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控单向阀。它包括阀体,阀体上有轴向中心孔,其上下端分别有上盖和下盖。阀体上部的一段中心孔为阀腔、下部的一段中心孔为活塞腔。下盖上有与活塞腔联通的控制油口。阀体上有与阀腔连通的进油口。阀腔与活塞腔间的阀体上有出油口,且出油口与阀腔连通。阀腔内有阀芯,阀芯与上盖间有第一弹簧,阀腔下端内有第一环形垫。活塞腔顶端有杆孔,活塞腔内有活塞,活塞与阀芯间有顶杆,顶杆一端与活塞相连,顶杆另一端呈密封状滑动状穿过活塞腔顶端的杆孔后顶在阀芯下端上。其特点是活塞腔顶端内有弹簧座,弹簧座与活塞间有第二弹簧。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避免活塞复位时卡死、堵塞情况发生,确保液控单向阀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具体说,是用来控制液体进行单向流动的液控单向阀。
技术介绍
在阀门生产领域都知道,液控单向阀可以借助外部油压的作用来实现油路的单向通、断控制。传统的液控单向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为圆柱状,其上有轴向中心孔,其上下端分别呈密封状连有上盖和下盖。阀体上部的一段中心孔和下部的一段中心孔内径均大于其中间的那段中心孔,从而由上部的一段中心孔形成阀腔、下部的一段中心孔形成活塞腔。下盖上有控制油口,该控制油口与活塞腔连通;与阀腔相应的阀体上有进油口,且进油口与阀腔连通。阀腔与活塞腔间的阀体上有出油口,该出油口与阀腔连通。所述阀腔内有可沿阀腔轴向滑动的阀芯,阀芯与上盖间与第一弹簧,所述阀腔下端内有第一环形垫,所述第一环形垫在非工作状态下与阀芯的邻端间抵靠在一起。活塞腔顶端有杆孔,活塞腔内有可沿活塞腔进行轴向滑动的活塞,活塞与阀芯间有顶杆,顶杆一端与活塞相连,顶杆另一端呈密封状滑动状穿过活塞腔顶端的杆孔后顶在阀芯下端上。由于这种液控单向阀的活塞腔内仅有可沿活塞腔进行轴向滑动的活塞,当活塞及其顶杆在进油口的油压作用下内缩后、进油口停止进油使活塞复位时,活塞只能依靠重力复位,当液体粘度过大等不良情况发生时,活塞容易出现卡死、堵塞情况,使得液控单向阀功能失效,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控单向阀。采用这种液控单向阀,可避免塞复位时活塞卡死、堵塞情况发生,避免液控单向阀功能失效,确保其能正常工作。本技术要解决的上述问题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的液控单向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为圆柱状,其上有轴向中心孔,其上下端分别呈密封状连有上盖和下盖。阀体上部的一段中心孔和下部的一段中心孔内径均大于其中间的那段中心孔,从而由上部的一段中心孔形成阀腔、下部的一段中心孔形成活塞腔。下盖上有控制油口,该控制油口与活塞腔连通。与阀腔相应的阀体上有进油口,且进油口与阀腔连通。阀腔与活塞腔间的阀体上有出油口,该出油口与阀腔连通。所述阀腔内有可沿阀腔轴向滑动的阀芯,阀芯与上盖间有第一弹簧,所述阀腔下端内有第一环形垫,所述第一环形垫在非工作状态下与阀芯的邻端间抵靠在一起。活塞腔顶端有杆孔,活塞腔内有可沿活塞腔进行轴向滑动的活塞,活塞与阀芯间有顶杆,顶杆一端与活塞相连,顶杆另一端呈密封状滑动状穿过活塞腔顶端的杆孔后顶在阀芯下端上;其特征在于活塞腔顶端内有弹簧座,弹簧座与活塞间有第二弹簧。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弹簧座与活塞腔顶端间有第二环形垫。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压套与阀腔内壁间紧密配合在一起。由于在活塞腔顶端内设置有弹簧座,弹簧座与活塞间设置有第二弹簧,当活塞及其顶杆在进油口的油压作用下内缩后、进油口停止进油使活塞复位时,活塞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主动复位,活塞不会出现卡死、堵塞情况,避免了液控单向阀功能失效、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液控单向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液控单向阀包括阀体16,所述阀体16为圆柱状,其上加工有轴向中心孔,其上下端分别借助螺栓3和密封圈I呈密封状连有上盖2和下盖14。阀体16上部的一段中心孔和下部的一段中心孔内径均大于其中间的那段中心孔,从而由上部的一段中心孔形成阀腔7、下部的一段中心孔形成活塞腔11。所述下盖14上加工有控制油口 13,该控制油口与活塞腔11连通。与阀腔7相应的阀体16上加工有进油口 19,该进油口与阀腔7连通。阀腔7与活塞腔11间的阀体16上加工有出油口 8,该出油口与阀腔7连通。所述阀腔7内设置有可沿阀腔7轴向滑动的阀芯5,阀芯5与上盖2间设置有第一弹簧4,所述阀腔7下端设置有第一环形垫18,该第一环形垫在非工作状态下与阀芯5的邻端间抵靠在一起。