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包机上分机之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2985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捆包机上分机之结构改良,是由一下分机本体、一上前分机、一上后分机及一连动装置所组成;该下分机本体上侧面之支臂上设置一上前分机,且该上前分机之一端嵌置轴设一上后分机,另端销设一电磁杆,且下分机本体下侧面装置一连动装置,令上后分机之另端轴设于之连装置之U形杆座中。(*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捆包机上分机之结构改良本技术涉及一种捆包机上分机之结构改良。现今捆包机于执行捆包作业时,如图3所示;为使其捆包带拉引动作更为顺畅,一般习用之捆包机的下分机体(50),于其内部一端装置轴设有一驱动轮(51),而另端装置轴设有另一从动轮(52),而于驱动轮(51)与从动轮(52)间,其本体另凸设伸出一直立状具穿孔(531)之短柱(53),令一具进带轮(61)与退带轮(62)之上分机体(60)以一穿轴(63)穿置组配于下分机体(50)之短柱(53)上,并各以一C形夹(64)夹固于穿轴(63)之两侧,且该上分机体(60)之一端装设一调整装置(70)(如图4所示),以利调整上、下分机相对轮体之间距;但是,上分机体(60)之设置方式呈一体成型,且上分机体(60)与下分机体(50)是以穿轴(63)作轴设,整体之使用动作如同翘翘板原理一般,若调整该调整装置(70)上之螺栓,使其进带轮(61)与驱动轮(51)之间距变小,则另端之退带轮(62)便会脱离从动轮(52)而往上翘起,形成该两轮之间距变大,其缺点为易造成退带空转现象而产生摩擦之刺耳噪音,或造成瞬间停带时而无法实现裁断之功能;反之,若调整进带轮(61)与驱动轮(51)之间距变大,则易造成该进带时拖带无力(无法进带)或进带长度不均;而另端之退带轮(62)便会往下压,则捆包带(65)于捆扎时,因受退带轮(62)与从动轮(52)之间距变小,捆包带(65)被紧密压合于该两轮间,极易使带体变形、扯断或是产生不美观之压痕。由于上分机体(60)呈一体成型设置,故无法单独调整其相互轮体间距,而影响该捆包物品之整体形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捆包机上分机之结构改良,可-->适当地分别调整上前分机之进带轮、上后分机之退带轮与下分机本体之驱动轮与从动轮之相互间距大小,并可使捆包带达到适当之压持松紧间距,不易使捆包带有进、退带不顺遂或带体变形、扯断或不美观之压痕之产生,亦可避免瞬间停带则无法裁断或产生轮体打滑摩擦之刺耳噪音之情况。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捆包机上分机之结构改良,其包括:一供进出捆包带的下分机本体,内部轴设有一驱动轮及一从动轮,本体中段驱动轮与从动轮间凸设伸出一支臂,且该驱动轮一侧形成一出带口,而从动轮一侧形成一进带口,该进带口侧端另设一导轮;其特征在于:于上述下分机本体支臂上设置一具进带轮的上前分机,且该上前分机之一端嵌置轴设一具退带轮的上后分机,另端销设一电磁杆;并于下分机本体下侧面连设一连动装置,令上后分机轴设于该连动装置上。所述的捆包机上分机之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上述上前分机之一端螺固有一具偏心导栓螺帽头之螺杆。所述的捆包机上分机之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上述之连动装置包括与其拉紧臂之一端连设的一调整器和另端连设的一触动轮,所述触动轮之接触面连设一缺齿状检知凸轮轴设置于下分机本体之下侧面;藉由检知凸轮之转动,带动触动轮并使拉紧臂连动调整器,藉由U形杆座之连动,将上后分机作上下拉动。所述的捆包机上分机之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上述之调整器包括一组弹簧、一螺栓、一螺帽及一U形杆座。所述的捆包机上分机之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上述之拉紧臂上设置有调整螺栓。本技术的效果是:综上所述,本技术捆包机上分机之结构改良,是提供一种-->可适当调整捆包带之压持松紧间距,不易使捆包带有变形、扯断或不美观之压痕之产生,亦无瞬间停带而无法裁断或产生轮体打滑摩擦之刺耳噪音之情况,并可确实提高使用性及安全性,增进工作效益。为对本技术有进一步的了解,以下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将本技术之构成内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图面的简单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侧视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4:为现有技术的组合侧视图。