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变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61155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9 00:05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的变速装置包括:换挡杆装置;齿轮变速箱;和操作力传递机构,所述操作力传递机构用于将所述换挡杆装置的操作力传递到所述齿轮变速箱。所述齿轮变速箱包括:换挡机构,所述换挡机构被所述操作力操作,以便使所述齿轮变速箱在多个挡位之间切换;和多个止动机构,所述多个止动机构用于将所述换挡机构定位和保持在各挡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变速装置,其包括齿轮变速箱、配置在能从驾驶员座椅实现换挡杆装置的操作的范围中的换挡杆装置和用于将换挡杆装置的操作力传递到齿轮变速箱的操作力传递机构。
技术介绍
图10示出了根据日本特开2006-082737号中记载的传统技术的变速装置。齿轮变速箱T的换挡机构300包括换挡轴302、换挡拨叉303和换挡套306,换挡轴302以能沿轴向移动的方式被变速箱壳体301支撑,换挡拨叉303固定于换挡轴302,换挡套306与换挡拨叉303接合。换挡套306以能沿轴向移动的方式通过花键嵌合于变速轴305。换挡拨叉303通过驱动销310、内杆311、杆轴312、外杆313和操作力传递机构314连接到换挡杆装置(未示出)。换挡机构300包括仅仅一个用于将换挡轴302定位和保持在沿轴向的各挡位的止动机构320。止动机构320包括多个凹部321、止动球322和螺旋弹簧323,多个凹部321形成于换挡轴302的外周面,止动球322用于与各凹部321选择性地接合,螺旋弹簧323用于将止动球322推靠于换挡轴302的外周面。如图10所示,在只有一个止动机构320定位和保持变速箱壳体301内的换挡轴302的构造中,为了应当增加的换挡轴302在各挡位的保持力,需要增加螺旋弹簧323的弹簧负载。这要求螺旋弹簧具有较大的线径和较大的螺旋直径以及为此需要的收纳空间。这导致变速箱壳体301大型化。此外,由于换挡轴302的轴向上的一位置被沿径向强力地压住,因此作用在使换挡轴302倾斜的方向上的力增加。因而,换挡轴302的滑动阻力增加,因此较大的换挡操作力变得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而设计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变速操作装置,其能够在使变速装置没有必要大型化的情况下和在抑制换挡操作力增大的情况下增加对如换挡轴等的可移动构件的保持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变速装置,其包括:齿轮变速箱;换挡杆装置,所述换挡杆装置配置在能从驾驶员座椅操作的范围;和操作力传递机构,所述操作力传递机构用于将所述换挡杆装置的操作力传递到所述齿轮变速箱,其中,所述齿轮变速箱包括:换挡机构,所述换挡机构被所述操作力操作,以便使所述齿轮变速箱在多个挡位之间切换;和多个止动机构,所述多个止动机构用于将所述换挡机构定位和保持在各挡位。根据本专利技术,为各换挡机构配置用于定位和保持的多个止动机构。因而,对于换挡机构的可移动构件,被止动构件止动的锁定部(压部)可以被分散至多个位置。因而,可以在使变速装置没有必要大型化的情况下和在抑制换挡操作力增大的情况下增加弹性负载的总量。此外,当被止动构件止动的锁定部被分散时,改善了可移动构件的移动平滑性。除了上述构造,本专利技术可以优选地采用以下构造。(a)各个止动机构均包括:多个凹部,所述多个凹部形成于所述换挡机构的可移动构件并分别与所述多个挡位对应;和止动构件,所述止动构件设置在用于支撑所述可移动构件的壳体构件内并能够借助于弹性构件与各凹部接合。根据上述构造(a),在弹性构件和止动构件被配置在壳体构件内的情况下,多个凹部被形成于可移动构件。这使得止动机构易于制造。(b)在采用上述构造(a)的变速装置中,所述换挡机构的所述可移动构件是换挡轴,所述换挡轴以能沿所述换挡轴的轴向移动的方式被所述壳体构件支撑,以及所述多个止动机构至少配置在所述换挡轴的轴向上的两个侧部。根据上述构造(b),换挡轴的轴向的两个侧部被多个止动机构压住。因而,即使当弹性负载增加时,可移动构件也能被均匀地压住,因此确保了滑动性能。