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和正火两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93427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8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淬火和正火两用装置。它包括感应透热炉(1)、正火冷却装置(2)、淬火冷却装置(3)和出料辊道(8),所述感应透热炉(1)位于后方,其前方依次为正火冷却装置(2)、淬火冷却装置(3)和出料辊道(8),所述正火冷却装置(2)与淬火冷却装置(3)之间设置有风机(6),所述出料辊道(8)的上方设置有变频风机(9)。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淬火和正火两用装置,此装置淬火和正火共用一套加热系统、上下料系统和水冷系统,实现了一机两用,降低了投资成本,节省了占地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淬火和正火两用装置,淬火和正火共用一套中频透热加热系统、上下料系统和冷却装置。属于加热炉设备

技术介绍
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常用的淬冷介质有盐水、水、矿物油、空气等。淬火可以提高金属工件的硬度及耐磨性,因而广泛用于各种工、模、量具及要求表面耐磨的零件(如齿轮、乳辊、渗碳零件等)。正火,是将工件加热至727到912摄氏度之间,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其目的是在于使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匀化,去除材料的内应力。现有的淬火装置和正火装置为两套独立的系统,因此投资成本高,占地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淬火和正火两用装置,此装置淬火和正火共用一套加热系统、上下料系统和水冷系统,实现了一机两用,降低了投资成本,节省了占地空间。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淬火和正火两用装置,其特点是:它包括感应透热炉、正火冷却装置、淬火冷却装置和出料辊道,所述感应透热炉位于后方,其前方依次为正火冷却装置、淬火冷却装置和出料辊道,所述正火冷却装置与淬火冷却装置之间设置有风机,所述出料辊道的上方设置有变频风机。本专利技术一种淬火和正火两用装置,其正火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外环和第一内环,所述第一外环与第一内环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进水管与第一腔体相连,所述第一内环上均匀开有第一孔,第一孔与第一腔体相通,所述槽开设在正火冷却装置的底部,并且在开槽处,第一外环与第一内环形成封闭的面。本专利技术一种淬火和正火两用装置,其淬火冷却装置包括第二外环和第二内环,所述第二外环与第二内环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进水管分成两路,分别与第二腔体两侧相连,所述第二内环上均匀开有第二孔,第二孔与第二腔体相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I)本专利技术一种淬火和正火两用装置,淬火和正火共用一套中频感应加热系统、上下料系统,实现了一机两用,降低了投资成本,节省了占地空间。2)本专利技术一种淬火和正火两用装置,根据淬火和正火冷却工艺的不同,特别设计了两用冷却装置,可根据需要在两用冷却装置上进行水冷和风冷(含喷水雾冷却)的自动切换。3)本专利技术一种淬火和正火两用装置,出料辊道进行专门设计,采用角度可变换的变频风机,调节风量大小,更好地控制冷却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淬火和正火两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火冷却装置的端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淬火冷却装置的端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B-B向剖视图。图中: 感应透热炉1、正火冷却装置2、第一外环2.1、第一内环2.2、第一腔体2.3、槽2.4、第一孔2.5、淬火冷却装置3、第二外环3.1、第二内环3.2、第二腔体3.3、第二孔3.4、第一进水管4、第二进水管5、风机6、出水管7、出料辊道8、变频风机9、箱体10。