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色轻质运动保护膜,由6层膜复合而成,依次包括内层自粘膜、透明连接强度膜、抗冲保护膜、软质图案层、变色光栅膜层,外保护膜层。此复合膜结构简单,可运用于需运动保护部位的轻便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膜,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不同部位运动防护的便携式膜。
技术介绍
在运动过程中,经常容易因为碰撞而造成运动损伤,这就使得运动防护变得相当重要。目前的运动防护装置只适合于特定部位,且如需打到很好的防护效果则需较大的重量,将严重影响运动的效果。同时,对于目前年轻人群来说,单一不变的图案颜色,也容易感觉单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轻质的、可变色的运动防护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色轻质运动保护膜,由6层膜复合而成,依次包括内层自粘膜、透明连接强度膜、抗冲保护膜、软质图案层、变色光栅膜层,外保护膜层。进一步,所述内层自粘膜为和皮肤具有良好结合性的软质塑料膜,如软质聚氨酯膜,硅胶膜等。进一步,所述透明连接强度膜为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苯乙烯膜。其厚度介于0.5mm-1mm 之间。进一步,所述抗冲保护膜为上、下层塑料膜密封的纤维层,纤维层中填充了纳米颗粒悬浮液。进一步,所述上、下层塑料膜位于纤维层的上、下面,采用边缘热封封闭纤维层。塑料膜可为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进一步,所述纤维层为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织物,如棉纤维织物、涤纶纤维织物。进一步,所述纳米颗粒悬浮液包括分散介质和纳米颗粒,分散介质为具有较高粘度的有机物或有机溶液,如甘油、乙二醇,聚乙二醇等。纳米颗粒为球状有机及无机颗粒,包括纳米S12微球,纳米聚苯乙稀、聚甲基丙稀酸甲醋微球等,其直径介于20nm-1000nm之间。悬浮分散液的固/液体积比介于32%-54%之间。在受到冲击力时,悬浮分散液中的球状纳米粒子将迅速聚集,吸收冲击能量,冲击结束后,这种聚集消失,分散液重新变为分散常态。进一步,所述软质图案层为具有彩色图案的柔性层。如具有图案的柔性塑料层。图案为通过真空建设在塑料膜上镀的金属膜图案层。进一步,所述变色光栅膜层为具有光栅结构的软质塑料膜层,如PE板,聚酯膜等,其光栅结构通过蚀刻技术在膜上形成。优选的,所述变色光栅膜的厚度介于0.2-0.5mm之间。进一步,所述外保护膜层为柔性的塑料膜,如聚酯膜、聚丙烯膜。进一步,所述变色轻质运动保护膜的各层之间以粘合剂粘合。进一步,所述变色透气运动保护膜可在膜的两端设置自粘绒或卡扣以实现在人体部分上的固定。进一步,所述变色透气运动保护膜在运动时,内部图案会产生色彩的变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各层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变色轻质运动保护膜,由6层膜复合而成,依次包括内层自粘膜1、透明连接强度膜2、抗冲保护膜3、软质图案层4、变色光栅膜层5,外保护膜层6。所述内层自粘膜I为软质聚氨酯膜。所述透明连接强度膜2为聚丙烯膜。其厚度为0.6mm。所述抗冲保护膜3为上、下层塑料膜密封的纤维层,纤维层中填充了纳米颗粒悬浮液。所述上、下层塑料膜位于纤维层的上、下面,采用边缘热封封闭纤维层。塑料膜为聚乙烯膜。所述纤维层为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织物,如棉纤维织物、涤纶纤维织物。所述纳米颗粒悬浮液包括分散介质和纳米颗粒,分散介质为甘油,纳米颗粒为S12微球,纳米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等,其直径介于200nm-5000nm之间。所述软质图案层4为具有彩色图案的柔性层。如具有图案的柔性塑料层。图案为通过真空建设在塑料膜上镀的金属膜图案层。所述变色光栅膜层5为具有光栅结构的软质PE板。所述外保护膜层6为柔性的聚酯膜。所述变色轻质运动保护膜各层之间以粘合剂粘合。所述变色轻质运动保护膜在膜的两端设置自粘绒以实现在人体部分上的固定。以上对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介绍。所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变色透气运动保护膜,由6层膜复合而成,依次包括内层自粘膜、透明连接强度膜、抗冲保护膜、软质图案层、变色光栅膜层,外保护膜层。【专利摘要】一种变色轻质运动保护膜,由6层膜复合而成,依次包括内层自粘膜、透明连接强度膜、抗冲保护膜、软质图案层、变色光栅膜层,外保护膜层。此复合膜结构简单,可运用于需运动保护部位的轻便防护。【IPC分类】B32B33/00, A41D13/05, B32B27/12, B32B27/06, B32B7/12【公开号】CN204708037【申请号】CN201520420871【专利技术人】沈可 【申请人】湖南工业大学【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申请日】2015年6月1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色透气运动保护膜,由6层膜复合而成,依次包括内层自粘膜、透明连接强度膜、抗冲保护膜、软质图案层、变色光栅膜层,外保护膜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