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盖的预装工具,包括基座、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分别滑动安装于所述基座的相对两侧,两者的滑动方向为彼此靠近或彼此远离的方向,且两者在各自的滑动行程上形成打开位置和夹持位置,在所述夹持位置处,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之间形成缸盖夹持空间。该预装工具工作时,可将发动机缸盖放置于基座上,然后驱动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在基座上滑动,直至两者将发动机缸盖夹持住。显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预装工具能够实现发动机缸盖相对于预装工具的定位,防止发动机缸盖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移动,以此提高发动机缸盖的预装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缸盖的预装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装配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缸盖的预装工具。
技术介绍
发动机的装配是汽车加工中比较重要的工序之一,由于发动机中所包含的零部件比较多,因此发动机的装配效率对于整车的装配效率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发动机缸盖的预装是发动机装配工序的一部分,在该预装操作中,需要将发动机缸盖放置于工作平台上,然后将碗形塞、气门导管、气门油封等零部件砸装在发动机缸盖上。然而,在这一预装过程中,发动机缸盖相对于工作平台具有活动量,而预装过程中产生的作用力会导致发动机缸盖出现位移,致使发动机缸盖的预装精度较差。另外,发动机缸盖上需要预装的零部件较多,因此需要使用多种工具,使得发动机缸盖需要根据不同的工具调整自身的位置,造成发动机的装配效率较低。而在装配过程中反复移动发动机缸盖,还会产生较多的油污,这些油污的清理操作比较困难,也就加重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缸盖的预装工具,该预装工具能够提高发动机缸盖的预装精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缸盖的预装工具,包括基座、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分别滑动安装于所述基座的相对两侧,两者的滑动方向为彼此靠近或彼此远离的方向,且两者在各自的滑动行程上形成打开位置和夹持位置,在所述夹持位置处,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之间形成缸盖夹持空间。优选的,上述预装工具中,所述基座的中部设置驱动齿组,所述驱动齿组包括与所述第一夹持块固定的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夹持块固定的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一齿条齿啮合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齿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的延伸方向均为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的滑动方向。优选的,上述预装工具中,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均为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包括相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包括相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齿条相啮合。优选的,上述预装工具中,所述驱动齿组还包括驱动齿板、与所述驱动齿板螺纹配合的驱动螺杆、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同轴固定的第一驱动齿、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同轴固定的第二驱动齿,所述驱动齿板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驱动齿啮合的第一条形齿面、与所述第二驱动齿啮合的第二条形齿面,所述第一条形齿面和所述第二条形齿面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的滑动方向,所述驱动螺杆的一端外伸于所述基座。优选的,上述预装工具中,还包括用于压装气门弹簧锁夹和气门弹簧上垫片的压装机构,所述压装机构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的支架、滑动装配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一滑块、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块上的压装部,所述第一滑块的滑动方向为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的滑动方向。优选的,上述预装工具中,所述第一滑块上具有滑槽,所述压装机构还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内的第二滑块,所述压装部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滑块在自身的滑动行程内具有多个压装位置,在各压装位置处,所述压装部与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之间的距离互不相同。优选的,上述预装工具中,所述滑槽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两者分别位于所述支架的相对两侧。优选的,上述预装工具中,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的中部支撑杆,所述第一滑块安装于所述中部支撑杆上,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均铰接于所述基座上。优选的,上述预装工具中,所述基座上具有定位孔,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中的至少一者上活动设置调节杆和杠杆,所述杠杆的一端能够与所述调节杆连接,另一端设置定位凸部,所述定位凸部在所述调节杆的作用下具有摆动行程,在所述摆动行程的一端处,所述定位凸部插入所述定位孔内,在所述摆动行程的另一端处,所述定位凸部位于所述定位孔之外。优选的,上述预装工具中:所述杠杆和所述定位孔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杠杆分布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或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相对两侧;和/或,所述杠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壁或第二支撑杆的内壁之间设置第一弹性复位件;和/或,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基座的内壁之间设置第二弹性复位件。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缸盖的预装工具,其包括基座、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该预装工具工作时,可将发动机缸盖放置于基座上,然后驱动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在基座上滑动,直至两者将发动机缸盖夹持住。显然,相比于
技术介绍
中所介绍的内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预装工具能够实现发动机缸盖相对于预装工具的定位,防止发动机缸盖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移动,以此提高发动机缸盖的预装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A-A向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结构的侧视图;图4为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装工具的轴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装工具的另一轴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齿组的装配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齿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部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杆或第二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调节杆与杠杆的装配图。附图标记说明:11-基座、12-第一夹持块、13-第二夹持块,14-第一齿条、15-第二齿条、16-第一主动齿轮、17-第一从动齿轮、18-第二主动齿轮、19-第二从动齿轮、20-第一固定轴、21-第二固定轴、22-驱动齿板、23-驱动螺杆、24-第一滑块、25-第二滑块、26-第一支撑杆、27-第二支撑杆、28-中部支撑杆、29-紧固螺栓、30-紧固螺母、31-调节杆、32-杠杆、33-限位螺纹挡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缸盖的预装工具,其包括基座11、第一夹持块12和第二夹持块13,第一夹持块12和第二夹持块13分别滑动安装于基座11的相对两侧,两者的滑动方向为彼此靠近或彼此远离的方向,且两者在各自的滑动行程上形成打开位置和夹持位置,在该夹持位置处,第一夹持块12和第二夹持块13之间形成缸盖夹持空间。基座11上具有缸盖支撑面,该缸盖支撑面用于支撑发动机缸盖。第一夹持块12和第二夹持块13均能够与发动机缸盖接触,以此向发动机缸盖施加夹持力;两者的结构可根据发动机缸盖的结构设计。基座11上可设置导向槽,第一夹持块12和第二夹持块13均可通过固定轴与导向槽的配合滑动安装于基座11上。上述预装工具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首先驱动第一夹持块12和第二夹持块13滑动,使得两者之间的距离增大至足以保证发动机缸盖可以支撑于基座11上,然后将发动机缸盖放置于基座11上;接着,反向驱动第一夹持块12和第二夹持块13滑动,使得第一夹持块12与第二夹持块13均与发动机缸盖接触,此时可通过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缸盖的预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分别滑动安装于所述基座的相对两侧,两者的滑动方向为彼此靠近或彼此远离的方向,且两者在各自的滑动行程上形成打开位置和夹持位置,在所述夹持位置处,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之间形成缸盖夹持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缸盖的预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分别滑动安装于所述基座的相对两侧,两者的滑动方向为彼此靠近或彼此远离的方向,且两者在各自的滑动行程上形成打开位置和夹持位置,在所述夹持位置处,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之间形成缸盖夹持空间;还包括用于压装气门弹簧锁夹和气门弹簧上垫片的压装机构,所述压装机构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的支架、滑动装配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一滑块、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块上的压装部,所述第一滑块的滑动方向为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的滑动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中部设置驱动齿组,所述驱动齿组包括与所述第一夹持块固定的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夹持块固定的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一齿条齿啮合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齿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的延伸方向均为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的滑动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均为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包括相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包括相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齿条相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组还包括驱动齿板、与所述驱动齿板螺纹配合的驱动螺杆、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同轴固定的第一驱动齿、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同轴固定的第二驱动齿,所述驱动齿板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驱动齿啮合的第一条形齿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森,刘凯,张宝平,郝加杰,张金璋,陶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