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5947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包括:用于驱动转向管柱旋转的旋转机构;与旋转机构转动连接的划线机构,划线机构上设置有划线槽;与划线机构固连的水平调节机构,水平调节机构上设置有第一水平检测装置和第二水平检测装置;当转向管柱旋转至极限位置且第一水平检测装置处于水平位置时,划线槽与转向管柱的输入轴的端面相齐平且划线槽与转向管柱的对中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通过旋转机构将转向管柱旋转至极限位置后,再通过划线槽在转向管柱的输入轴的端面上划线,接着将转向管柱旋转回位,划线与划线槽重合时,即转向系统处于对中位置,这种对中调整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调整精度和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转向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转向系统一般以机械部件连接传动的,汽车的转向系统在左转或右转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中间位置。为了保证整车左右转弯半径一致,左转和右转时的转向手力和回正效果一致,需要调整转向系统的始位置使其处于行程中间位置(即对中位置),当转向系统处于对中位置时,转向管柱的输入轴的端面沿着竖直方向的直径所在的直线为转向系统的对中线,调整转向系统使其处于对中位置的过程即称为转向系统对中调整。现有的转向系统对中调整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方法为利用目视判断,即通过整车的前轮是否处于平行向前的状态来判断转向系统是否处于对中状态,此种方法调整精度低;另一种方法为利用大型机械手及电子传感器来测量调整,即通过电子传感器来测量转向系统旋转的角度然后利用机械手自动调整使转向器左右行程一致,此种方法调整精度较高,但设备采购成本较高,调整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调整精度和效率高的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包括:用于驱动转向管柱旋转的旋转机构;与所述旋转机构转动连接的划线机构,所述划线机构上设置有可在所述转向管柱的输入轴的端面上划线的划线槽;与所述划线机构固连的水平调节机构,所述水平调节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水平调节机构是否水平的第一水平检测装置和用于检测所述转向管柱的输入轴的端面上的划线是否朝向竖直方向的第二水平检测装置;当所述转向管柱旋转至极限位置且所述第一水平检测装置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划线槽与所述转向管柱的输入轴的端面相齐平且所述划线槽与所述转向管柱的对中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连在一起的旋转轮和摇臂,所述旋转轮上设置有可与所述转向管柱的外花键相配合的内花键部,所述摇臂可驱动所述旋转轮旋转。更优选地,所述划线机构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花键部相连通的转向管柱孔,所述划线槽与所述转向管柱孔相连通;当所述外花键与所述内花键部相配合时,所述输入轴的端面和所述划线槽与所述转向管柱孔的连通处相配合。更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旋转轮相对应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与所述摇臂固连,且所述旋转盘与所述旋转轮螺栓连接。更优选地,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划线机构包括顺次相连的转动部、连接部和划线部,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环向的凹槽,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水平调节机构固连,所述划线部的端面上设置有划线槽;所述旋转盘的径向方向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定位件自所述通孔进入所述凹槽。更优选地,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块、弹簧和定位螺钉,所述定位块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定位块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通孔中,所述定位螺栓固定在所述通孔远离所述凹槽的一端,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块相抵,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螺钉相抵。更优选地,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凹槽和所述通孔间隙配合。更优选地,所述水平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连接部螺栓连接的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轴向方向上设置有划线孔,所述划线部自所述划线孔中穿过,所述第一水平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水平检测装置与所述连接盘的侧面固连。更优选地,所述划线部的端面与所述连接盘的端面相齐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通过旋转机构将转向管柱旋转至极限位置后,再通过划线槽在转向管柱的输入轴的端面上划线,接着将转向管柱旋转回位,划线与划线槽重合时,即转向系统处于对中位置,这种对中调整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调整精度和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实施例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的旋转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的旋转盘和摇臂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的划线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的水平调节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示如下:旋转机构-1,旋转轮-11,内花键部-111,摇臂-12,旋转盘-13,通孔-131,划线机构-2,转动部-21,凹槽-211,连接部-22,划线部-23,划线槽-231,转向管柱孔-24,水平调节机构-3,第一水平检测装置-31,第二水平检测装置-32,连接盘-33,划线孔-331,定位件-4,定位块-41,弹簧-42,定位螺钉-4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其包括:用于驱动转向管柱旋转的旋转机构1;与所述旋转机构1转动连接的划线机构2,划线机构2可相对于旋转机构1转动,所述划线机构2上设置有可在所述转向管柱的输入轴的端面上划线的划线槽231,上述转动连接可通过轴连接的方式实现;与所述划线机构2固连的水平调节机构3,所述水平调节机构3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水平调节机构3是否水平的第一水平检测装置31和用于检测所述转向管柱的输入轴的端面上的划线是否朝向竖直方向的第二水平检测装置32,上述固连可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上述第一水平检测装置31和第二水平检测装置32可采用只要是能够实现水平校准的装置实现,例如水平仪等;当所述转向管柱旋转至极限位置且所述第一水平检测装置31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划线槽231与所述转向管柱的输入轴的端面相齐平且所述划线槽231与所述转向管柱的对中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上述转向管柱的对中线是指转向管柱旋转至极限位置时,跟随着转向管柱一起旋转的线,上述划线槽231与转向管柱的对中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即划线槽231与输入轴的端面沿着水平方向的直径之间的夹角等于转向管柱的对中线与输入轴的端面沿着水平方向的直径之间的夹角。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跟随着转向管柱一起旋转的对中线在转向管柱旋转至极限位置后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一定值,而转向管柱旋转至极限位置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驱动转向管柱旋转的旋转机构;与所述旋转机构转动连接的划线机构,所述划线机构上设置有可在所述转向管柱的输入轴的端面上划线的划线槽;与所述划线机构固连的水平调节机构,所述水平调节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水平调节机构是否水平的第一水平检测装置和用于检测所述转向管柱的输入轴的端面上的划线是否朝向竖直方向的第二水平检测装置;当所述转向管柱旋转至极限位置且所述第一水平检测装置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划线槽与所述转向管柱的输入轴的端面相齐平且所述划线槽与所述转向管柱的对中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驱动转向管柱旋转的旋转机构;
与所述旋转机构转动连接的划线机构,所述划线机构上设置有可在所
述转向管柱的输入轴的端面上划线的划线槽;
与所述划线机构固连的水平调节机构,所述水平调节机构上设置有用
于检测水平调节机构是否水平的第一水平检测装置和用于检测所述转向管
柱的输入轴的端面上的划线是否朝向竖直方向的第二水平检测装置;
当所述转向管柱旋转至极限位置且所述第一水平检测装置处于水平位
置时,所述划线槽与所述转向管柱的输入轴的端面相齐平且所述划线槽与
所述转向管柱的对中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旋转机构包括固连在一起的旋转轮和摇臂,所述旋转轮上设置有可与所述
转向管柱的外花键相配合的内花键部,所述摇臂可驱动所述旋转轮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划线机构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花键部相连通的转向管柱孔,所述划线槽与所
述转向管柱孔相连通;
当所述外花键与所述内花键部相配合时,所述输入轴的端面和所述划
线槽与所述转向管柱孔的连通处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旋转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旋转轮相对应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与所述摇臂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学东汪朋杨华兴黄福龙肖文丁玲曹超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