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组合式胶囊内镜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导管,所述导管穿入支架主体内圈,所述导管包括外层管、内层管,所述外层管上部为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一侧接有充气嘴,所述充气管的下部连通有扩张球囊,所述外层管封闭围绕内层管,所述导管上部固定有手柄,所述内层管内穿有引线,所述引线下端固定有胶囊内镜,所述引线上端与手柄可拆卸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支架置入,通过胶囊内镜监控支架的释放过程,简化了操作流程、减少胃肠镜等庞大主机及镜子的搬动,增加机动性,减小了医务人员的操作误差,减轻了患者的治疗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组合式胶囊内镜支架。
技术介绍
恶性肿瘤引起的消化道狭窄会导致患者在进食、吞咽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解决患者的进食困难或排便困难,临床医学上通过置入支架扩张食管,以此来解除梗阻,使得患者恢复正常进食或排便。在支架的置入过程中,需要外科医生先将导丝通过病变部位远端,然后沿导丝送入扩张导管或支架推送器,之后明确狭窄部位的位置后释放支架。但在支架推送过程中支架的释放位置不好明确,在X射线的监控下,仅用影像方法观察和定位会使得支架放置出现偏差,重新取出支架会加重患者痛苦,最终导致治疗结果不同。医生通过胃镜或肠镜的监视下释放支架,但此种情况下只能观察到支架近端的释放情况,对于支架远端的释放情况难以确定,故容易引起支架放置偏位,甚至引起穿孔等并发症。也可将以上两种方式结合监控操作,但此种方法非常繁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患者的痛苦及增加患者对射线的吸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组合式胶囊内镜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导管,所述导管穿过支架主体内部,所述导管包括外层管、内层管,所述外层管上部为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一侧接有充气嘴,所述充气管的下部连通有扩张球囊,所述外层管封闭围绕内层管,所述导管上部固定有手柄,所述内层管内穿有引线,所述引线下端固定有胶囊内镜,所述引线上端与手柄可拆卸相连,所述食道支架穿入导管后通过支架推送,扩张球囊在未充气的状态下为贴附于内层管外壁的囊膜,所述胶囊内镜以数字的方式通过微波发送,外部图像记录仪接收信号过后将图像显示在屏幕上,支架主体在没有释放的状态下由缝合线束紧。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上部可拆卸连有引线柄,所述引线柄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中空柱,所述引线的上端固定有引线柱,所述引线的上端固定有引线柱,所述引线柱表面设有螺纹,所述引线柄内壁与引线柱表面的螺纹相契合,所述引线柄与手柄可拆卸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引线柱为圆柱体,引线柱的横截面直径小于内层管的内径。进一步地,所述胶囊内镜的横截面直径大于内层管的内径。进一步地,所述胶囊内镜两端均设有镜头,所述引线与胶囊内镜一端镜头相连。具体地,所述支架主体由记忆合金制成。具体地,所述支架主体表面覆盖有一层透明硅胶薄膜,所述支架主体上设有束紧线。进一步地,所述胶囊内镜远离引线的一端外套有圆台型扩张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胶囊内镜的设置方便了对支架释放过程的实时监控,能够清楚地反映支架的放置情况,省去了支架置入过程中穿入导丝这一步,简化了操作过程,减少了因操作人员不同造成的误差,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导管分内外两层方便了扩张球囊的充气,手柄与引线柄可拆卸连接与引线穿入,从而方便连接胶囊内镜;(2)胶囊内镜至少一端设有镜头有利于对食道支架前端与后端释放情况的观察,使得治疗效果更好;(3)支架主体由记忆合金制成,记忆合金耐腐蚀且具有稳定地记忆特性和耐腐蚀性;(4)支架表面覆盖薄膜更利于支架与壁的贴合,且减少了食道支架对食道壁的机械性伤害,透明的薄膜方便通过胶囊内镜对支架外部放置情况进行观察,硅胶薄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耐腐蚀。(5)本技术中,设有圆台型扩张罩,使得当支架进入小肠等部位时,扩张罩能在先使得小肠等部位扩张,更方便支架的进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引线与胶囊内镜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名称如下:1-支架主体,2-导管,3-扩张球囊,4-充气嘴,5-胶囊内镜,6-引线,7-引线柱,8-引线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组合式胶囊内镜支架,包括支架主体1、导管2,所述导管2穿入支架主体I内圈,所述导管2包括外层管、内层管,所述外层管上部为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一侧接有充气嘴4,所述充气管的下部连通有扩张球囊3,所述外层管封闭围绕内层管,所述导管上部固定有手柄,所述内层管内穿有引线6,所述引线6下端固定有胶囊内镜5,所述引线6上端与手柄可拆卸相连。