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暖系统,无论是在制冷运转时还是在制热运转时,换热器都能达到较好的换热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采暖系统包括共同连接一换热器以进行水与制冷剂之间的换热的水循环回路和制冷剂循环回路,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包括制冷剂侧换向装置,该制冷剂侧换向装置在制冷运转与制热运转之间切换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的运转状态,所述采暖系统包括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设置在所述水循环回路中并能切换水流经所述换热器的方向,以在所述制冷运转和所述制热运转时均保持水和制冷剂流经所述换热器的方向相反,或者设置在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中并能切换制冷剂流经所述换热器的方向,以在所述制冷运转和所述制热运转时均保持水和制冷剂流经所述换热器的方向相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采暖系统,尤其涉及包括水循环回路和制冷剂循环回路的采暖系统。
技术介绍
以往有一种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采暖系统,如图5所示,其利用水与制冷剂的换热实现冷量或热量从制冷剂侧向水侧的转移。具体而言,在水循环回路1X中,水栗IlX使水在回路中持续流经水侧负载13X和换热器HRX,其中水侧负载13X例如是地暖管路。在制冷剂循环回路20X中,在制冷模式时,压缩机21X将压缩后的制冷剂经排出端排出,依次流经四通阀22X、室外热交换器23X、膨胀装置24X、换热器HRX,再返回压缩机21X的吸入端,而在制热模式时,四通阀22X的导通方式改变,制冷剂从压缩机21X的排出端排出后依次流经四通阀22X、换热器HRX、膨胀装置24X、室外热交换器23X,再返回压缩机21X的吸入端。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中,制冷剂均在换热器HRX中与水循环回路1X中的水进行换热。然而,在制冷剂循环回路1X中,由于四通阀22X的导通方式切换,使得制冷剂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中流经换热器HRX的方向相反,而在水循环回路1X中,水栗IlX的栗水方向始终不变,即水流经换热器HRX的方向始终不变,当换热器HRX例如是板式换热器时,两种换热介质在换热器HRX内同向流动比反向流动的换热效果差。因此,该采暖系统仅能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中的一种模式下实现对流换热,达到较好的换热效果,而在水、制冷剂同向流动的另一模式中的换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暖系统,该采暖系统包括共同连接一换热器以进行水与制冷剂之间的换热的水循环回路和制冷剂循环回路,且制冷剂循环回路的运转状态能在制冷运转与制热运转之间切换,无论是在制冷运转时还是在制热运转时,换热器都能达到较好的换热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采暖系统包括共同连接一换热器以进行水与制冷剂之间的换热的水循环回路和制冷剂循环回路,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包括制冷剂侧换向装置,该制冷剂侧换向装置在制冷运转与制热运转之间切换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的运转状态,其中,所述采暖系统包括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设置在所述水循环回路中并能切换水流经所述换热器的方向,以在所述制冷运转和所述制热运转时均保持水和制冷剂流经所述换热器的方向相反,或者设置在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中并能切换制冷剂流经所述换热器的方向,以在所述制冷运转和所述制热运转时均保持水和制冷剂流经所述换热器的方向相反。本技术第二方面的采暖系统是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采暖系统的基础上,所述水循环回路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水循环装置、所述换向组件、水侧负载和所述换热器。本技术第三方面的采暖系统是在本技术第二方面的采暖系统的基础上,所述换向组件能在第一连接状态与第二连接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是指分别连通所述水循环装置的出水口和所述水侧负载、所述换热器和所述水循环装置的入水口的连接状态,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是指分别连通所述水循环装置的出水口和所述换热器、所述水侧负载和所述水循环装置的入水口的连接状态。本技术第四方面的采暖系统是在本技术第三方面的采暖系统的基础上,所述换向组件是四通阀。本技术第五方面的采暖系统是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采暖系统的基础上,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压缩机、所述制冷剂侧换向装置、制冷剂侧热交换器、膨胀阀、所述换向组件、所述换热器。本技术第六方面的采暖系统是在本技术第五方面的采暖系统的基础上,所述水循环回路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水循环装置、水侧负载、所述换热器。本技术第七方面的采暖系统是在本技术第五方面的采暖系统的基础上,所述制冷剂侧换向装置能在第一连通状态与第二连通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一连通状态是指分别连通所述压缩机的排出端和所述制冷剂侧热交换器、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的吸入端的连通状态,所述第二连通状态是指分别连通所述压缩机的排出端和所述换热器、所述制冷剂侧热交换器和所述压缩机的吸入端的连通状态。