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自动上水系统及上水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22409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2 0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客车自动上水系统及上水方法,所述上水系统包括走行机构(1)、水平移动机构(3)以及加水软管(16)和加压水泵(17),水平移动机构(3)固定连接在走行机构(1)上,加水软管(16)的加水嘴固定在水平移动机构(3)上,在进行上水操作时,水平移动机构(3)控制加水软管(16)的加水嘴相对于走行机构(1)水平往复直线运动,走行机构(1)控制加水软管(16)的加水嘴相对于客车车体运动,加压水泵(17)输出至加水软管(16)中的出水水压为8-20kg/cm2。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避免上水工拖着加水软管频繁移动对客车进行上水作业,极大地减轻了上水劳动强度,提高了上水效率,并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客车上水
,尤其是涉及一种客车自动上水系统及上水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铁路客车、动车组在运行前整备和到站后,对其进行加水均采用人工上水方式,所采用的上水装置有直接连接自来水管的加水软管,以及经加压自来水后的加水软管,其上水操作完全由上水工拖着加水软管首先移动到每节客车车厢的上水管处,并用力将加水软管连接到客车车厢的上水管上,然后打开水阀或者加压泵开关,使自来水沿着加水软管流进客车车厢的上水管,并经上水管进入客车车厢的水箱中;直至上水工看见有水从客车车厢上的溢流管处流出,即表明该节客车车厢上的水箱中已加满水。接下来,上水工继续拖着带流水的该加水软管移动到另一节客车车厢的上水管处,按照同样的加水操作对客车车厢上的水箱进行上水,如此反复,直到整列客车或动车组上的水箱被加满水。上述传统的客车上水操作方式在实际上水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缺陷:(1)、在对客车或者动车组上的水箱进行上水时,不可避免地会溢出大量水,造成了水资源不必要的浪费;(2)、上水工在拖着流水的加水软管移动上水过程中,也会浪费大量的水;(3)、上水速度较慢,生产效率较低;(4)、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上水工在酷热环境下拖着带水的加水软管进行上水操作时,由于加水软管较重,导致上水工的劳动强度大;(5)、当在轨道旁边有轨枕和碎石不平的工作场地上进行加水操作时,容易浇湿衣服,且上水工也容易摔跤,工作环境较差;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流出的水容易结冰,上水工露天给客车或者动车组加水时,更容易出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客车自动上水系统及上水方法,提高客车上水效率,节约水资源,减轻客车上水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客车自动上水系统,包括加水软管、加压水泵以及走行机构和水平移动机构,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固定连接在走行机构上,所述加水软管的加水嘴固定在水平移动机构上,在进行上水操作时,所述水平移动机构控制加水软管的加水嘴相对于走行机构水平往复直线运动,所述走行机构控制加水软管的加水嘴相对于客车车体运动。优选地,所述的走行机构包括车轮、电机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一端与车轮连接,另一端与水平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的车轮由电机驱动。优选地,所述的水平移动机构包括电机、丝杠和移动台,所述丝杠由电机驱动,所述移动台与丝杠套接且相对于丝杠作往复直线运动。优选地,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机和升降台,所述升降机驱动升降台上下直线运动,所述升降台与水平移动机构固定连接。优选地,还包括PLC,所述PLC分别与加压水泵、走行机构和水平移动机构电连接。优选地,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固定安装在水平移动机构上,且与PLC之间电连接。一种客车自动上水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自动上水系统,并且,在加水软管的加水嘴处设置加水传感器,所述加水传感器、加压水泵、走行机构和水平移动机构分别通过PLC控制。优选地,所述的加水软管的加水嘴处浇铸橡胶形成锥形橡胶套。优选地,所述的加压水泵输出至加水软管中的出水水压为8-20kg/cm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对客车进行上水操作时,上水工人可以通过走行机构来控制加水软管的加水嘴相对于客车车体运动至客车车体加水管喇叭口处,并通过水平移动机构来使得加水软管的加水嘴伸入到客车车体加水管喇叭口内,启动加压水泵即可对客车上的水箱进行上水,水箱加水到位后,关闭加压水泵以停止上水。