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微生物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3465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2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微生物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进水区域、生化处理区域和出水区域,生化处理区域上部与进水区域之间设有布水板,生化处理区域下部与出水区域下部通过导流槽连通;进水区域设有进水口、排污口一和溶氧器,溶氧器连接进气管路一;生化处理区域由上至下分别设有上层填料区、中层填料区、布气装置和下层填料区,上层填料区填充悬浮生物填料,中层填料区填充半软性填料,下层填料区填充沉底生物填料;出水区域下部设有排污口二,出水区域上部设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溶氧器预先提高了水中溶解氧,配合布气装置提高了生化处理效率,减少了曝气风机能耗,不同分层填料使池内空间进一步得到利用,节省土建及设备投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轧钢碱性含油废水处理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效微生物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及环保排放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轧钢碱性含油废水的有机物排放越来越受重视,一些水处理站原有设备已不能满足当下新的排放要求,如何在低投资及能耗的条件下更有效的去除水中有机物,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轧钢废水中COD处理效率高、可以长时间连续运行处理、且低投资及能耗的的一种高效微生物处理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微生物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进水区域、生化处理区域和出水区域,生化处理区域上部与进水区域之间设有布水板,生化处理区域下部与出水区域下部通过导流槽连通;所述进水区域设有进水口、排污口一和溶氧器,溶氧器连接进气管路一;所述生化处理区域由上至下分别设有上层填料区、中层填料区、布气装置和下层填料区,上层填料区填充悬浮生物填料,中层填料区填充半软性填料,下层填料区填充沉底生物填料,布气装置包括空气扩散管路,空气扩散管路连接进气管路二;所述出水区域下部设有排污口二,出水区域上部设有出水口。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填料区悬浮生物填料填充率为2%?5%,所述中层填料区半软性填料填充率65 %?70 %,下层填料区沉底生物填料填充率为5 %?8 %。进一步的,所述沉底生物填料为中空结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溶氧器使水中溶解氧上升,通过布水系统使含溶解氧废水进入生化处理区域,通过生化处理区域去除水中的COD及其它有机物后通过导流槽均匀的出水至出水区域,最后通过出水口达标排放。本技术利用溶氧器预先提高了水中的溶解氧,配合布气装置提高了生化处理的效率,减少了曝气风机的能耗,不同分层的填料使池内空间进一步的得到利用,节省土建及设备投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进水区域,3-生化处理区域,4-出水区域,5-布水板,6-导流槽,7-进水口,8-排污口一,9-溶氧器,10-进气管路一,11-悬浮生物填料,12-半软性填料,13-沉底生物填料,14-空气扩散管路,15-进气管路二,16-排污口二,17-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更进一步的解释。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高效微生物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I内设有进水区域2、生化处理区域3和出水区域4,生化处理区域3上部与进水区域2之间设有布水板5,生化处理区域3下部与出水区域4下部通过导流槽6连通。所述进水区域2设有进水口 7、排污口一 8和溶氧器9,溶氧器9连接进气管路一 10。所述生化处理区域3由上至下分设有上层填料区、中层填料区、布气装置和下层填料区,上层填料区填充悬浮生物填料11,悬浮生物填料11填充率为2%?5%,中层填料区填充半软性填料12,半软性填料12填充率65%?70%,下层填料区填充沉底生物填料13,沉底生物填料13为中空结构,沉底生物填料13填充率为5%?8%,布气装置包括空气扩散管路14,空气扩散管路14连接进气管路二 15。所述出水区域4下部设有排污口二 16,出水区域4上部设有出水口 17。本技术工作过程:废水在进水区域2通过溶氧器7使水体充氧然后通过布水板5进入上层填料区;水流及布气装置曝气使悬浮生物填料11不断翻转,使浮生物填料11不断与空气及溶氧水接触,保持浮生物填料11中微生物的高活性,有效的去除水中的COD,同时浮生物填料11中间的不断摩擦使浮生物填料11上的失效菌膜脱落,底部布气装置使空气往上可以有效减少产生短流问题;中层填料区的半软性填料12使气、水、生物膜得到充分混渗接触交换,生物膜不仅能均匀的着床在每一根丝条上,保持良好的活性和空隙可变性,而且能在运行过程中获得愈来愈大的比表面积,又能进行良好的新陈代谢;下层填料区的沉底生物填料13为中空结构,空心填料的比表面积高于传统填料,由于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则单位容积内生物量就高,可以达到水力停留时间短的目的,通过生化处理区域3去除水中的COD及其它有机物后通过导流槽6均匀的出水至出水区域4,最后通过出水口 17达标排放。通过以上设备,根据实际现场情况可实现低功耗、低占地、低投资下更好的处理碱性含油废水使出水优于国家排放要求及达到回用的目的。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高效微生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I)内设有进水区域(2)、生化处理区域(3)和出水区域(4),生化处理区域(3)上部与进水区域(2)之间设有布水板(5),生化处理区域(3)下部与出水区域⑷下部通过导流槽(6)连通;所述进水区域(2)设有进水口(7)、排污口一(8)和溶氧器(9),溶氧器(9)连接进气管路一(10);所述生化处理区域(3)由上至下分别设有上层填料区、中层填料区、布气装置和下层填料区,上层填料区填充悬浮生物填料(11),中层填料区填充半软性填料(12),下层填料区填充沉底生物填料(13),布气装置包括空气扩散管路(14),空气扩散管路(14)连接进气管路二(15);所述出水区域(4)下部设有排污口二(16),出水区域(4)上部设有出水口(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微生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填料区悬浮生物填料(11)填充率为2%?5%,所述中层填料区半软性填料(12)填充率65%?70%,下层填料区沉底生物填料(13)填充率为5%?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微生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底生物填料(13)为中空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微生物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进水区域、生化处理区域和出水区域,生化处理区域上部与进水区域之间设有布水板,生化处理区域下部与出水区域下部通过导流槽连通;进水区域设有进水口、排污口一和溶氧器,溶氧器连接进气管路一;生化处理区域由上至下分别设有上层填料区、中层填料区、布气装置和下层填料区,上层填料区填充悬浮生物填料,中层填料区填充半软性填料,下层填料区填充沉底生物填料;出水区域下部设有排污口二,出水区域上部设有出水口。本技术利用溶氧器预先提高了水中溶解氧,配合布气装置提高了生化处理效率,减少了曝气风机能耗,不同分层填料使池内空间进一步得到利用,节省土建及设备投资。【IPC分类】C02F3/34【公开号】CN204714602【申请号】CN201520412351【专利技术人】吕子钧, 於恩洪, 刘志东, 陈涛, 徐斌鑫 【申请人】无锡市新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申请日】2015年6月1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微生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进水区域(2)、生化处理区域(3)和出水区域(4),生化处理区域(3)上部与进水区域(2)之间设有布水板(5),生化处理区域(3)下部与出水区域(4)下部通过导流槽(6)连通;所述进水区域(2)设有进水口(7)、排污口一(8)和溶氧器(9),溶氧器(9)连接进气管路一(10);所述生化处理区域(3)由上至下分别设有上层填料区、中层填料区、布气装置和下层填料区,上层填料区填充悬浮生物填料(11),中层填料区填充半软性填料(12),下层填料区填充沉底生物填料(13),布气装置包括空气扩散管路(14),空气扩散管路(14)连接进气管路二(15);所述出水区域(4)下部设有排污口二(16),出水区域(4)上部设有出水口(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子钧於恩洪刘志东陈涛徐斌鑫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新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