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肝灌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37075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3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外肝灌流装置,它包括由3个灌流液储存容器构成的灌流液储存容器组、四通管、灌流泵、热交换系统、氧合器、去泡器、灌流导管、三通管和回流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离体肝脏进行三步肝灌流,最大限度地快速、连续进行前灌流液和消化液的有效灌注,最大程度地质控消化肝组织过程,节约成本,恒定温度,减少污染,从而保质保量的获得实验与临床所用的肝细胞,尤其是肝细胞移植、生物人工肝等所需的大量肝细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学实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体外肝灌流装置
技术介绍
原代猪肝细胞是BAL治疗中最合适的异种肝细胞源,现有成熟的肝细胞分离所采用的方法是酶消化法,该方法是将胶原酶等注入肝脏血管,作用于肝组织,使肝细胞间复杂的纤维连接溶解,从而获得完整的个体肝细胞。对于大动物,如猪,狗和人的肝脏等,由于体积大,灌流液用量大,时间长,无论原位还是体外灌流都无法采用传统的人工注射器注入式灌流,只能选用灌流泵。而使用灌流泵灌流时,由于缺乏专用的成套设备,致使灌流分离过程中极易造成细菌等污染。由于胶原酶对温度要求很高,37°C为其最佳作用温度,没有专门的灌流设备很难控制灌流液温度,因此,往往由于温度控制不好,而影响了最终的细胞消化效果,不能达到所需细胞数量和质量要求,而且造成昂贵胶原酶的浪费,增加分离培养肝细胞的成本。因此,目前需要一种适于消化分离大动物肝脏肝细胞的体外肝灌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体外肝灌流装置,种体外肝灌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流液储存容器组、四通管、灌流泵、热交换系统、氧合器、去泡器、灌流导管、三通管和回流泵;所述灌流液储存容器组包括容器A、容器B和容器C,所述容器A、容器B、容器C均设有进液口和带有截止阀的出液口,所述容器C还设有回流口;所述灌流泵、热交换器、氧合器、去泡器、灌流导管和回流泵均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所述四通管的四个管口分别与容器A的出液口、容器B的出液口、容器C的出液口和灌流泵的进液口通过软管相连;灌流泵的出液口与热交换系统的进液口、热交换系统的出液口与氧合器的进液口、氧合器的出液口与去泡器的进液口、去泡器的进液口与灌流导管的进液口、回流泵的出液口与容器C的回流口均通过软管相连;所述灌流导管的出液口伸入装肝脏容器中,所述装肝脏容器的底部还设有出液口 ;所述三通管位于装肝脏容器的下方,三通管的其中两个管口分别通过软管连接装肝脏容器的出液口、回流泵的进液口,三通管的第三个管口连接废液管,所述废液管上设有截止阀。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容器A的进液口、容器B的进液口和容器C的进液口均为带液体灭菌滤膜的进液漏斗,分别位于相应容器的顶部;所述容器A的出液口、容器B的出液口和容器C的出液口均位于底部;所述容器A、容器B和容器C的顶部均设有带空气滤膜的透气孔;所述容器A、容器B和容器C均设有液位计。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热交换系统由热交换器、热循环泵和恒温水浴锅组成。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容器A的容积为4-10L,容器B的容积为1_2L,容器C的容积为 2_4L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装肝脏容器带有帽盖。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软管的内径为6mm-10mm。本技术利用热循环泵将水浴锅中37-42°C的热循环水以100-200mL/min的速度注入热交换器中加热灌流液,使灌流液在整个灌流过程中保持37°C恒温。利用氧合器向灌流液中进行加氧处理,使灌流液中溶解氧分压保持在180-260mmHg,降低了肝细胞的缺氧时间,减少肝细胞内空泡,提高肝细胞的活力。利用去泡器在灌流液进入肝脏前去除灌流液中大小气泡,避免气泡在肝脏血管中形成气体栓子,使肝脏灌流更加充分均匀。