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怀宇专利>正文

复合式桶装水水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4216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桶装水水桶,包括桶体和设置在所述桶体内用于存储饮用水的软质内胆,所述桶体上开设有使所述桶体内最高水位处和最低水位处同时与外界大气环境连通的通气孔或通气缝。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了桶体与软质内胆之间空气的流通,不但使用中更加便利地向软质内胆中灌装饮用水以及使饮用水从软质内胆中流出,而且消除使用过程中空气混入饮用水造成的二次污染,节省了使用中的清洗成本,延长了水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水机使用的桶装水水桶,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式桶装水 水桶。
技术介绍
目前,饮水机用桶装水在饮用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日益为社会所关 注,特别是一桶水饮用过程较长、环境空气质量较差时,桶装水的菌落总 数将达不到标准。研究表明,二次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饮水机放水时会 进入空气,病菌随空气进入饮水机的贮水缸和水桶体内,当温度适宜时病 菌就迅速繁殖,因此二次污染对桶装水用户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虽 然通过水桶清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緩二次污染问题,但因饮水机和水本身 无任何灭菌措施,该方法的效果不理想。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水桶内衬薄膜袋的方法来解决二次污染问题,例如中国专利申请99113677. 2和02226917. 7,但只有桶底开设透气口一种 进气方式,桶底开设透气口只考虑了桶装水在饮水机饮用时的情况,没有 考虑灌装时水袋堵住透气口会造成灌装不便的情况,因此无法得到实际应 用。另外,现有技术这种结构还存在水袋与水桶、桶盖间连接固定方式不 方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式桶装水水桶,可以有效保证桶体与软质 内胆之间空气的流通,使用中更加便利地向软质内胆中灌装水以及使水从软 质内胆中流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式桶装水水桶,包括桶体和设 置在所述桶体内用于存储饮用水的软质内胆,所述桶体上开设有使所述桶体 内最高水位处和最低水位处同时与外界大气环境连通的通气孔或通气缝。所述通气孔可以为开设在所述桶体的肩颈上的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和开设在所述桶体的桶底上的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也可以为开"i殳在所述桶体的肩颈上的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 所述桶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 一通气孔连通,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桶底;所述通气孔还可以为开设在所述桶体的桶底上的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 所述桶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 二通气孔连通,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肩颈;所述通气孔还可以为开设在所述桶体的侧壁上的至少一个第三通气孔, 所述桶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二个气体通道,所述至少二个气体通道的一端 分别与所述第三通气孔连通,另一端分别设置在所述肩颈和桶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复合式桶装水水桶的灌装方法, 包括将软质内胆放入桶体内;将软质内胆的水口外翻套设在桶体的桶口上并扎紧; 向软质内胆内灌装饮用水,灌装过程中,桶体与软质内胆之间的空气通过桶体上设置的通气孔向桶体外排出;使用桶盖将软质内胆的水口压实固定在桶体的桶口上,并封闭软质内胆。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一种复合式桶装水水桶,通过设置通气孔或通气缝保证了桶体与软质内胆之间空气的流通,不但使用中更加便利地向软质内胆中灌装饮用水和使饮用水从软质内胆中流出,而且消除使用过程中空气混入饮用水 造成的二次污染,节省了使用中的清洗成本,延长了水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式桶装水水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2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式桶装水水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式桶装水水桶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式桶装水水桶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式桶装水水桶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密封盖扣合在通气孔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式桶装水水桶的灌装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l一桶体;5—密封盖;8—桶盖;13—桶底;41 —第一通气孔;44 —第一通气缝;2—软质内胆;6 —漏气孔;11 —桶口;14一侧壁;42 —第二通气孔;45 —第二通气缝。3 —气体通道; 7 —过滤海绵; 12 —肩颈; 21 —水口; 43—第三通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式桶装水水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复合式桶装水水桶的主体结构包括桶体1和软质内胆2,桶口 11位 于桶体1的上部,用于存储饮用水的软质内胆2设置在桶体1内,软质内胆 2的水口 21外翻套设在桶口 11的外侧,并通过桶盖8压实固定在桶口 11。 本实施例中,桶体1的肩颈12和桶底13处分别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用于 将桶体l内的最高水位处和最低水位处与外界大气环境连通,使桶体外部的 空气进入桶体1与软质内胆2之间或桶体1与软质内胆2之间的空气通过通 气孔流出。具体地,通气孔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41和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42,第一逸气孔41开设在桶体1的肩颈12上,第二通气孔42开设在桶 体1的桶底13上,这样无论桶体1是在灌装水状态还是放水状态,桶体1的 最高水位上方均有至少一个通气孔使桶体1与软质内胆2之间的空气与外界 大气环境连通。当向软质内胆2中灌装水时,虽然桶底13处的第二通气孔 42被堵,但软质内胆2与桶体1之间的空气可通过肩颈12处的第一通气孔 41排放出去,方便了灌装水;当桶体l倒立在饮水机上使用时,虽然肩颈12 处的第一通气孔41被堵,但外部空气可通过桶底13处的第二通气孔42进入 软质内胆2与桶体1之间,方便了软质内胆2中水的流出。本实施例中,软质内胆2可采用食品保鲜袋或类似气球的乳胶袋,尺寸 与桶体内腔相近或比桶体内腔略大一些。桶体l由塑料或其它材料做成, 规格大小和形状与普通水桶基本相同。使用时,软质内胆2通过桶口 11装 入桶体1内部,软质内胆2的水口 21外翻套设在桶口 11的外侧,并通过塑 料带或橡皮筋一类的装置捆扎,在往桶体1内的软质内胆2中灌装水后用 桶盖8压实固定,使软质内胆2密封。当灌装水时,因软质内胆2的水口 21已被捆扎住,桶体1与软质内胆2之间的空气随着水的不断注入从肩颈 12处的第一通气孔41排出,使灌装顺利完成。当使用饮用水时,外部空气 可通过桶底13处的第二通气孔42进入软质内胆2与桶体1之间,可以使软 质内胆2中的水顺利地流出,但外部空气无法进入软质内胆2内,因此水不 会受空气污染。图2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式桶装水水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复合式桶装水水桶的主体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 于,在桶体1的肩颈12和桶底13处分别开i殳有通气缝,通气缝用于将桶体 1内的最高水位处和最低水位处与外界大气环境连通,使桶体外部的空气进 入桶体1与软质内胆2之间或桶体1与软质内胆2之间的空气通过通气缝流 出。具体地,通气缝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通气缝44和至少一个第二通气缝45, 第一通气缝44开设在桶体1的肩颈12上,第二通气缝42开设在桶体1的桶底13上。其中,第一通气缝44和第二通气缝45的作用分别与第一实施例中 的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作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图3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式桶装水水桶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复合式桶装水水桶的主体结构与第 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 于,本实施例桶体1的肩颈1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41,桶体1的 内壁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气体通道3,气体通道3的一端与第一通气孔41连 通,另一端设置在桶底13,在桶体1与软质内胆2之间形成一个从肩颈12 到桶底13的使其间空气可以自由流动的通道,无论桶体1是在灌装水状态还 是放水状态,桶体1的最高水位上方均与外界大气环境连通。当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桶装水水桶,包括桶体和设置在所述桶体内用于存储饮用水的软质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上开设有使所述桶体内最高水位处和最低水位处同时与外界大气环境连通的通气孔或通气缝。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怀宇李文艳
申请(专利权)人:张怀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