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46872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12:46
一种电动机,包含定子、转子、壳体以及多个背面磁铁部。转子具有第1转子铁芯、第2转子铁芯以及场磁铁。第1转子铁芯和第2转子铁芯分别具有铁芯基体和多个爪状磁极。场磁铁在轴方向上夹在所述第1转子铁芯与所述第2转子铁芯之间,使所述第1转子铁芯的爪状磁极和所述第2转子铁芯的爪状磁极作为相互不同的磁极发挥作用。多个背面磁铁部包含设于第2转子铁芯的爪状磁极的背面的第2背面磁铁部和设于第1转子铁芯的爪状磁极的背面的第1背面磁铁部。第2背面磁铁部的大小和第1背面磁铁部的大小相互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壳体内收纳定子和转子的电动机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使用于电动机的转子,已知日本特开2012 — 115085号公报和日本实开平5 — 43749号公报所公开的所谓的永久磁铁磁场的伦德尔(Iundell)型结构的转子。这样的转子具备相互组合的2个转子铁芯和配置于2个转子铁芯之间的场磁铁。各转子铁芯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爪状磁极。场磁铁使爪状磁极交替地作为不同的磁极发挥作用。另外,在日本特开2012 — 115085号公报所公开的转子中,为了实现电动机的高输出化,在爪状磁极的背面配置有用于对磁路进行换向的背面磁铁。另外,在该转子中,为了实现电动机的高输出化,在交替配置的爪状磁极之间配置有用于对磁路进行换向的极间磁铁。这样的电动机收纳于壳体内,壳体具有有底筒状的轭部外壳和设于该轭部外壳一端的端框架。在如上述的电动机中,磁体的轭部外壳位于转子的轴方向一端面侧,树脂制成的端框架位于转子的轴方向另一端面侧。在该情况下,来自转子的场磁铁的磁通的一部分漏出到壳体(轭部外壳),有可能在N极和S极中磁通量的平衡(磁性平衡)破坏。而且,在该情况下,定位转矩变得不平衡,有可能成为声音、振动劣化的主要原因。而且,在该情况下,来自转子的场磁铁的磁通的一部分漏出到壳体(轭部外壳),有可能导致输出特性劣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I目的在于提供能调整漏磁通使磁性平衡良好的电动机。第2目的在于提供能使定位转矩的平衡良好的电动机。第3目的在于提供能抑制漏磁通、提高输出特性的电动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I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包含定子、转子、壳体以及多个背面磁铁部。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和绕组。所述转子具有第I转子铁芯、第2转子铁芯以及场磁铁。所述第I转子铁芯和第2转子铁芯分别具有大致圆板状的铁芯基体和沿着周向设于该铁芯基体的外周部的多个爪状磁极。所述场磁铁在轴方向上夹在所述第I转子铁芯与所述第2转子铁芯之间。所述场磁铁构成为在被夹着的状态下使所述第I转子铁芯的爪状磁极和所述第2转子铁芯的爪状磁极作为相互不同的磁极发挥作用。所述壳体是有底筒状。该壳体具有磁体的轭部外壳和将该轭部外壳的开口部封闭的盖部。所述轭部外壳收纳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所述多个背面磁铁部配置于在所述爪状磁极的背面产生间隙中。所述多个背面磁铁部包含设于所述第2转子铁芯的爪状磁极的背面的第2背面磁铁部和设于所述第I转子铁芯的爪状磁极的背面的第I背面磁铁部。所述第2背面磁铁部的大小和所述第I背面磁铁部的大小相互不同。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包含定子、转子以及壳体。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和绕组。所述转子具有金属制成的第I转子铁芯、金属制成的第2转子铁芯以及场磁铁。所述第I转子铁芯和第2转子铁芯分别具有在周向上配置的多个爪状磁极。所述场磁铁在轴方向上夹在所述第I转子铁芯与所述第2转子铁芯之间。所述场磁铁构成为在被夹着的状态下使所述第I转子铁芯的爪状磁极和所述第2转子铁芯的爪状磁极作为相互不同的磁极发挥作用。所述壳体是有底筒状。该壳体具有磁体的轭部外壳和将该轭部外壳的开口部封闭的盖部。所述轭部外壳收纳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在轴方向上,所述第I转子铁芯位于比所述第2转子铁芯更靠近所述盖部的位置,所述第2转子铁芯位于比所述第I转子铁芯更靠近所述轭部外壳的底部的位置。所述第2转子铁芯构成为比所述第I转子铁芯更难以磁饱和。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包含定子、转子以及壳体。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其具有多个齿;以及绕组,其卷装到所述多个齿上。所述齿各自向径向延伸。所述转子具有第I转子铁芯、第2转子铁芯以及场磁铁。所述第I转子铁芯和第2转子铁芯分别具有大致圆板状的铁芯基体和等间隔地设于该铁芯基体的外周部的多个爪状磁极。该爪状磁极各自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向轴方向延伸。