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23055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2 01:12
一种重载轮胎,设置有:第一带束层,其包含沿轮胎周向方向延伸的帘线;第二带束层,其包含在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倾斜的同时延伸的帘线;以及第三带束层,其包含在沿与第二带束层的帘线倾斜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以小于或等于30°的角度相对于轮胎的周向方向倾斜的同时延伸的帘线,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从轮胎径向方向内侧依次布置,以便被定位于在一对胎圈部之间环形地延伸的胎体的冠状区域的外周侧上。第三带束层的宽度(w3)被设为大于或等于胎面宽度(w)的80%。如果第二带束层的宽度是w2,则满足w2<w3的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重载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载轮胎,其包括一对胎圈部、在一对胎圈芯之间环形地延伸的胎体以及位于胎体的胎冠区域的外周侧的带束层。
技术介绍
在卡车和公共汽车中使用的重载轮胎包括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充气轮胎。专利文献1的充气轮胎,能够在防止轮胎表面的局部磨损的出现的同时提高所使用的帘线的抗疲劳性,尤其是提高在宽度方向上的周向带束层的端部中使用的帘线的抗疲劳性。引用列表专利文献PL1:特开2011-16202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需要用于减少作为一种局部磨损的胎肩边缘磨损(这是指发生在胎肩部的接地端的周边的磨损)的更好的技术。本专利技术旨在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提供能够充分地减少胎肩边缘磨损的轮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重载轮胎,其包括一对胎圈部和在该对胎圈部之间环形地延伸的胎体。重载轮胎在胎体的冠状区域的外周侧上包括:第一带束层,其包括沿轮胎周向方向延伸的帘线;第二带束层,其包括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倾斜地延伸的帘线;以及第三带束层,其包括沿与第二带束层的帘线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以30°或更小的角度相对于在轮胎周向方向倾斜地延伸的帘线。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在轮胎径向方向上从内侧到外侧以固定顺序布置。第三带束层具有宽度w3,其为胎面宽度w的80%或更多,并且第二带束层具有宽度w2。宽度w2和宽度w3满足w2<w3的关系。这里,在轮胎被组装到应用轮辋且被充有特定的内压且不在其上施加负载的状态下,测量诸如带束层的宽度的尺寸。“胎面宽度”在这里指的是在上述状态下测量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胎面端之间的长度。“胎面端”指的是,在轮胎被组装到应用轮辋并且被充有特定的内压且在其上施加与最大负载能力相应的负载的状态下,轮迹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外侧的接地位置。带束层的帘线“沿轮胎周向方向延伸”在这里不仅涵盖了沿轮胎周向方向延伸的带束层帘线,还涵盖了以小于10°的角度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倾斜的、大致沿轮胎轴向方向延伸的带束层的帘线。这里,“应用轮辋”代表通过下面所述的标准被指定给各个轮胎尺寸的轮辋。具体地,“应用轮辋”代表具有通过工业标准指定的、在轮胎的制造和使用领域中有效的适用尺寸的标准轮辋(也被称为“认可轮辋”或“推荐轮辋”)。工业标准的例子包括:美国的轮胎和轮辋协会的“年鉴”;欧洲的欧洲轮胎和轮辋技术组织的“标准手册”;日本的日本汽车轮胎制造协会的“JATMA年鉴”等。“特定的内压”代表通过上述标准指定的对应于轮胎的最大负载能力的气压,并且“最大负载能力”代表根据上述标准可施加于轮胎的最大质量。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重载轮胎能够充分地减少胎肩边缘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重载轮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重载轮胎的胎面花纹的局部展开视图。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重载轮胎的制动方向上的剪切力和扁平率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重载轮胎的实施例。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重载轮胎10优选地用于卡车和公共汽车中。重载轮胎10包括一对胎圈部1和由在一对胎圈部1之间环形地延伸的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组成的胎体2。在胎体2的冠状区域中,重载轮胎10还包括在轮胎径向方向上以从内侧到外侧的固定顺序布置的第一至第四带束层3a至3d。胎面橡胶也在轮胎径向方向上位于第一至第四带束层3a至3d的外侧。胎体的冠状区域、第一到第四带束层3a至3d和胎面橡胶作为整体形成了胎面部5,胎面部5组成了轮胎的胎冠区域。重载轮胎10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上进一步包括强化橡胶层4。每个强化橡胶层4在径向方向上位于第二带束层3b的内侧,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一带束层3a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延伸到胎侧壁部的轮胎径向方向的外端部。如图2所示,胎面部5具有:外表面,其被形成为具有沿周向延伸的五条周向花纹槽6a至6e;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细花纹槽7a和7b;以及以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较小的角度的锯齿形式延伸的细花纹槽8a至8c。细花纹槽8a与位于轮胎赤道平面CL附近的三个周向花纹槽6b至6d连通且与细花纹槽7a和7b连通。细花纹槽8b和8c各自与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两个周向花纹槽(6a和6b,或6d和6e)连通,并且各自与细花纹槽7a和7b连通。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周向花纹槽6a和6e分别形成有沿轮胎周向方向延伸的突起9a和9b。突起9a和9b各自形成有沿轮胎方向延伸的多个刀槽花纹。