本技术第八方面的采暖系统是在本技术第五方面的采暖系统的基础上,所述换向组件能在第一连接状态与第二连接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是指分别连通所述制冷剂侧热交换器和所述换热器的制冷剂入口端、所述换热器的制冷剂出口端和所述压缩机的吸入端的连通状态,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是指分别连通所述制冷剂侧热交换器和所述换热器的制冷剂出口端、所述换热器的制冷剂入口端和所述压缩机的排出端的连通状??τ O本技术第九方面的采暖系统是在本技术第八方面的采暖系统的基础上,所述换向组件是四通阀。本技术第十方面的采暖系统是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采暖系统的基础上,所述换向组件设置在所述水循环回路中,且包括:第一三通阀,该第一三通阀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上游,且具有第一换热器侧端口、第一旁通端口和第一流通端口 ;第二三通阀,该第二三通阀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下游,且具有第二换热器侧端口、第二旁通端口和第二流通端口 ;第一旁通管,该第一旁通管连接所述第一旁通端口和所述第二旁通端口 ;第二旁通管,该第二旁通管将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侧端口之间的管段与比所述第二三通阀更远离所述换热器的管段连通;以及电磁阀,该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旁通管中。此处,所述电磁阀可自动或手动地切换通断状态。本技术第十一方面的采暖系统是在本技术第十方面的采暖系统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三通阀能在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侧端口和所述第一流通端口的连接状态与连通所述第一旁通端口和所述第一流通端口的连接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二三通阀能在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侧端口和所述第二流通端口的连接状态与连通所述第二旁通端口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侧端口的连接状态之间切换。本技术第十二方面的采暖系统是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采暖系统的基础上,所述换向组件设置在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中,且包括:第一三通阀,该第一三通阀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上游,且具有第一换热器侧端口、第一旁通端口和第一流通端口 ;第二三通阀,该第二三通阀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下游,且具有第二换热器侧端口、第二旁通端口和第二流通端口 ;第一旁通管,该第一旁通管连接所述第一旁通端口和所述第二旁通端口 ;第二旁通管,该第二旁通管将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侧端口之间的管段与比所述第一三通阀更远离所述换热器的管段连通;以及电磁阀,该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旁通管中。此处,所述电磁阀可自动或手动地切换通断状态。本技术第十三方面的采暖系统是在本技术第十二方面的采暖系统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三通阀能在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侧端口和所述第一流通端口的连接状态与连通所述第一旁通端口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侧端口的连接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二三通阀能在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侧端口和所述第二流通端口的连接状态与连通所述第二旁通端口和所述第二流通端口的连接状态之间切换。本技术第十四方面的采暖系统是在本技术第二方面或第六方面的采暖系统的基础上,所述水循环装置是水栗。本技术第十五方面的采暖系统是在本技术第二方面或第六方面的采暖系统的基础上,所述水侧负载是地暖和/或生活用水终端。本技术第十六方面的采暖系统是在本技术第一方面或第五方面的采暖系统的基础上,所述换热器是板式换热器或套管式换热器或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暖系统,包括共同连接一换热器以进行水与制冷剂之间的换热的水循环回路和制冷剂循环回路,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包括制冷剂侧换向装置,该制冷剂侧换向装置在制冷运转与制热运转之间切换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的运转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暖系统包括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设置在所述水循环回路中并能切换水流经所述换热器的方向,以在所述制冷运转和所述制热运转时均保持水和制冷剂流经所述换热器的方向相反,或者设置在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中并能切换制冷剂流经所述换热器的方向,以在所述制冷运转和所述制热运转时均保持水和制冷剂流经所述换热器的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元,姚丹,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