相互的铁芯基体相对并且相互的爪状磁极在周向上交替配置。所述场磁铁配置于所述铁芯基体彼此的轴方向之间。所述场磁铁以使第I转子铁芯的所述爪状磁极作为第I磁极发挥作用、使所述第2转子铁芯的所述爪状磁极作为第2磁极发挥作用的方式在所述轴方向上被磁化。所述壳体是有底筒状。该壳体具有磁体的轭部外壳和将该轭部外壳的开口部封闭的盖部。所述壳体收纳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所述轭部外壳具有底部。以在沿着轴方向的截面中所述底部的一部分具有与其它部位的截面面积不同的截面面积的方式构成所述底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截面图。图2是图1中的电动机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转子的立体图。图4是沿图3中的4 —4线的截面图。图5是图3的转子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图5的换向磁铁和环状磁铁的俯视图。图7是第I实施方式的另一例中的换向磁铁和环状磁铁的俯视图。图8是第I实施方式的另一例中的换向磁铁和环状磁铁的俯视图。图9是第I实施方式的另一例中的换向磁铁和环状磁铁的俯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截面图。图11是图10的转子的截面图。图12是图11的换向磁铁的立体图。图13是将图12的换向磁铁表示为平面状的展开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截面图。图15是图14的电动机的俯视图。图16是图15的转子的立体图。图17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4的转子附近的构成的截面图。图18是用于对图14的转子的定位转矩进行说明的坐标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刷电动机的截面图。图20是图19的无刷电动机的俯视图。图21是图20的转子的立体图。图22是图21的转子的截面图。图23是第4实施方式的另一例中的无刷电动机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第I实施方式)以下对电动机的第I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作为电动机的无刷电动机11的壳体12具有:轭部外壳13,其形成为大致有底圆筒状;以及端板14,其作为将该轭部外壳13的前侧(图1中为左侧)的开口部封闭的盖部。所述轭部外壳13由例如磁体(例如铁)构成。另外,所述端板14由例如非磁体(例如树脂材料)构成。如图1所示,在轭部外壳13的内周面固定着定子16。定子16具备:定子铁芯17,其具有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齿17a ;以及绕组20,其经由绝缘体19卷绕到定子铁芯17的齿17a上。定子16通过从外部的控制电路S向绕组20供应驱动电流而产生旋转磁场。如图2所示,定子铁芯17具有共12个齿17a。因此,在齿17a间形成的槽17b的数量也是12个。如图2所示,齿17a具备:卷绕部18a ;以及突出部18b,其从卷绕部18a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向周向两侧突出。在卷绕部18a通过集中缠绕卷绕着U相、V相、W相绕组20。如图1所示,无刷电动机11的转子21具有旋转轴22,配置于定子16的内侧。旋转轴22是非磁体的金属轴,由轴承23、24能旋转地支撑,轴承23、24被轭部外壳13的底部13a的轴承保持部13b和端板14的轴承保持部14a支撑。如图3?图5所示,转子21具备:第I转子铁芯和第2转子铁芯30、40 ;以及作为场磁铁的环状磁铁50,其夹在各转子铁芯30、40的轴方向(沿着轴线L的方向)之间;以及换向磁铁52。第I转子铁芯和第2转子铁芯30、40通过被压入所述旋转轴22,从而相互的轴方向的间隔得以保持并且固定于旋转轴22。如图3?图5所示,第I转子铁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定子、转子、壳体以及多个背面磁铁部,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和绕组,所述转子具有第1转子铁芯、第2转子铁芯以及场磁铁,所述第1转子铁芯和第2转子铁芯分别具有大致圆板状的铁芯基体和沿着周向设于该铁芯基体的外周部的多个爪状磁极,所述场磁铁在轴方向上夹在所述第1转子铁芯与所述第2转子铁芯之间,所述场磁铁构成为:在被夹着的状态下使所述第1转子铁芯的爪状磁极和所述第2转子铁芯的爪状磁极作为相互不同的磁极发挥作用,所述壳体是有底筒状,该壳体具有磁体的轭部外壳和将该轭部外壳的开口部封闭的盖部,所述轭部外壳收纳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所述多个背面磁铁部配置于在所述爪状磁极的背面产生的间隙,所述多个背面磁铁部包含设于所述第2转子铁芯的爪状磁极的背面的第2背面磁铁部和设于所述第1转子铁芯的爪状磁极的背面的第1背面磁铁部,所述第2背面磁铁部的大小和所述第1背面磁铁部的大小相互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洋次三上晃司土屋贵宏铃木浩成横山诚也
申请(专利权)人:阿斯莫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