【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淬火和正火两用装置,它包括感应透热炉1、正火冷却装置2、淬火冷却装置3、第一进水管4、第二进水管5、出料辊道8和箱体10,所述感应透热炉I位于最后方,其前方依次为正火冷却装置2、淬火冷却装置3和出料辊道8,所述正火冷却装置2与淬火冷却装置3之间设置有风机6,风机6用于棒材的风冷,所述出料辊道8的上方设置有变频风机9,变频风机9用于棒材出料后的风冷;所述正火冷却装置2、淬火冷却装置3和风机6位于箱体10内,箱体10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7,用于收集正火、淬火后的水,使其循环利用;第一进水管4与正火冷却装置2相连,第二进水管5与淬火冷却装置3相连。所述正火冷却装置2包括第一外环2.1和第一内环2.2,所述第一外环2.1与第一内环2.2形成第一腔体2.3,所述第一进水管4与第一腔体2.3相连,所述第一内环2.2上均匀开有第一孔2.5,第一孔2.5与第一腔体2.3相通,所述槽2.4开设在正火冷却装置2的底部,并且在开槽处,第一外环2.1与第一内环2.2形成封闭的面,所述第一内环2.2内用于通过棒材。所述淬火冷却装置3包括第二外环3.1和第二内环3.2,所述第二外环3.1与第二内环3.2形成第二腔体3.3,所述第二进水管4分成两路,分别第二腔体3.3两侧相连,所述第二内环3.2上均匀开有第二孔3.4,第二孔3.4与第二腔体3.3相通,所述第二内环3.2内用于通过棒材。其中第一孔2.5孔径小于第二孔3.4的孔径,第一腔体2.3的厚度小于第二腔体3.3的厚度。工作过程: 正火:第一进水管4开启,风机6开启,第二进水管5关闭。棒材在感应透热炉I中加热后进入箱体10内的正火冷却装置2,正火冷却装置2的第一内环2.2上开有第一孔2.5,由于第一孔2.5很小,因此经过经第一孔2.5喷出的水呈水雾状,从正火冷却装置2出来的棒材继续在风机6的作用下进行风冷,满足正火的要求,最后棒材进入出料辊道8,在变频风机9的作用下进一步冷却。淬火:第一进水管4关闭,风机6开启,第二进水管5开启。棒材在感应透热炉I中加热后进入箱体10,首先棒材在风机6的作用下进行风冷,然后进入淬火冷却装置3,淬火冷却装置3的第二内环3.2上开有第二孔3.4,由于第二孔3.4较大,因此经过经第而孔3.4喷出的水呈水柱状,第二内环3.2内注满水,并且不断有新的冷却水进入,满足淬火的要求,最后棒材进入出料辊道8,在变频风机9的作用下进一步冷却。【主权项】1.一种淬火和正火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感应透热炉(I)、正火冷却装置(2)、淬火冷却装置(3)和出料辊道(8),所述感应透热炉(I)位于后方,其前方依次为正火冷却装置(2)、淬火冷却装置(3)和出料辊道(8),所述正火冷却装置(2)与淬火冷却装置(3)之间设置有风机(6 ),所述出料辊道(8 )的上方设置有变频风机(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和正火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正火冷却装置(2)包括第一外环(2.1)和第一内环(2.2),所述第一外环(2.1)与第一内环(2.2)形成第一腔体(2.3),所述第一进水管(4)与第一腔体(2.3)相连,所述第一内环(2.2)上均匀开有第一孔(2.5),第一孔(2.5)与第一腔体(2.3)相通,所述槽(2.4)开设在正火冷却装置(2)的底部,并且在开槽处,第一外环(2.1)与第一内环(2.2)形成封闭的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和正火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冷却装置(3)包括第二外环(3.1)和第二内环(3.2),所述第二外环(3.1)与第二内环(3.2)形成第二腔体(3.3),所述第二进水管(4)分成两路,分别与第二腔体(3.3)两侧相连,所述第二内环(3.2)上均匀开有第二孔(3.4),第二孔(3.4)与第二腔体(3.3)相通。【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淬火和正火两用装置。它包括感应透热炉(1)、正火冷却装置(2)、淬火冷却装置(3)和出料辊道(8),所述感应透热炉(1)位于后方,其前方依次为正火冷却装置(2)、淬火冷却装置(3)和出料辊道(8),所述正火冷却装置(2)与淬火冷却装置(3)之间设置有风机(6),所述出料辊道(8)的上方设置有变频风机(9)。本专利技术一种淬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淬火和正火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感应透热炉(1)、正火冷却装置(2)、淬火冷却装置(3)和出料辊道(8),所述感应透热炉(1)位于后方,其前方依次为正火冷却装置(2)、淬火冷却装置(3)和出料辊道(8),所述正火冷却装置(2)与淬火冷却装置(3)之间设置有风机(6),所述出料辊道(8)的上方设置有变频风机(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宇山盛佳特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