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红外线传感器的非接触式叶面温湿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31481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2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线传感器的非接触式叶面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服务器终端和控制器,在控制器上还分别连接有喷洒装置、信号收发器、数模转换器和自调节限流电路,在数模转换器上还连接有红外线温湿度传感器,自调节限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相连接、其输入端上还连接有电源,该控制器通过信号收发器连接在服务器终端上。所述自调节限流电路又由自调节电路与限流电路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线传感器的非接触式叶面温湿度检测装置,能够更好的对作物的生长环境的温湿度进行检测,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与检测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作物生长环境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测作物生长环境的基于红外线传感器的非接触式叶面温湿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的农业种植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作物的产品与质量就需要为其提供更适合其生长的环境,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其生长的温度与湿度,但是现今的各项温湿度检测手段均较为麻烦,自动化检测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铺设资金,还将耗费大量的后期维护资金,同时其使用寿命较短,检测精度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线传感器的非接触式叶面温湿度检测装置,能够更好的对作物的生长环境的温湿度进行检测,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与检测的精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红外线传感器的非接触式叶面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服务器终端和控制器,在控制器上还分别连接有喷洒装置、信号收发器、数模转换器和自调节限流电路,在数模转换器上还连接有红外线温湿度传感器,自调节限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相连接、其输入端上还连接有电源,该控制器通过信号收发器连接在服务器终端上。进一步的,所述自调节限流电路又由自调节电路与限流电路组成。作为优选,所述限流电路由三极管VTl,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三极管VT5,串接在三极管VTl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3,一端与三极管VTl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6,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4,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5组成;其中,三极管VTl的基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其集电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其发射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自调节电路由双向晶闸管Tl,双向晶闸管T2,一端与双向晶闸管Tl的第一电极相连接、另一端顺次经电阻R1、电阻R7后与双向晶闸管T2的第二电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1,正极与电阻Rl和电阻R7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与双向晶闸管Tl的第二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l,以及一端经电阻R2后与电容Cl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l的负极形成串接接口的滑动变阻器RP2组成;其中,双向晶闸管Tl的控制极与双向晶闸管T2的第一电极相连接,电容Cl的负极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另外,所述三极管VT1、三极管VT2和三极管VT3为NPN型三极管,三极管VT4和三极管VT5为PNP型三极管。本技术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I)本技术设置有红外线温湿度传感器,无需对作物进行接触便可远程对作物叶面的温湿度进行判定,并将收集到的温湿度信息传输至服务器终端中,再通过服务器终端的分析得作物是否需要进行降温或补水,再通过反馈信息控制喷洒装置的运行,大大提高的智能性与精准性,降低了相关人员的劳动强度。(2)本技术设置有自调节限流电路,能够通过限流电路自动调整供电,使得电路供电更加稳定,避免了电流突变对电路的冲击,更好的保护了产品的正常运行,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节能稳压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服务器终端和控制器,在控制器上还分别连接有喷洒装置、信号收发器、数模转换器和自调节限流电路,在数模转换器上还连接有红外线温湿度传感器,自调节限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相连接、其输入端上还连接有电源,该控制器通过信号收发器连接在服务器终端上。所述自调节限流电路又由自调节电路与限流电路组成。所述限流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三极管VT5,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组成。连接时,电阻R3串接在三极管VTl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电阻R6的一端与三极管VTl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电阻R5的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其中,三极管VTl的基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其集电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其发射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自调节电路由双向晶闸管TI,双向晶闸管T2,滑动变阻器RPI,滑动变阻器RP2,电阻R1,电阻R2,电阻R7,电容Cl组成。连接时,滑动变阻器RPl的一端与双向晶闸管Tl的第一电极相连接、另一端顺次经电阻R1、电阻R7后与双向晶闸管T2的第二电极相连接,电容Cl的正极与电阻Rl和电阻R7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与双向晶闸管Tl的第二电极相连接,滑动变阻器RP2的一端经电阻R2后与电容Cl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l的负极形成串接接口 ;其中,双向晶闸管Tl的控制极与双向晶闸管T2的第一电极相连接,电容Cl的负极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上述三极管VT1、三极管VT2和三极管VT3为NPN型三极管,三极管VT4和三极管VT5为PNP型三极管。使用时,红外线温湿度传感器对作物叶面的湿度与温度数据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服务器终端,服务器终端根据所采集的数据判定作物的生长环境是否需要进行浇灌喷洒,让其需要浇灌喷洒时服务器终端发送命令给控制器控制喷洒装置进行喷洒。通过上述方法,便能很好的实现本技术。【主权项】1.一种基于红外线传感器的非接触式叶面温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终端和控制器,在控制器上还分别连接有喷洒装置、信号收发器、数模转换器和自调节限流电路,在数模转换器上还连接有红外线温湿度传感器,自调节限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相连接、其输入端上还连接有电源,该控制器通过信号收发器连接在服务器终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线传感器的非接触式叶面温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调节限流电路又由自调节电路与限流电路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线传感器的非接触式叶面温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电路由三极管VTl,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三极管VT5,串接在三极管VTl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3,一端与三极管VTl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6,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4,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5组成;其中,三极管VTl的基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其集电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其发射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线传感器的非接触式叶面温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调节电路由双向晶闸管T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红外线传感器的非接触式叶面温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终端和控制器,在控制器上还分别连接有喷洒装置、信号收发器、数模转换器和自调节限流电路,在数模转换器上还连接有红外线温湿度传感器,自调节限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相连接、其输入端上还连接有电源,该控制器通过信号收发器连接在服务器终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新李中志李博肖廷亭吕玮婧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智慧农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