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卡保持构件以及卡用连接器,不会发生短路,不会磨损或受到损伤,容易操作且可靠性高。卡保持构件包括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前框部以及后框部和使前框部的两端和后框部的两端连结的侧框部,并围绕卡的侧面,该卡具有在端子配设面配设的端子构件,该卡保持构件包括金属部和树脂部,所述金属部是在宽度方向以及前后方向延伸的板构件,并覆盖周围被前框部、后框部以及侧框部划分而成的卡容置空间的与所述端子配设面侧相反一侧的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金属部的从特定部分向前方延伸的部分的前端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前框部的前端露出,所述特定部分是指,所述金属部的覆盖所述卡容置空间的与所述端子配设面侧相反一侧的面的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卡保持构件以及卡用连接器。
技术介绍
以往,在个人计算机、便携电话机器、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掌上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音乐播放器、游戏机、车辆用导航装置等电子设备中,为了利用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识别模块)卡、 (Multi Media Card:多媒体卡)、(Secure Digital:安全数码)卡、卡、xD(xD-Picture card)、存储卡、卡等各种卡,而具有卡用连接器。近年来,伴随电子设备的急速的小型化,卡以及卡用连接器也处于急速被小型化的趋势。因此,用户难以利用手指把持卡或将卡适当插入卡用连接器。于是,提出了将卡预先设置在卡用托盘上来插入该卡用托盘的卡用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19是表示以往的卡用托盘的图。在图中,961是卡用托盘,在未图示的卡装填在内部的状态下,被容置于未图示的卡用连接器。所述卡用托盘961具有:底板962,由金属形成;侧壁964,在将该底板962的两个边缘弯折而成的部分进行树脂成形来形成。另外,在各侧壁964形成有第一以及第二凹部968a以及968b。所述卡用托盘961通过使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凹部968a以及968b与卡用连接器所具有的由金属形成的按压片卡合,而保持在卡用连接器内的规定的位置。此外,所述卡例如是SIM卡,具有以在一个面露出的方式形成的电极片,所述卡以另一个面与所述底板962相向的姿势,被装填在所述卡用托盘961的内部。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1-519464号公报但是,在所述以往的卡用托盘961中,由于将由金属形成的底板962的两个边缘弯折而成的部分在侧壁964的内侧的部分露出,所以在装填电极片 的一部分在卡主体的周缘露出的卡的情况下,电极片的一部分有可能与底板962的上述弯折而成的部分接触而发生短路。在如微型SIM(microSIM)卡那样极小型的卡中,电极片在整个一个面上形成,其周缘在卡主体的周缘露出。另外,由于侧壁964的包含第一以及第二凹部968a以及968b的部分由树脂形成,所以当反复进行向卡用连接器插入卡用托盘961以及从卡用连接器拔出卡用托盘961的动作时,反复与所述卡用连接器所具有的由金属形成的按压片进行抵接以及滑动,所述侧壁964的树脂的部分发生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保持构件以及卡用连接器,不会发生短路,不会磨损或受到损伤,容易操作且可靠性高。为此,本技术的卡保持构件,包括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前框部以及后框部和使所述前框部的两端和所述后框部的两端连结的侧框部,并围绕卡的侧面,该卡具有在端子配设面配设的端子构件,该卡保持构件包括金属部和树脂部,所述金属部是在宽度方向以及前后方向延伸的板构件,并覆盖周围被前框部、后框部以及侧框部划分而成的卡容置空间的与所述端子配设面侧相反一侧的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金属部的从特定部分向前方延伸的部分的前端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前框部的前端露出,所述特定部分是指,所述金属部的覆盖所述卡容置空间的与所述端子配设面侧相反一侧的面的部分。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卡保持构件,所述金属部还包括在所述侧框部的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露出的侧壁阶梯部。在本技术的又一卡保持构件,所述金属部还是由板材一体形成的构件,该板材由金属形成,所述树脂部是以覆盖所述金属部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并与该金属部一体化的方式形成的构件。在本技术的又一卡保持构件中,所述金属部的至少一部分还与所述卡上的和端子配设面侧相反一侧的面相向。在本技术的又一卡保持构件中,该卡保持构件还能够容置多个卡。本技术的卡用连接器,能够插入本技术的卡保持构件,该卡用连接器具有能够与所述前框部抵接的弹出杆和用于保持所述侧框部的保持构件。根据本技术,卡保持构件不会发生短路,不会磨损或受到损伤,容易操作且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A、图1B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1A是表示容置卡而插入到卡用连接器的状态的图,图1B是表示未容置卡而插入到卡用连接器的状态的图。图2A、图2B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的立体图,图2A是从后方斜上方观察到的图,图2B是从后方斜下方观察到的图。