所述胶囊内镜远离引线的一端外套有圆台型扩张罩。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上部可拆卸连有引线柄8,所述引线柄8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中空柱,所述引线6的上端固定有引线柱7,所述引线6的上端固定有引线柱7,所述引线柱7表面设有螺纹,所述引线柄8内壁与引线柱7表面的螺纹相契合,所述引线柄8与手柄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引线柱7的内径小于引线柄8的内径。优选地,所述胶囊内镜5两端均设有镜头,所述引线6与胶囊内镜5 —端镜头相连。优选地地,所述支架主体I由记忆合金制成。优选地,所述支架主体I表面覆盖有一层透明硅胶薄膜。在实际操作中,确定好狭窄部位后,将导管从引线柱端穿入,把引线柄与引线柱拧紧契合,之后将引线柄与手柄连接好,此时胶囊内镜位于导管的探入端,将导管逐步深入患者,由于胶囊内镜前端设有扩张罩,使得胶囊内镜进入部位提前扩张,更方便胶囊内镜的进入。通过胶囊内镜的信号实施传输消化道内部的图像到外部的图像记录仪,以此明确导管的走向,当导管前段到达狭窄部位后,从充气嘴向充气管内充气,此时扩张球囊膨胀,反复扩张3次后,通过支架推送器将支架推入狭窄部位,此时解锁释放支架,整个过程中胶囊内镜至少一端的镜头帮助观察支架前段与后端的释放情况,支架释放完毕后抽出导管。【主权项】1.组合式胶囊内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I)、导管(2),所述导管(2)穿过支架主体(I)内部,所述导管(2)包括外层管、内层管,所述外层管上部为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一侧接有充气嘴(4),所述充气管的下部连通有扩张球囊(3),所述外层管封闭围绕内层管,所述导管(2)上部固定有手柄,所述内层管管内穿有引线(6),所述引线(6)下端固定有胶囊内镜(5),所述引线(6)上端与手柄可拆卸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胶囊内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部可拆卸连有引线柄(8),所述引线柄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中空柱,所述引线的上端固定有引线柱(7),所述引线柱(7)表面设有螺纹,所述引线柄(8)内壁与引线柱(7)表面的螺纹相契合,所述引线柄(8)与手柄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胶囊内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柱为圆柱体,引线柱的横截面直径小于内层管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胶囊内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内镜(5)的截面直径大于内层管的内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胶囊内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内镜(5)两端均设有镜头,所述引线(6)与胶囊内镜(5) —端镜头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胶囊内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I)由记忆合金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胶囊内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I)表面覆盖有一层透明硅胶薄膜。8.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胶囊内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内镜(5)远离引线(6)的一端外套有圆台型扩张罩。【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组合式胶囊内镜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导管,所述导管穿入支架主体内圈,所述导管包括外层管、内层管,所述外层管上部为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一侧接有充气嘴,所述充气管的下部连通有扩张球囊,所述外层管封闭围绕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组合式胶囊内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1)、导管(2),所述导管(2)穿过支架主体(1)内部,所述导管(2)包括外层管、内层管,所述外层管上部为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一侧接有充气嘴(4),所述充气管的下部连通有扩张球囊(3),所述外层管封闭围绕内层管,所述导管(2)上部固定有手柄,所述内层管管内穿有引线(6),所述引线(6)下端固定有胶囊内镜(5),所述引线(6)上端与手柄可拆卸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虹彬,徐辉,刘炼炼,曾维政,张勇,倪阵,王玲,秦清清,邹泽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