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装置具有如下的优点:1.使用方便,运行可靠,灌流过程连续进行,单人只需在一小时内就可以完成操作,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2.通过热交换器,灌流液在整个灌流过程中始终保持37°C恒温,满足了肝细胞分离及胶原酶所需的恒定温定,保证了消化和分离肝细胞的活性。3.通过氧合器对灌流液进行了加氧处理,降低了肝细胞的缺氧时间,减少肝细胞内空泡,提高肝细胞的活力。4.去泡器避免了肝脏血管中气体栓子的形成,保证了肝脏中所有细胞能获得均匀的灌流。5.装置中采用大容量的灌流液储存容器,和高流速的蠕动泵匀速灌注,保证了大动物肝脏灌流的压力和灌流液体积需求。6.整个灌注过程中,肝脏都处于有盖的无菌容器中,灌流液也处于无菌的管路和容器中,避免了细菌、真菌的污染。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成套的,操作方便的用于消化分离大动物肝脏肝细胞的体外肝灌流装置,它可以对离体肝脏进行三步肝灌流,最大限度地快速、连续进行前灌流液和消化液的有效灌注,最大程度地质控消化肝组织过程,节约成本,恒定温度,减少污染,从而保质保量的获得实验与临床所用的肝细胞,尤其是肝细胞移植、生物人工肝等所需的大量肝细胞。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技术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灌流液I储存容器,容积1L ;2.灌流液II储存容器,容积2L;3.灌流液III储存容器,容积4L ;4.灌流泵;5.热交换器;6.氧合器;7.去泡器;8.带盖容器;9.回流泵;10.废液容器;11.进液口漏斗;12.进液口漏斗;13.进液口漏斗;14.液体灭菌滤膜;15.液体灭菌滤膜;16.液体灭菌滤膜;17.通气孔;18.空气滤膜;19.通气孔;20.空气滤膜;21.通气孔;22.空气滤膜;23.液位计;24.液位计;25.液位计;26.液体流出口 ;27.液体流出口 ;28.液体流出口 ;29.截止阀;30.截止阀;31.截止阀;32.液体回流口 ;33.液体流出口 ;34.截止阀;35.恒温水浴锅;36.热循环泵;37.灌流导管;38.四通管;39.三通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体外肝灌流装置,包含一个灌流液I储存容器1,容积10L,储存容器I上端有进液口漏斗11,漏斗11底端安置有一个液体灭菌滤膜14,储存容器I上端有一个通气孔17,其上接有一个空气滤膜18,在储存容器I侧壁上有一个液位计23,储存容器I下端有一个液体流出口 26,出口处有一个截止阀29。本装置还包含一个灌流液II储存容器2,容积2L,储存容器2上端有进液口漏斗12,漏斗12底端安置有一个液体灭菌滤膜15,储存器2上端有一个通气孔19,其上接有一个空气滤膜20,在储存容器2侧壁上有一个液位计2),储存容器2下端有一个液体流出口 27,出口处有一个截止阀30。本装置还包含一个灌流液III储存容器3,容积4L,储存容器3上端有进液口漏斗13,漏斗13底端安置有一个液体灭菌滤膜16,储存容器3上端有一个通气孔21,其上接有一个空气滤膜22,在储存容器3侧壁上部有一个液体回流口 32,另一侧侧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体外肝灌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流液储存容器组、四通管、灌流泵、热交换系统、氧合器、去泡器、灌流导管、三通管和回流泵;所述灌流液储存容器组包括容器A、容器B和容器C,所述容器A、容器B、容器C均设有进液口和带有截止阀的出液口,所述容器C还设有回流口;所述灌流泵、热交换器、氧合器、去泡器、灌流导管和回流泵均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四通管的四个管口分别与容器A的出液口、容器B的出液口、容器C的出液口和灌流泵的进液口通过软管相连;灌流泵的出液口与热交换系统的进液口、热交换系统的出液口与氧合器的进液口、氧合器的出液口与去泡器的进液口、去泡器的进液口与灌流导管的进液口、回流泵的出液口与容器C的回流口均通过软管相连;所述灌流导管的出液口伸入装肝脏容器中,所述装肝脏容器的底部还设有出液口;所述三通管位于装肝脏容器的下方,三通管的其中两个管口分别通过软管连接装肝脏容器的出液口、回流泵的进液口,三通管的第三个管口连接废液管,所述废液管上设有截止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骥步宏石毓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