(c)在采用上述构造(a)的变速装置中,所述换挡机构的所述可移动构件是换挡轴,所述换挡轴以能沿所述换挡轴的轴向移动的方式被所述壳体构件支撑,以及所述换挡轴支撑换挡拨叉,所述止动机构配置在所述换挡拨叉的所述轴向上的两侧。根据上述构造(C),在换挡轴中,位于换挡拨叉的轴向的两侧的部分分别被止动机构压住。因而,即使当弹性负载增加时,可移动构件也能被均匀地压住,因此确保了滑动性會K。(d)在采用上述构造(a)的变速装置中,所述换挡机构的所述可移动构件是换挡轴,所述换挡轴以能沿所述换挡轴的轴向移动的方式被所述壳体构件支撑,以及所述多个止动机构的所述止动构件配置在所述换挡轴的周向上的大致相同的相位。根据上述构造(d),多个止动机构在相同方向上压住换挡轴。因而,易于实现均匀压住并且还易于实现制造。(e)在采用上述构造(C)的变速装置中,所述多个止动构件配置在所述换挡轴的上侧。(f)在采用上述构造(C)的变速装置中,各止动机构的所述弹性构件以彼此不同的弹性负载偏压或推各止动构件。(g)在上述各变速装置中,所述换挡杆装置包括:换挡杆,所述换挡杆能绕着杆枢轴转动;和换挡板,所述换挡板设置有供所述换挡杆通过的、大致直线状的换挡槽。【附图说明】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中,本专利技术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图1是包括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变速装置的多用途车辆的左侧视图;图2是示出了图1中示出的多用途车辆的车体骨架和变速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图1中示出的多用途车辆的换挡杆装置的纵截面图;图4是图3中示出的换挡杆装置的换挡板(shift panel)的平面图;图5是图1中示出的变速装置的局部平面图;图6是图1中示出的变速装置的中央纵截面图(对应于沿图5中的线V1-VI截取的截面);图7是图6中示出的变速装置的沿线VI1-VII截取的截面图;图8是图6中示出的换挡轴的仰视图;图9是沿图8中的线IX-1X截取的截面图;以及图10是传统示例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变速装置和包括该变速装置的多用途车辆。然后,以下参照这些【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为了说明方便,多用途车辆的前进方向将被说明为多用途车辆和各组成部件的“前方”,驾驶员观察的左右方向将被说明为多用途车辆和各组成部件的“左右方向”。在图1中,左右一对前轮2设置在多用途车辆的车体骨架I的前部,左右一对后轮3设置在车体骨架I的后部。在前轮2与后轮3之间形成的乘车空间S被ROPS 5包围,其中ROPS 5为翻车保护结构(rollover protective structure)的缩写。长凳型的前座椅6配置在乘车空间S的前半部,长凳型的后座椅7配置在乘车空间S的后半部。货台8设置在后座椅7的后方。隔板9配置在长凳型的后座椅7与货台8之间。引擎罩(bonnet) 13设置在乘车空间S的前方侧,仪表板14设置在引擎罩13的后上端部。在仪表板14中,方向盘装置21和换挡杆装置22设置在能够被坐在长凳型的前座椅6的驾驶员区域6a的驾驶员实现操作的范围中。发动机10配置在后座椅7的下侧,齿轮变速箱(gear transmiss1n) 11配置在发动机10的后侧。齿轮变速箱11的输入轴16通过V型带式无级传动器12连接到发动机10的曲轴15。V型带式无级传动器12以从发动机10的左侧面延伸到齿轮变速箱11的前部的左侧面的方式安装。在图2中,车体骨架I包括主骨架la、引擎罩骨架Ib和仪表板骨架lc,主骨架Ia是在平面图中沿前后方向为长形的矩形形状,引擎罩骨架Ib形成在主骨架Ia的前端部,仪表板骨架Ic形成在引擎罩骨架Ib的后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变速装置,其包括:齿轮变速箱;换挡杆装置,所述换挡杆装置配置在能从驾驶员座椅操作的范围;和操作力传递机构,所述操作力传递机构用于将所述换挡杆装置的操作力传递到所述齿轮变速箱,其中,所述齿轮变速箱包括:换挡机构,所述换挡机构被所述操作力操作,以便使所述齿轮变速箱在多个挡位之间切换;和多个止动机构,所述多个止动机构用于将所述换挡机构定位和保持在各挡位。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糸尾成司浜田步森田泰介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