活塞腔11顶端加工有杆孔,活塞腔11内设置有可沿活塞腔11进行轴向滑动的活塞15,活塞15与阀芯5间设置有顶杆17,顶杆17 —端与活塞15相连,顶杆17另一端呈密封状、滑动状穿过活塞腔11顶端的杆孔后顶在阀芯5下端上。所述活塞腔11顶端内设置有弹簧座10,弹簧座10与活塞15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2。其中,弹簧座10与活塞腔11顶端间设置有第二环形垫9。所述阀腔7与阀芯5间设置有压套6,压套6与阀腔7内壁间紧密配合在一起。当油液进入控制油口 13时,在活塞15、第二弹簧12的作用下,使顶杆17顶开阀芯5,使油液从进油口 19流向出油口 8,实现液控单向阀的开启。当控制油口 13没有油液时,顶杆17复位,阀芯5与第一环形垫18在第一弹簧4的作用下形成锥形密封面进行密封,实现液控单向阀的关闭。【主权项】1.一种液控单向阀,包括阀体(16),所述阀体(16)为圆柱状,其上有轴向中心孔,其上下端分别呈密封状连有上盖(2)和下盖(14);阀体(16)上部的一段中心孔和下部的一段中心孔内径均大于其中间的那段中心孔,从而由上部的一段中心孔形成阀腔(7)、下部的一段中心孔形成活塞腔(11);下盖(14 )上有控制油口( 13 ),该控制油口与活塞腔(11)连通;与阀腔(7 )相应的阀体(16 )上有进油口( 19 ),且进油口( 19 )与阀腔(7 )连通;阀腔(7 )与活塞腔(11)间的阀体(16)上有出油口(8),该出油口与阀腔(7)连通;所述阀腔(7)内有可沿阀腔(7)轴向滑动的阀芯(5),阀芯(5)与上盖(2)间有第一弹簧(4),所述阀腔(7)下端内有第一环形垫(18),所述第一环形垫(18)在非工作状态下与阀芯(5)的邻端间抵靠在一起;活塞腔(11)顶端有杆孔,活塞腔(11)内有可沿活塞腔(11)进行轴向滑动的活塞(15),活塞(15)与阀芯(5)间有顶杆(17),顶杆(17) —端与活塞(15)相连,顶杆(17)另一端呈密封状滑动状穿过活塞腔(11)顶端的杆孔后顶在阀芯(5 )下端上;其特征在于活塞腔(11)顶端内有弹簧座(10),弹簧座(10)与活塞(15)间有第二弹簧(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控单向阀,其特征在于弹簧座(10)与活塞腔(11)顶端间有第二环形垫(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控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7)与阀芯(5)间有压套(6),压套(6)与阀腔(7)内壁间紧密配合在一起。【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液控单向阀。它包括阀体,阀体上有轴向中心孔,其上下端分别有上盖和下盖。阀体上部的一段中心孔为阀腔、下部的一段中心孔为活塞腔。下盖上有与活塞腔联通的控制油口。阀体上有与阀腔连通的进油口。阀腔与活塞腔间的阀体上有出油口,且出油口与阀腔连通。阀腔内有阀芯,阀芯与上盖间有第一弹簧,阀腔下端内有第一环形垫。活塞腔顶端有杆孔,活塞腔内有活塞,活塞与阀芯间有顶杆,顶杆一端与活塞相连,顶杆另一端呈密封状滑动状穿过活塞腔顶端的杆孔后顶在阀芯下端上。其特点是活塞腔顶端内有弹簧座,弹簧座与活塞间有第二弹簧。采用本技术,可避免活塞复位时卡死、堵塞情况发生,确保液控单向阀能正常工作。【IPC分类】F16K1/00, F16K31/122【公开号】CN204729636【申请号】CN201520396411【专利技术人】戴必柱 【申请人】无锡博伊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控单向阀,包括阀体(16),所述阀体(16)为圆柱状,其上有轴向中心孔,其上下端分别呈密封状连有上盖(2)和下盖(14);阀体(16)上部的一段中心孔和下部的一段中心孔内径均大于其中间的那段中心孔,从而由上部的一段中心孔形成阀腔(7)、下部的一段中心孔形成活塞腔(11);下盖(14)上有控制油口(13),该控制油口与活塞腔(11)连通;与阀腔(7)相应的阀体(16)上有进油口(19),且进油口(19)与阀腔(7)连通;阀腔(7)与活塞腔(11)间的阀体(16)上有出油口(8),该出油口与阀腔(7)连通;所述阀腔(7)内有可沿阀腔(7)轴向滑动的阀芯(5),阀芯(5)与上盖(2)间有第一弹簧(4),所述阀腔(7)下端内有第一环形垫(18),所述第一环形垫(18)在非工作状态下与阀芯(5)的邻端间抵靠在一起;活塞腔(11)顶端有杆孔,活塞腔(11)内有可沿活塞腔(11)进行轴向滑动的活塞(15),活塞(15)与阀芯(5)间有顶杆(17),顶杆(17)一端与活塞(15)相连,顶杆(17)另一端呈密封状滑动状穿过活塞腔(11)顶端的杆孔后顶在阀芯(5)下端上;其特征在于活塞腔(11)顶端内有弹簧座(10),弹簧座(10)与活塞(15)间有第二弹簧(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必柱,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博伊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