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齿轮加工机水平滑动装置,属于自动化加工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滑动压板移动不顺畅、不稳定且易磨损的技术问题;齿轮加工机水平滑动装置,包括压板本体,其下表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油孔与锥形定位块,锥形定位块的两斜面上开设有第二出油孔,在压板本体上开设有进油孔,进油孔分别与第一出油孔和第二出油孔连通;加工台,其设置有导向支座,在导向支座上设置有锥形槽,压板本体贴于导向支座上,所述锥形定位块位于锥形槽内并与锥形槽贴合;油液经第一出油孔和第二出油孔流入压板本体与导向支座间,形成一层油膜,其起到承压和润滑的作用,减小了压板本体移动时的阻力,使得压板本体移动时更加顺畅和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自动化加工
,涉及一种滑动装置,尤其是一种齿轮加工机水平滑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齿轮加工机或现有的大多数加工设备中,通常包括一个加工台,在加工台上设置有加工基座,加工基座上安装有刀具,在加工台与加工基座上均安装有滑动压板,加工台上设置有导向支座,滑动压板在导向支座上移动形成滑动装置,刀具安装在滑动压板上并能在加工基座上移动,通过加工基座与刀具的移动,实现对工件的加工。现有的滑动装置中,滑动压板都是通过螺旋传动的方式实现其移动的,即在加工台上安装螺杆,而在滑动压板上安装螺母,螺杆不停旋转,而螺母在螺杆上移动,从而使滑动压板的移动,但在这种结构中,滑动压板与加工台是面面接触的,移动时,滑动压板与基体之间的摩擦力较大,造成滑动压板移动时的阻力也较大,因此,滑动压板移动不顺畅、不稳定,大大影响滑动压板的移动精度和移动效率,而且,设备长期工作,造成滑动压板与导向支座受到磨损,严重的话,影响滑动压板的正常移动。综上所述,为了解决上述滑动装置存在的技术问题,需要设计一种移动更加顺畅、稳定且不易磨损的滑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移动更加顺畅、稳定且不易磨损的滑动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齿轮加工机水平滑动装置,包括压板本体,其下表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油孔与锥形定位块,锥形定位块的两斜面上开设有第二出油孔,在压板本体上开设有用于注入高压油液的进油孔,所述进油孔分别与第一出油孔和第二出油孔连通;加工台,其设置有导向支座,在导向支座上设置有锥形槽,压板本体贴于导向支座上,所述锥形定位块位于锥形槽内并与锥形槽贴合。在上述齿轮加工机水平滑动装置中,在压板本体下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导油槽,所述第一出油孔开设于第一导油槽内,所述斜面上设置有第二导油槽,所述第二出油孔开设于第二导油槽内。在上述齿轮加工机水平滑动装置中,所述第一导油槽与第二导油槽均为一个并呈轴向延伸,第一导油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第一出油孔,第二导油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第二出油孔,任意第一出油孔与第二出油孔均与进油孔连通。在上述齿轮加工机水平滑动装置中,所述第一导油槽与第二导油槽均为多个,多个第一导油槽与第二导油槽分别呈轴向分布并隔开,在每个第一导油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第一出油孔,在每个第二导油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第二出油孔,任意第一出油孔与第一出油孔均与进油孔连通。在上述齿轮加工机水平滑动装置中,所述进油孔包括第一进油孔与第二进油孔,第一进油孔开设于压板本体一端,第一进油孔与第一出油孔的连线垂直于压板本体下表面,所述第二进油孔开设于锥形定位块一端,所述第二进油孔与第二出油孔的连线垂直于斜面。在上述齿轮加工机水平滑动装置中,在两斜面之间设置水平避让面,水平避让面两侧分别与两斜面相连,所述水平避让面与压板本体下表面平行。在上述齿轮加工机水平滑动装置中,所述压板本体的下表面中部设置有避让槽,在避让槽内交错设置有轴向加强块与横向加强块,轴向加强块与横向加强块分别与避让槽内侧壁相连。在上述齿轮加工机水平滑动装置中,所述导向支座包括第一导向座与第二导向座,所述第一导向座与第二导向座分别位于加工台两侧且平行设置,所述锥形槽设置于第二导向座上。在上述齿轮加工机水平滑动装置中,所述第一导向座上开设有第一容油槽,所述第一容油槽位于第一导向座与第二导向座相邻的一侧,所述锥形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容油槽。