述滑动载体的两端分别抵紧于所述第二驱动块的中部和第三缺口槽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铆接复合模具送料机构,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该上模具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模座(11)、上垫板(12)、上夹板(13)、止挡板(14)和止脱板(15),该下模具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下模板(23)、下垫板(22)和下模座(21),以该下模板的上侧面的横向为X向,以该下模板的上侧面的纵向为Y向,以同时垂直该X向和Y向的方向为Z向,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上设有沿Y向的振动盘流道(31)、沿X向的滑动推块(32),以及沿Y向的滑动载体(33);所述上模具下方设有与该上模具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块(41)、第二驱动块(42)和第三驱动块(43),该第一驱动块的下端外侧面上内凹形成第一缺口槽(411),所述上、下模具开模时所述滑动推块抵紧于该第一缺口槽内,所述上、下模具合模时所述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四辉,
申请(专利权)人:铂翔超精密模具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