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高密度的局部互连结构的电路及其制造方法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3月14日提交的美国非临时申请号13/829,864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援引纳入于此。
本申请涉及改进的高密度电路架构,尤其涉及高密度局部互连结构。背景随着半导体技术前进到深亚微米工艺节点中,短沟道效应可能会使性能严重降级。载流子速度在此类短沟道中饱和,这会减慢开关速度并且减小晶体管强度。为了达成高密度而仍具有足够的晶体管强度,已开发了应变工程技术以使得半导体基板的晶格在用于形成晶体管源极和漏极的扩散区中应变。参照晶体管布局术语,扩散区通常被称为氧化物扩散或“OD”。换言之,OD不仅被适当地n型或p型掺杂以达成期望的晶体管类型(NMOS或PMOS),而且还应变以增加载流子速度和晶体管强度。与跨整个基板使用全局应变相比,仅对扩散区应用局部应变已证明是更优的。局部应变的类型取决于晶体管类型。PMOS晶体管的扩散区被压缩应变,而NMOS晶体管的扩散区具有拉伸应变。例如,SiGe膜可被应用于p型扩散区以引入压缩应变,而SiN膜可被应用于n型扩散区以引入拉伸应变。对于在深亚微米工艺节点中达成令人满意的晶体管强度而言,结果得到的硅应变工程已证明是相当成功的。扩散区上的应变工程将数个约束引入了布局工艺。图1解说了示例晶体管对的布局。第一晶体管100的源极(S)和漏极(D)由第一扩散区105定义。多晶硅栅极110将源极区域与漏极区域分开。扩散区105在多晶硅栅极110下面横跨在源极区域与漏极区域之间以形成第一晶体管100的沟道。另一扩散区115和多晶硅120的类似安排定义了第二晶体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路,包括:根据第二栅极层与第三栅极层之间的栅极层间距来安排的第一栅极层;安排在所述第一栅极层与所述第二栅极层之间的第一栅极定向局部互连;安排在所述第一栅极层与所述第三栅极层之间的第二栅极定向局部互连;以及配置成将所述第一栅极层耦合至所述第一栅极定向局部互连和所述第二栅极定向局部互连中的一者的扩散定向局部互连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3.14 US 13/829,8641.一种具有高密度的局部互连结构的电路,包括:根据第二栅极层与第三栅极层之间的栅极层间距来安排的第一栅极层;安排在所述第一栅极层与所述第二栅极层之间的第一栅极定向局部互连;安排在所述第一栅极层与所述第三栅极层之间的第二栅极定向局部互连;配置成将所述第一栅极层耦合至所述第一栅极定向局部互连和所述第二栅极定向局部互连中的一者的扩散定向局部互连层;以及耦合在金属层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栅极定向局部互连中的所述一者之间的通孔,以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栅极定向局部互连中的所述一者和所述扩散定向局部互连层来为所述第一栅极层提供必需的偏置电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进一步包括连续扩散区,其中所述第一栅极层包括在所述连续扩散区中形成的具有源极/漏极端子对的阻挡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一栅极定向局部互连被配置成耦合至所述漏极/源极端子对中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并且所述第二栅极定向局部互连被配置成耦合至所述源极/漏极端子对中剩余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定向局部互连层被置于所述连续扩散区的版图之外。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定向局部互连层被置于所述连续扩散区的版图内。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定向局部互连层被配置成将所述第一栅极定向局部互连耦合至所述第一栅极层,所述电路进一步包括耦合在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一栅极定向互连层之间的通孔以将所述阻挡晶体管的所述栅极耦合至电源节点。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极定向局部互连、所述第二栅极定向局部互连、和所述扩散定向局部互连各自是级2互连,所述电路进一步包括安排在所述第一级2栅极定向局部互连与所述第一源极/漏极端子之间的第一级1栅极定向局部互连以将所述第一级2栅极定向局部互连耦合至所述第一源极/漏极端子。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极定向局部互连、所述第二栅极定向局部互连、和所述扩散定向局部互连都包括钨。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通过栅极切割层与所述第一栅极层分开的第四栅极层,其中所述第一栅极定向局部互连和所述第二栅极定向局部互连中的所述一者被配置成跨所述栅极切割层延伸;以及配置成将所述第一栅极定向局部互连和所述第二栅极定向局部互连中的所述一者耦合至所述第四栅极层的第二扩散定向局部互连。9.一种用于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J·朱,G·纳拉帕蒂,P·齐达姆巴兰姆,
申请(专利权)人: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