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淡水生态养殖的节水型设备,包括若干养殖池、沉淀池、存水池和水池,所述养殖池的下方通过管道与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通过管道与所述存水池连通,所述存水池的上方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池连通,所述水池的上方通过管道分别与若干所述养殖池连通,所述水池的下方通过管道与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回收机构,所述存水池中设置有生物净化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循环利用水资源的淡水生态养殖的节水型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淡水生态养殖
,尤其是涉及一种淡水生态养殖的节水型设备。
技术介绍
淡水养殖是指利用池塘、水库、湖泊、江河以及其他内陆水域(含微咸水),饲养和繁殖水产经济动物(鱼、虾、蟹、贝等)及水生经济植物的生产,是内陆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殖的对象主要为鱼类,养殖的虾类有罗氏沼虾、海南大虾等,养殖的蟹类主要是河蟹。目前,中国淡水养殖鱼类主要包括: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鳊、鲂、鲮、非鲫等经济性鱼类。中国淡水养殖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一般面积较小而分布广泛;适于精养,集约化程度较高,有利于人工管理和控制;以鱼类养殖为主,生产水平较高;产量较稳定,投资小,收益大。按养殖场所分为池塘养殖、湖泊养殖、江河养殖、水库养殖、稻田养殖、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微流水养殖等;按集约化程度分为粗养、半精养和精养。目前,淡水生态养殖循环流水设备是通过一定的设施设备,使养鱼用水不断循环使用,从而既保证了全年商品鱼的高产、稳产,又做到节水、节能、保护环境的目的,国外渔业发达国家技术比较进步,但其设备造价昂贵,不适合我国的国情。但我国淡水养殖大多都是封闭式流水养鱼模式,其能耗高,浪费地下水资源,而且由于养鱼用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从而造成对河流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循环利用水资源的淡水生态养殖的节水型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淡水生态养殖的节水型设备,包括若干养殖池、沉淀池、存水池和水池,所述养殖池的下方通过管道与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通过管道与所述存水池连通,所述存水池的上方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池连通,所述水池的上方通过管道分别与若干所述养殖池连通,所述水池的下方通过管道与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回收机构,所述存水池中设置有生物净化器。进一步地,所述养殖池、所述沉淀池、所述存水池和所述水池依次并列排放。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净化器设置有曝气装置、增氧装置和消毒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回收机构包括过滤网、污泥刮板和污泥收集箱。进一步地,所述回收机构设置有污泥栗,所述沉淀池通过所述污泥栗与所述污泥收集箱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水栗。具体地,所述水栗的数量为6个。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淡水资源循环利用,大大的节省了水资源,为一种结构简单、循环利用水资源的淡水生态养殖的节水型设备。2、本技术中具有沉淀池、存水池两中间过渡水池,有助于分开进行水资源进行过滤、排泥、净化和溶氧等工作,提高水资源的品质。3、本技术在回收机构中还设置有污泥收集箱,有利于防止污泥对水质的二次污染,还可以将污泥作为制作污泥肥料的原料,做到节能减排。【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养殖池,2、沉淀池,3、存水池,4、水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淡水生态养殖的节水型设备,包括若干养殖池1、沉淀池2、存水池3和水池4,养殖池I的下方通过管道与沉淀池2连通,沉淀池2通过管道与存水池3连通,存水池3的上方通过管道与水池4连通,水池4的上方通过管道分别与若干养殖池I连通,水池4的下方通过管道与沉淀池2连通,沉淀池2内设置有回收机构,存水池3中设置有生物净化器。养殖池1、沉淀池2、存水池3和水池4依次并列排放。生物净化器设置有曝气装置、增氧装置和消毒装置。回收机构包括过滤网、污泥刮板和污泥收集箱。回收机构设置有污泥栗,沉淀池2通过污泥栗与污泥收集箱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水栗。水栗的数量为6个。本技术的工作过程:通过水栗将水池4内部的水输送到各个养殖池I内,补充水资源;一定养殖时间后,养殖水会变浑浊,影响养殖质量,因此,在各个养殖池I的底部通过安装排水口,将底部浑浊的污水由管道排入到沉淀池2中,在沉淀池2中进行污泥等杂质的沉淀,通过回收机构进行过滤、利用污泥刮板将沉淀池2池底的污泥排放到污泥收集箱内回收,同时沉淀池2中上部的清水由管道进入到存水池3,水资源在存水池3内部利用生物净化器进行生物净化,同对水资源进行消毒,增氧后由管道进入到水池4中,水池4上部水资源通过管道分配到各个养殖池1,水池4下部的水通过管道回流到沉淀池2,一方面有助于沉淀池2的沉淀工作,另一方面有助于优化水池4中的水资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淡水资源循环利用,大大的节省了水资源,为一种结构简单、循环利用水资源的淡水生态养殖的节水型设备。本技术中具有沉淀池2、存水池3两中间过渡水池,有助于分开进行水资源进行过滤、排泥、净化和溶氧等工作,提高水资源的品质。本技术在回收机构中还设置有污泥收集箱,有利于防止污泥对水质的二次污染,还可以将污泥作为制作污泥肥料的原料,做到节能减排。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淡水生态养殖的节水型设备,包括若干养殖池(I)、沉淀池(2)、存水池(3)和水池(4),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I)的下方通过管道与所述沉淀池(2)连通,所述沉淀池(2)通过管道与所述存水池(3)连通,所述存水池(3)的上方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池(4)连通,所述水池(4)的上方通过管道分别与若干所述养殖池(I)连通,所述水池(4)的下方通过管道与所述沉淀池(2)连通,所述沉淀池(2)内设置有回收机构,所述存水池(3)中设置有生物净化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生态养殖的节水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I)、所述沉淀池(2)、所述存水池(3)和所述水池(4)依次并列排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生态养殖的节水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净化器设置有曝气装置、增氧装置和消毒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生态养殖的节水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机构包括过滤网、污泥刮板和污泥收集箱。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生态养殖的节水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机构设置有污泥栗,所述沉淀池(2)通过所述污泥栗与所述污泥收集箱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生态养殖的节水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水栗。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淡水生态养殖的节水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栗的数量为6个。【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淡水生态养殖的节水型设备,包括若干养殖池、沉淀池、存水池和水池,所述养殖池的下方通过管道与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通过管道与所述存水池连通,所述存水池的上方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池连通,所述水池的上方通过管道分别与若干所述养殖池连通,所述水池的下方通过管道与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回收机构,所述存水池中设置有生物净化器。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循环利用水资源的淡水生态养殖的节水型设备。【IPC分类】A01K63/00, A01K63/04【公开号】CN204722052【申请号】CN201520461412【专利技术人】史艳伟 【申请人】史艳伟【公开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淡水生态养殖的节水型设备,包括若干养殖池(1)、沉淀池(2)、存水池(3)和水池(4),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的下方通过管道与所述沉淀池(2)连通,所述沉淀池(2)通过管道与所述存水池(3)连通,所述存水池(3)的上方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池(4)连通,所述水池(4)的上方通过管道分别与若干所述养殖池(1)连通,所述水池(4)的下方通过管道与所述沉淀池(2)连通,所述沉淀池(2)内设置有回收机构,所述存水池(3)中设置有生物净化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艳伟,
申请(专利权)人:史艳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