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音量检测的自适应车用播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28199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5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音量检测的自适应车用播放方法,在车内设置声音传感器采集车内噪音的音量大小,并将采集到的噪音音量大小加上预设的区分音量值,得到目标音量大小;然后控制播放音量按照预设的音量步长向目标音量调节,直至当前播放音量和目标音量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的音量误差阈值。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自适应调整音量,无需司机手动调整,使得驾驶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汽车电子是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和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的总称。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和车身电子控制系统(车身电子ECU)。汽车电子最显著特征是向控制系统化推进,用传感器、微处理器MPU、执行器、数十甚至上百个电子元器件及其零部件组成的电控系统,正获得极其广泛的市场。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有如赤裸裸的、不穿戴任何衣物饰物的人体;车载汽车电子包括汽车信息系统、汽车导航系统和汽车娱乐系统。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有如人身的衣物、饰物。汽车电子化被认为是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命,汽车电子化的程度被看作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用来开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能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汽车制造商认为增加汽车电子设备的数量、促进汽车电子化是夺取未来汽车市场的重要的有效手段。据统计,从1989年至2000年,平均每辆车上电子装置在整个汽车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例由16%增至23%以上。一些豪华轿车上,使用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数量已经达到48个,电子产品占到整车成本的50%以上,目前电子技术的应用几乎已经深入到汽车所有的系统。按照对汽车行驶性能作用的影响划分,可以把汽车电子产品归纳为两类:一类是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汽车电子控制装置要和车上机械系统进行配合使用,即所谓“机电结合”的汽车电子装置;它们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子控制。例如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制动防抱死控制、防滑控制、牵引力控制、电子控制悬架、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电子动力转向等,另一类是车载汽车电子装置,车载汽车电子装置是在汽车环境下能够独立使用的电子装置,它和汽车本身的性能并无直接关系。它们包括汽车信息系统(行车电脑)、导航系统、汽车音响及电视娱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上网设备等。现在汽车的电子控制装置对各种情况已经有了很完备的考虑,然而,依旧有一些地方没有考虑到:现有的汽车播放系统一般不能自适应调节音量大小。由于汽车在不同路况不同速度下车内的噪音大小是不同的,如果播放系统在固定在同一音量上,那么,在有些路段无疑是听不清楚的。司机为了能够听的清楚,则会手动进行音量调节,注意力分散,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安全隐患很大。专利“新型车用影音播放器”公开了一种利用可移动硬盘(U盘)作为影音载体的新型车用影音播放器,它包括U盘、选择按键、控制面板、收音机电路、音量控制电路、功放电路、液晶显示屏和扬声器,特征是还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电路、中央控制及解码电路、内部存储电路,中央控制及解码电路通过USB接口搜索并读取U盘内压缩的视频、音频信息,视频、音频信息经中央控制及解码电路解码后,还原成视频信号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经功率放大的音频信号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该专利由于采用U盘作为影音节目载体,将U盘、USB接口电路、中央控制及解码电路与现有汽车音响电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具有影音节目存储量大、音源丰富、不受振动影响、播放稳定的优点,然而其没有考虑到音量自适应调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在车内设置声音传感器以采集车内噪音的音量大小; 步骤2),将采集到的噪音音量大小加上预设的区分音量值,得到目标音量大小; 步骤3),将当前播放音量大小与目标音量大小进行比较; 步骤3.1 ),如果当前播放音量大于目标音量; 步骤3.1.1),将当前播放音量与目标音量作差,并将其差值和预设的音量误差阈值进行比较; 步骤3.1.2),如果其差值大于预设的音量误差阈值,则按照预设的音量步长减小播放音量,直至当前播放音量和目标音量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的音量误差阈值; 步骤3.2),如果当前播放音量小于目标音量; 步骤3.2.1),将目标音量与当前播放音量作差,并将其差值和预设的音量误差阈值进行比较; 步骤3.2.2),如果其差值大于预设的音量误差阈值,则按照预设的音量步长增大播放音量,直至目标音量和当前播放音量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的音量误差阈值。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预设的音量步长的范围为IdB到10dB。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预设的音量步长为5dB。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预设的音量误差阈值的范围为Idb到10dB。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预设的音量误差阈值为5dB。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预设的区分音量值的范围为1db到80db。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预设的区分音量值为30db。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设计简单,使用方便; 2.自适应调整音量,无需司机手动调整,使得驾驶更加安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 ,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在车内设置声音传感器以采集车内噪音的音量大小; 步骤2),将采集到的噪音音量大小加上预设的区分音量值,得到目标音量大小; 步骤3),将当前播放音量大小与目标音量大小进行比较; 步骤3.1 ),如果当前播放音量大于目标音量; 步骤3.1.1),将当前播放音量与目标音量作差,并将其差值和预设的音量误差阈值进行比较; 步骤3.1.2),如果其差值大于预设的音量误差阈值,则按照预设的音量步长减小播放音量,直至当前播放音量和目标音量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的音量误差阈值; 步骤3.2),如果当前播放音量小于目标音量; 步骤3.2.1),将目标音量与当前播放音量作差,并将其差值和预设的音量误差阈值进行比较; 步骤3.2.2),如果其差值大于预设的音量误差阈值,则按照预设的音量步长增大播放音量,直至目标音量和当前播放音量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的音量误差阈值。所述预设的音量步长的范围为IdB到10dB,优先采用5dB。所述预设的音量误差阈值的范围为Idb到10dB,优先采用5dB。所述预设的区分音量值的范围为1db到80db,优先采用30db。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在车内设置声音传感器以采集车内噪音的音量大小; 步骤2),将采集到的噪音音量大小加上预设的区分音量值,得到目标音量大小; 步骤3),将当前播放音量大小与目标音量大小进行比较; 步骤3.1 ),如果当前播放音量大于目标音量; 步骤3.1.1),将当前播放音量与目标音量作差,并将其差值和预设的音量误差阈值进行比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基于音量检测的自适应车用播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在车内设置声音传感器以采集车内噪音的音量大小;步骤2),将采集到的噪音音量大小加上预设的区分音量值,得到目标音量大小;步骤3),将当前播放音量大小与目标音量大小进行比较;步骤3.1),如果当前播放音量大于目标音量;步骤3.1.1),将当前播放音量与目标音量作差,并将其差值和预设的音量误差阈值进行比较;步骤3.1.2),如果其差值大于预设的音量误差阈值,则按照预设的音量步长减小播放音量,直至当前播放音量和目标音量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的音量误差阈值;步骤3.2),如果当前播放音量小于目标音量;步骤3.2.1),将目标音量与当前播放音量作差,并将其差值和预设的音量误差阈值进行比较;步骤3.2.2),如果其差值大于预设的音量误差阈值,则按照预设的音量步长增大播放音量,直至目标音量和当前播放音量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的音量误差阈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方敏廖利春谢芳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宏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