因此,利用本专利技术可以避免上水工拖着加水软管频繁移动对客车进行上水,提高了客车上水效率,有效地防止了大量水的溢出浪费,极大地节约了水资源,并且极大地减轻了上水工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客车自动上水系统的构造图。图2为图1中的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客车整体上水管路系统的构造示意图。图中标记:1-走行机构,2-升降机构,3-水平移动机构,4-加水门机构,5-第一电磁阀,6-第二电磁阀,7-连通水管,8-第一水箱进水管,9-第一水箱,10-浮球电磁阀,11-客车车体,12-第二水箱,13-第二水箱进水管,14-第三电磁阀,15-第四电磁阀,16-加水软管,17-加压水泵,18-橡胶套,19-上水传感器,20-加水传感器,21-摄像头,22-折页,23-操纵台,24-制动软管连接器总成,101-车轮,102-轨道,103-减速机,104-电机,105-安装座,201-升降导轨,202-升降机,203-升降台,31-电机,32-丝杠,33-移动导轨,34-移动台,41-气缸安装座,42-气缸,43-复原弹簧,44-加水口门,45-活塞杆,46-气缸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客车或者动车组(为叙述方便,以下统称“客车”)上的水管路系统通常如图1、图3所示,考虑到客车的运行路线和停靠站点都相对比较固定,为方便对客车进行上水操作,每一节客车车体11的内腔上部设置对称分布的第一水箱9和第二水箱12,所述第一水箱9与第二水箱12之间通过管路连接相通,在第一水箱9、第二水箱12上分别固定安装浮球电磁阀10。为了方便对客车进行上水操作,每一节客车车体11上设置了两套加水门机构4,在两套加水门机构4之间设置连通水管7,在连通水管7上设置第一电磁阀5和第四电磁阀15,位于第一电磁阀5与第四电磁阀15之间的连通水管7的上部在空调风道内,连通水管7的两端出口即为客车车体11的加水口。在不妨碍过道情况下,相邻的两节车厢上的连通水管7之间采用制动软管连接器总成24连接相通,保证所有水管路在冬季不被冻坏。所述第一水箱9通过第一水箱进水管8与连通水管7连接相通,所述第二水箱12通过第二水箱进水管13与连通水管7连接相通,在第一水箱进水管8上设置第二电磁阀6,在第二水箱进水管13上设置第三电磁阀14,所述第二电磁阀6与位于第一水箱9中的浮球电磁阀10电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14与位于第二水箱12中的浮球电磁阀10电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的加水门机构4包括气缸安装座41、气缸42、复原弹簧43、加水口门44以及活塞杆45和气缸电磁阀46,所述气缸安装座41固定连接在客车车体11上,所述气缸42固定安装在气缸安装座41底部,所述加水口门44一端与气缸...
一种客车自动上水系统及上水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客车自动上水系统,包括加水软管(16)和加压水泵(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走行机构(1)和水平移动机构(3),所述水平移动机构(3)固定连接在走行机构(1)上,所述加水软管(16)的加水嘴固定在水平移动机构(3)上,在进行上水操作时,所述水平移动机构(3)控制加水软管(16)的加水嘴相对于走行机构(1)水平往复直线运动,所述走行机构(1)控制加水软管(16)的加水嘴相对于客车车体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自动上水系统,包括加水软管(16)和加压水泵(17),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走行机构(1)和水平移动机构(3),所述水平移动机构(3)固定连接在走行
机构(1)上,所述加水软管(16)的加水嘴固定在水平移动机构(3)上,在进行上
水操作时,所述水平移动机构(3)控制加水软管(16)的加水嘴相对于走行机构(1)
水平往复直线运动,所述走行机构(1)控制加水软管(16)的加水嘴相对于客车车体
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自动上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走行机构
(1)包括车轮(101)、电机(104)和安装座(105),所述安装座(105)一端与车轮
(101)连接,另一端与水平移动机构(3)连接,所述的车轮(101)由电机(104)
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自动上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移动
机构(3)包括电机(31)、丝杠(32)和移动台(34),所述丝杠(32)由电机(31)
驱动,所述移动台(34)与丝杠(32)套接且相对于丝杠(32)作往复直线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自动上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机构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强陈鹏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