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在胎面部5的外表面上的胎面花纹不限于上述结构。如图1所示的第一至第四带束层3a至3d各自由被橡胶覆盖的一条或多条帘线形成。第一带束层3a的帘线沿轮胎周向方向延伸。第二带束层3b的帘线延伸为相对轮胎周向方向倾斜。第三带束层3c的帘线延伸为在与第二带束层3b的帘线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以30°或更小的角度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倾斜。第四带束层3d的帘线延伸为相对轮胎周向方向倾斜。当帘线以波形形式延伸时,帘线的振幅的中心线被视作帘线延伸的方向。这里,包括以相对小的角度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延伸的帘线的带束层中的任何一层,特别地诸如第三带束层3a,可通过围绕胎体2的外周侧螺旋地缠绕由被橡胶覆盖的钢材等制成的一条或多条帘线的条状物而形成。第三带束层具有宽度w3,其为胎面宽度w的80%或更多。第二和第三带束层分别具有宽度w2和w3,其满足关系w2<w3。下面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重载轮胎10的有益效果。通常,充气轮胎具有胎面部,胎面部的半径从中心到胎肩部逐渐地减少。该半径差引起了在轮胎旋转期间的中心部分和胎肩部之间的滚动速度差,并且因为在胎肩部中,相对于路面上的行驶距离,滚动速度较慢,所以在胎肩部中产生了在制动方向上作用的剪切力。所产生的剪切力经常导致胎肩部的局部磨损。在这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重载轮胎10中,第三带束层3c的帘线被配置为在与第二带束层3b的帘线所倾斜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倾斜。该结构允许第二带束层3b的帘线与第三带束层3c的帘线相交,从而提高面内弯曲刚性(即是,在面内方向上抵抗带束层的弯曲的刚性)。为了加强该作用,第三带束层3c的帘线的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的倾斜角度优选地被设为10°或更大。更进一步,第三带束层3c的帘线被配置为以30°或更小的角度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倾斜,并且第三带束层3c的宽度w3被设置为比第二带束层3b的宽度w2更大,而且,宽度w3被设置为胎面宽度的80%或更多。上述结构使得即使在胎面端5a附近,也能够确保面外弯曲刚性(即是,抵抗带束层的肩部沿轮胎径向方向的弯曲的刚性),并且能够通过将弯曲中心设置在轮胎径向方向的更外侧,即通过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将弯曲中心设置在第三带束层3c的附近,甚至靠近胎面端5a,而减小在胎面端5a的附近的在制动方向上作用的剪切力。这些动作的结果是,本实施方式的重载轮胎10减少了胎肩边缘磨损。要进一步加强减少胎肩边缘磨损的有益效果,第三带束层3c的宽度w3优选地设为胎面宽度的90%或更多,以便将更靠近胎面端的区域中的弯曲中心设置在轮胎径向方向外侧,并且第三带束层3c的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的倾斜角度优选地设为25°或更少。更进一步,第二带束层3b的帘线的相对于周向方向的倾斜角度优选地设为55°或更少。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重载轮胎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载轮胎,其包括:一对胎圈部和在所述一对胎圈部之间环形地延伸的胎体,在所述胎体的冠状区域的外周侧,所述重载轮胎包含:第一带束层,所述第一带束层包含沿轮胎周向方向延伸的帘线;第二带束层,所述第二带束层包含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倾斜地延伸的帘线;以及第三带束层,所述第三带束层包含在与所述第二带束层的帘线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以30°或更小的角度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倾斜地延伸的帘线,所述第一带束层、所述第二带束层和所述第三带束层在轮胎径向方向上从内侧到外侧以固定顺序布置,其中所述第三带束层具有宽度w3,所述宽度w3是胎面宽度w的80%或更多,并且所述第二带束层具有宽度w2,所述宽度w2和所述宽度w3满足w2<w3的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2.12 JP 2013-0245281.一种重载轮胎,其包括:一对胎圈部和在所述一对胎圈部之间环形地延伸的胎体,在所述胎体的冠状区域的外周侧,所述重载轮胎包含:第一带束层,所述第一带束层包含沿轮胎周向方向延伸的帘线;第二带束层,所述第二带束层包含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倾斜地延伸的帘线;以及第三带束层,所述第三带束层包含在与所述第二带束层的帘线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以30°或更小的角度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倾斜地延伸的帘线,所述第一带束层、所述第二带束层和所述第三带束层在轮胎径向方向上从内侧到外侧以固定顺序布置,其中所述第三带束层具有宽度w3,所述宽度w3是胎面宽度w的80%或更多,并且所述第二带束层具有宽度w2,所述宽度w2和所述宽度w3满足w2<w3的关系,所述第一带束层是最靠近胎体的一层的带束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轮胎,其中,所述第三带束层的宽度w3是胎面宽度w的90%或更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载轮胎,其中,所述第二带束层的帘线以大于45°的角度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载轮胎,其中,所述第二带束层的宽度w2是胎面宽度w的70%或更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载轮胎,其中,所述第二带束层的宽度w2是胎面宽度w的70%或更多。6.根据权利要求1、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重载轮胎,进一步包含:第四带束层,所述第四带束层包含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倾斜地延伸的帘线,且所述第四带束层在轮胎径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带束层的外侧。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载轮胎,进一步包含:第四带束层,所述第四带束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洋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