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醇酸漆高效混合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中心位置设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的上部左右两侧通过连杆与一号刮料板连接,所述一号刮料板的顶端倾斜设有折流板,所述搅拌轴的中部设有网笼,所述搅拌轴的底端左右两侧通过连杆与二号刮料板连接,所述机体的左右两侧中部分别设有三号电机和一号电机,所述三号电机和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上于机体的内部分别设有二号搅拌叶和一号搅拌叶,所述机体的底部中心位置导通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右侧设有沉降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混合无死角,混合效果好,效率高,提升了油漆的加工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漆加工
,具体是一种醇酸漆高效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醇酸漆主要是由醇酸树脂组成,是目前国内生产量最大的一类涂料。具有价格便宜、施工简单、对施工环境要求不高、涂膜丰满坚硬、耐久性和耐候性较好、装饰性和保护性都比较好等优点。醇酸漆主要用于一般木器、家具及家庭装修的涂装,一般金属装饰涂装、要求不高的金属防腐涂装、一般农机、汽车、仪器仪表、工业设备的涂装等方面。醇酸漆的主要成分为醇酸树脂、200号溶剂汽油、催干剂(含钴锰铅锌钙,或是钴锰稀土)、防结皮剂,它们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工制备而成。现有醇酸漆混合装置的搅拌器稳定性差,混合效率低、效果差,物料在搅拌器内沉积现象明显,同时现有装置中出料口的过滤装置设置不合理,影响物料排出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醇酸漆高效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醇酸漆高效混合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为空心球体结构,所述机体的顶部中心位置设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导通密封连接于机体的内部,所述搅拌轴的上部左右两侧通过连杆与一号刮料板连接,所述一号刮料板的顶端倾斜设有折流板,且折流板的右端向下倾斜连接于连杆的上侧中部,所述搅拌轴的中部设有矩形网状结构的网笼,所述网笼的上下部均横向设有加强筋,所述搅拌轴的底端左右两侧通过连杆与二号刮料板连接,所述机体的左右两侧中部分别设有三号电机和一号电机,所述三号电机和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上于机体的内部分别设有二号搅拌叶和一号搅拌叶,所述机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导通设有二号进料口和一号进料口,所述机体的底部左右两侧设有支腿,所述机体的底部中心位置导通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右侧设有沉降管,所述沉降管的左侧中部和右侧中部均与出料管导通连接,所述沉降管的底部设有废渣口,所述沉降管的右侧于沉降管上设有滤网。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刮料板和二号刮料板均为弧形结构,且二号刮料板的弧长为一号刮料板的两倍,所述一号刮料板和二号刮料板均与机体的内壁配合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折流板为椭圆形结构,且折流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20?3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号进料口和一号进料口分别位于搅拌轴左右两侧的折流板的中部正上方。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沉降管为回字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稳定,混合后的液体流出完全,通过折流板对待混合原料进行折流,使得物料更多的集中于机体的中部,通过二号电机带动网笼转动进行滤流式混合,并通过三号电机和一号电机分别带动二号搅拌叶和一号搅拌叶转动,使得物料横向移动,以提升物料的混合效果,通过一号刮料板和二号刮料板可以对机体的内壁进行实时刮料,避免油漆堆积,维持混合作业的进行,在出料管上设置沉降管,可以对出料进行沉渣,以提升油漆的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折流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醇酸漆高效混合装置,包括搅拌轴1、一号电机2、一号搅拌叶3、一号进料口 4、连杆5、二号电机6、折流板7、二号进料口 8、一号刮料板9、机体10、二号搅拌叶11、三号电机12、网笼13、加强筋14、二号刮料板15、支腿16、出料管17、废渣口 18、沉降管19和滤网20,所述机体10为空心球体结构,所述机体10的顶部中心位置设有二号电机6,所述二号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I连接,所述搅拌轴I导通密封连接于机体10的内部,所述搅拌轴I的上部左右两侧通过连杆5与一号刮料板9连接,所述一号刮料板9为弧形结构,且一号刮料板9与机体10的内壁配合连接,所述一号刮料板9的顶端倾斜设有折流板7,所述折流板7为椭圆形结构,且折流板7的右端向下倾斜连接于连杆5的上侧中部,所述折流板7与水平方向夹角为20?30°,通过折流板7对物料进行折流,使得物料集中于机体10的中部,所述搅拌轴I的中部设有矩形网状结构的网笼13,所述网笼13的上下部均横向设有加强筋14,通过搅拌轴I带动网笼13对原料进行滤流混合,且通过加强筋14对网笼13进行加固保护,所述搅拌轴I的底端左右两侧通过连杆5与二号刮料板15连接,所述二号刮料板15为弧形结构,且二号刮料板15的弧长为一号刮料板9的两倍,所述二号刮料板15与机体10的内壁配合连接,通过一号刮料板9和二号刮料板15对机体10的内壁进行刮料,避免物料堆积。所述机体10的左右两侧中部分别设有三号电机12和一号电机2,所述三号电机12和一号电机2的输出轴上于机体10的内部分别设有二号搅拌叶11和一号搅拌叶3,通过二号搅拌叶11和一号搅拌叶3的作用使得机体10内的物料横向流动,以提升混合效果,所述机体10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导通设有二号进料口 8和一号进料口 4,所述二号进料口8和一号进料口 4分别位于搅拌轴I左右两侧的折流板7的中部正上方,当物料从二号进料口 8和一号进料口 4加入后,通过折流板7进行折流,所述机体10的底部左右两侧设有支腿16,所述机体10的底部中心位置导通设有出料管17,所述出料管17的右侧设有沉降管19,所述沉降管19为回字形结构,所述沉降管19的左侧中部和右侧中部均与出料管17导通连接,所述沉降管19的底部设有废渣口 18,所述沉降管19的右侧于沉降管17上设有滤网20,当物料从出料管17流出后,物料经过沉降管19时进行上下分流,并通过滤网20进行过滤阻隔,可以沉渣于沉降管19的底部,并通过废渣口 18排出,以提升油漆的质量。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待混合物料从二号进料口 8和一号进料口 4加入后,通过折流板7进行折流,使得物料更多的集中于机体10的中部,通过二号电机6带动网笼13转动进行滤流式混合,并通过三号电机12和一号电机2分别带动二号搅拌叶11和一号搅拌叶3转动,使得物料横向移动,以提升物料的混合效果,通过一号刮料板9和二号刮料板15可以对机体10的内壁进行实时刮料,避免油漆堆积,维持混合作业的进行,在出料管17上设置沉降管19,可以对出料进行沉渣,以提升油漆的品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醇酸漆高效混合装置,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为空心球体结构,所述机体的顶部中心位置设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导通密封连接于机体的内部,所述搅拌轴的上部左右两侧通过连杆与一号刮料板连接,所述一号刮料板的顶端倾斜设有折流板,且折流板的右端向下倾斜连接于连杆的上侧中部,所述搅拌轴的中部设有矩形网状结构的网笼,所述网笼的上下部均横向设有加强筋,所述搅拌轴的底端左右两侧通过连杆与二号刮料板连接,所述机体的左右两侧中部分别设有三号电机和一号电机,所述三号电机和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上于机体的内部分别设有二号搅拌叶和一号搅拌叶,所述机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导通设有二号进料口和一号进料口,所述机体的底部左右两侧设有支腿,所述机体的底部中心位置导通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右侧设有沉降管,所述沉降管的左侧中部和右侧中部均与出料管导通连接,所述沉降管的底部设有废渣口,所述沉降管的右侧于沉降管上设有滤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津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渤海望亚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