在上述齿轮加工机水平滑动装置中,所述第一导向座的外侧向外延伸出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座的外侧向外延伸出第二导向板,压板本体两侧分别延伸出侧滑板,在两侧滑板上分别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压板本体之间形成有导向槽,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分别位于两导向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高压将油液进油孔注入并分别由第一出油孔和第二出油孔流出,由于压板本体下表面与导向支座上表面贴紧,油液由第一出油孔和第二出油孔中流出并进入压板本体与导向支座之间的缝隙中,从而形成一层油膜,油膜起到承压和润滑的作用,防止了压板本体与导向支座摩擦而受损,减小了压板本体在导向支座上移动时的阻力,使得压板本体移动时更加顺畅和稳定,提高了压板本体的移动精度和移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下表面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下表面平面图。图5为图4中A-A的剖视图。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图7为图5中C处的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加工台的剖视图。图中,100、压板本体;110、侧滑板;111、滑块;120、第一出油孔;121、第一导油槽;130、第一进油孔;140、第一进油通道;150、锥形定位块;151、承压斜面;152、第二出油孔;153、第二导油槽;154、水平避让面;160、第二进油孔;170、第二进油通道;180、避让槽;181、轴向加强块;182、横向加强块;200、加工台;210、第一导向座;211、第一导向板;212、第一容油槽;220、第二导向座;221、第二导向板;222、锥形槽;223、第二容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齿轮加工机水平滑动装置,包括压板本体100与加工台200,该压板本体100安装于加工台200上并能在加工台200上轴向移动。如图1、图2所示,压板本体100为方形,压板本体100的横向两侧分别延伸出侧滑板110,在两侧滑板110上分别设置有滑块111,两滑块111与压板本体100之间分别形成有导向槽(图中未示出)。如图1、图8所示,在加工台200上设置有导向支座,该导向支座包括轴向设置的第一导向座210与第二导向座220,第一导向座210与第二导向座220分别位于加工台200两侧且平行设置,第一导向座210向外侧延伸出第一导向板211,第二导向座220向外侧延伸出第二导向板221,压板本体100罩设于导向支座上并在压板本体100上水平移动,第一导向板211与第二导向板221分别位于两导向槽内并与滑块111贴合,通过第一导向板211与第二导向板221与导向槽配合,使得压板本体100在加工台200上平稳移动,避免压板本体100晃动而影响压板本体100的移动精度。如图3至图5、图7所示,在压板本体100的下表面一侧开设有第一出油孔120,压板本体100安装在导向支座上时,该第一出油孔120与第一导向座210上表面相对,该第一出油孔120的数量根据压板本体100的轴向长度确定,其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第一出油孔120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第一出油孔120呈轴向分布,而在压板本体100上开设有第一进油孔130,在压板本体100内还设置有连通第一进油孔130与第一出油孔120的第一进油通道140。在压板本体100下表面的另一侧轴向设置有锥形定位块150,该锥形定位块150延压板本体100的移动方向延伸,锥形定位块150的两端均与压板本体100两端重合,在第二导向座220的上表面上对应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齿轮加工机水平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板本体,其下表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油孔与锥形定位块,锥形定位块的两斜面上开设有第二出油孔,在压板本体上开设有用于注入高压油液的进油孔,所述进油孔分别与第一出油孔和第二出油孔连通;加工台,其设置有导向支座,在导向支座上设置有锥形槽,压板本体贴于导向支座上,所述锥形定位块位于锥形槽内并与锥形槽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琦,张秋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泰盛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