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捆包机上分机之结构改良是由一下分机本体(10)、一上前分机(20)、一上后分机(30)及一连动装置(40)所组成。下分机本体(10),是为供进出捆包带(18)之用,于其内部装置有一驱动轮(11)及一从动轮(12),而于驱动轮(11)与从动轮(12)间该本体中段凸设伸出一直立状具穿孔(131)之支臂(13),且驱动轮(11)之一侧形成一为供送出捆包带(18)之出带口(14),从动轮(12)之一侧形成一为供送入捆包带(18)之进带口(15),该进带口(15)另设置一为供顺畅进带之导轮(16),而与习知之下分机本体(10)结构相同。上前分机(20),整体呈弧面流线状,其内轴设装有一进带轮(21),于其一侧端面另锁固有一具偏心导栓螺帽头(221)之螺杆(22),偏心导栓螺帽头(221)之一侧则销设一由电磁铁(图中未示)驱动之电磁杆(24),另端设置有一为供嵌置上后分机(30)之嵌部(23):-->又,该上后分机(30),其内部轴设装置有一退带轮(31),其两侧各凸设出一具透孔(321)之嵌部(32),以上前分机(20)与上后分机(30)相互对应嵌置,并将两者嵌合处以一轴栓(33)轴设于下分机本体(10)之支臂(13)之穿孔(131)中,并于该轴栓(33)之两侧各以一C形夹(34)夹固限位之,且上后分机(30)之另侧端嵌部(32),亦以一轴栓(35)轴设于连动装置(40)之U形杆座(17)中,该轴栓(35)之两侧亦各以一C形夹(36)夹固限位之,而使上前分机(20)与上后分机(30)均以支臂(13)为中心定点,且使进带轮(21)、退带轮(31)相互对应于驱动轮(11)与从动轮(12)之上,并可使其两侧端面可分别作适当地偏转移动。一连动装置(40),是为供调整上后分机(30)与下分机(10)轮体相互间距之压紧度之用,其由一具调整螺栓(411)之拉紧臂(41)之一端连设一调整器(42),另端连设一触动轮(43)所构成,而该调整器(42)是可由一组弹簧(421)、一螺栓(422)、一调整螺帽(423)及一可藉由轴栓(35)与上后分机(30)之另侧端嵌部(32)穿设枢接之U形杆座(17)所组合而成,且另端枢设之触动轮(43)其接触面,是连设有一具缺齿状检知凸轮(44),其连动装置(40)之整体是呈条状块体,且以一轴栓(45)穿固轴设于下分机本体(10)之下侧面。藉由其之组合构成,将捆包带(18)穿置于下分机本体(10)之进带口(15)中,经由从动轮(12)、驱动轮(11)与上前分机(20)之退带轮(31)、进带轮(21)压持带动送至出带口(14)端;当需要将物品捆扎时,是将一讯号传至电磁铁产生磁感应而连动该电磁杆(24),藉由锁固于上前分机(20)一侧端之偏心导栓螺帽头(221)之螺杆(22)动作,而使上前分机(20)逆时偏转,进而使进带轮(21)贴近于下分机(10)之驱动轮(11),而带动捆包带(18)进入进带口(15)中,以备捆扎之用;且,亦可调整上前分机(20)-->之偏心导栓螺帽头(221),使得驱动轮(11)与进带轮(21)之捆包带(18)间之松紧间距得以作适当之调整;再者,当捆扎物品退带时,该呈缺齿状之检知凸轮(44)旋转至第一顶点(441)触及至触动轮(43)时,将迫使拉紧臂(41)以该轴栓(45)为支点顺向偏转,且拉紧臂(41)将连动U形杆座(17),而将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捆包机上分机之结构改良,其包括:一供进出捆包带的下分机本体,内部轴设有一驱动轮及一从动轮,本体中段驱动轮与从动轮间凸设伸出一支臂,且该驱动轮一侧形成一出带口,而从动轮一侧形成一进带口,该进带口侧端另设一经;其特征在于:于上述下分机本体 支臂上设置一具进带轮的上前分机,且该上前分机之一端嵌置轴设一具退带轮的上后分机,另端销设一电磁杆;并于下分机本体下侧面连设一连动装置,令上后分机轴设于该连动装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捆包机上分机之结构改良,其包括:一供进出捆包带的下分机本体,内部轴设有一驱动轮及一从动轮,本体中段驱动轮与从动轮间凸设伸出一支臂,且该驱动轮一侧形成一出带口,而从动轮一侧形成一进带口,该进带口侧端另设一导轮;其特征在于:于上述下分机本体支臂上设置一具进带轮的上前分机,且该上前分机之一端嵌置轴设一具退带轮的上后分机,另端销设一电磁杆;并于下分机本体下侧面连设一连动装置,令上后分机轴设于该连动装置上。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包机上分机之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上述上前分机之一端螺固有一具偏心导栓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镇国
申请(专利权)人:长星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