图3A至图3C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的三面图,图3A是俯视图,图3B是后视图,图3C是侧视图。图4A、图4B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的金属部的立体图,图4A是从后方斜上方观察到的图,图4B是从后方斜下方观察到的图。图4C、图4D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的金属部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4C是从后方斜上方观察到的图,图4D是从后方斜下方观察到的图。图5A、图5B是表示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的金属部上覆盖树脂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A是从后方斜上方观察到的图,图5B是从后方斜下方观察到的图。图6A、图6B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卡用连接器的立体图,图6A是表示安装有壳体的状态的图,图6B是表示卸下壳体的状态的图。图7A、图7B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7A是表示容置卡而插入到卡用连接器的状态的图,图7B是表示未容置卡而插入到卡用连接器的状态的图。图8A、图8B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的立体图,图8A 是从前方斜上方观察到的图,图8B是从前方斜下方观察到的图。图9A、图9B是说明在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的金属部上覆盖树脂的立体图,图9A是仅表示金属部的图,图9B是表示在金属部上覆盖树脂的状态的图。图10A、图10B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卡用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0A是表示安装有壳体的状态的图,图10B是卸下壳体的状态的图。图11A、图11B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11A是表示容置卡而插入到卡用连接器的状态的图,图11B是表示未容置卡而插入到卡用连接器的状态的图。图12A、图12B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的立体图,图12A是从前方斜上方观察到的图,图12B是从前方斜下方观察到的图。图13A、图13B是说明在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的金属部上覆盖树脂的立体图,图13A是仅表示金属部的图,图13B是表示在金属部上覆盖树脂的状态的图。图14A、图14B是表示本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14A是表示插入到卡用连接器的状态的图,图14B是表示插入到卡用连接器之前的状态的图。图15A、图15B是本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的立体图,图15A是从前方斜上方观察到的图,图15B是从后方斜下方观察到的图。图16A是表示本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保持构件,包括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前框部以及后框部和使所述前框部的两端和所述后框部的两端连结的侧框部,并围绕卡的侧面,该卡具有在端子配设面配设的端子构件,其特征在于,该卡保持构件包括金属部和树脂部,所述金属部是在宽度方向以及前后方向延伸的板构件,并覆盖周围被前框部、后框部以及侧框部划分而成的卡容置空间的与所述端子配设面侧相反一侧的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金属部的从特定部分向前方延伸的部分的前端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前框部的前端露出,所述特定部分是指,所述金属部的覆盖所述卡容置空间的与所述端子配设面侧相反一侧的面的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6.06 JP 2014-117708;2015.03.19 JP 2015-055941.一种卡保持构件,包括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前框部以及后框部和使
所述前框部的两端和所述后框部的两端连结的侧框部,并围绕卡的侧面,该
卡具有在端子配设面配设的端子构件,其特征在于,
该卡保持构件包括金属部和树脂部,
所述金属部是在宽度方向以及前后方向延伸的板构件,并覆盖周围被前
框部、后框部以及侧框部划分而成的卡容置空间的与所述端子配设面侧相反
一侧的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金属部的从特定部分向前方延伸的部分的前端
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前框部的前端露出,所述特定部分是指,所述金属部的
覆盖所述卡容置空间的与所述端子配设面侧相反一侧的面的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部包括在所述侧框部的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露出的侧壁阶梯
部。
3.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桥信政,下津昭浩,浮田伸己,森永雄大,楠原敏孝,
申请(专利权)人:莫列斯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