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勇专利>正文

一种电子设备电源电路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2329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2 0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开关电源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源电路及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电源电路与交流电连接,包括主控芯片、开关电源以及第一控制单元,所述开关电源包括第一电压输出端和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主控芯片和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及第二电压输出端连接,设有第一控制输出端,在休眠时关断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的输出电压。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电源电路设计简单,根据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对输出的电压进行开关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电子设备能够有效节约电能,节约用户成本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开关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电源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电子技术带动电子设备的发展,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传统的电子设备包括手机、电脑、空调、洗衣机等。但是,现在的电子在进行休眠时,电源电路还是在工作,造成电能的消耗,提高用户的成本输出,不利于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源电路,旨在解决目前电子设备进行休眠时电能消耗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子设备电源电路,与交流电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电源电路包括主控芯片、开关电源以及第一控制单元,所述开关电源包括第一电压输出端和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主控芯片和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及第二电压输出端连接,设有第一控制输出端,在休眠时关断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的输出电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 与所述主控芯片和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连接,控制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输出的电压开或关的第一控制子单元; 与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和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及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连接,调节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输出的电压并进行反馈的第一驱动单元。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包括: 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容Cl、电容C2、NPN型三极管Ql、P型MOS管Q2、二极管Dl ; 所述二极管Dl的阳极与所述主控芯片的0N/0FF信号线连接,所述电阻Rl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l的阴极连接,所述电阻Rl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l的第一端及所述NPN型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和所述电容Cl的第二端及所述NPN型三极管Ql的发射极共接于地,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NPN型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及所述P型MOS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和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共接于地,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和所述P型MOS管Q2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P型MOS管Q2的的漏极为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输出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 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l 1、电容C3、电容C4、NPN型三极管Q3、可调式并联稳压器ZD1、光电親合器Ul ; 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l的阴极连接,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及所述NPN型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和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所述NPN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8的第二端及所述可调式并联稳压器ZDl的第一端共接于地,所述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和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lO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ll的第二端、所述可调式并联稳压器ZDl的第三端及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lO的第一端接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所述电阻Rll的第一端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可调式并联稳压器ZDl的第二端和所述光电親合器Ul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电親合器Ul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电源电路还包括: 与所述主控芯片和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及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连接,设有第二控制输出端,在休眠时关断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的输出电压的第二控制单元。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 与所述主控芯片和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连接,控制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输出的电压开或关的第二输出控制单元; 与所述第二输出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及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连接,调节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输出的电压并进行反馈的第二驱动单元。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出控制单元包括: 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容C5、电容C6、NPN型三极管Q4、P型MOS管Q5、二极管D2 ; 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所述主控芯片的0N/0FF信号线连接,所述电阻R12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电阻R1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3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5的第一端及所述NPN型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3的第二端和所述电容C5的第二端及所述NPN型三极管Q4的发射极共接于地,所述电阻R14的第一端与所述NPN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14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5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6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6的第一端及所述P型MOS管Q5的栅极连接,所述电阻R15的第二端和所述电容C6的第二端共接于地,所述电阻R16的第二端和所述P型MOS管Q5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P型MOS管Q5的的漏极为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控制输出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 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容C7、电容C8、NPN型三极管Q6、可调式并联稳压器ZD2、光电親合器U2 ;所述电阻R17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l的阴极连接,所述电阻R17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8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7的第一端及所述NPN型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8的第二端和所述电容C7的第二端、所述NPN型三极管Q6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19的第二端及所述可调式并联稳压器ZD2的第一端共接于地,所述NPN型三极管Q6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9的第一端和所述电阻R2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1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22的第二端、所述可调式并联稳压器ZD2的第三端及所述电容CS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1的第一端接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所述电阻R22的第一端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容CS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可调式并联稳压器ZD2的第二端和所述光电耦合器U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子设备电源电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电源电路设计简单,拥有两个电压输出端,根据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对输出的电压进行开关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电子设备能够有效节约电能,节约用户成本输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电源电路的模块结构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电源电路的电流结构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电源电路的模块结构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电源电路的电流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电源电路,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仅列举与第一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电源电路,与交流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电源电路包括主控芯片、开关电源以及第一控制单元,所述开关电源包括第一电压输出端和第二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主控芯片和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及第二电压输出端连接,设有第一控制输出端,在休眠时关断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的输出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刘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