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23053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2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位置调整所涉及的零件的数量的头枕。相对于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头枕具备:固定侧部件,设在头枕支架上;可动侧部件,经由可动机构与固定侧部件连结,能够相对于该固定侧部件前后方向移动;以及前后锁止机构,对可动侧部件相对于固定侧部件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进行锁止以及解除锁止。此外,前后锁止机构具有:被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卡合的锁止部件,对锁止部件向被卡合部一侧施力的施力装置,以及转动自如地由可动侧部件保持并且对锁止部件进行操作的转动操作部件。进而,转动操作部件在锁止部件的操作时使该锁止部件向与施力装置的施力方向相反的方向动作,向解除与被卡合部的卡合状态的方向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头枕
技术介绍
头枕相对于座椅的使用者的头部为恰当的位置对于通过座椅的头枕得到的舒适性及安全性来说是重要的。为此,开发了不仅能够通过头枕支架调整头枕的高度,也能够调整前后方向的位置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根据这种头枕,利用多个齿轮齿和阶段地与这多个齿轮齿啮合的棘轮部的构造,阶段地调整头枕前后方向的位置,这样一来,提高了座椅使用者的舒适性及安全性。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2 - 162123号公报。但是,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头枕由于是通过使用多种弹簧使构成锁止机构的多个部件同时动作,能够进行前后方向的位置调整,所以有要进一步抑制零件数量的期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位置调整所涉及的零件的数量的头枕。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I的头枕具备:固定侧部件,设在头枕支架上;可动侧部件,经由可动机构与前述固定侧部件连结,能够相对于该固定侧部件前后方向移动;以及前后锁止机构,对前述可动侧部件相对于前述固定侧部件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进行锁止以及解除锁止; 前述前后锁止机构具有:被卡合部,与前述被卡合部卡合的锁止部件,对前述锁止部件向前述被卡合部一侧施力的施力装置,以及转动自如地由前述可动侧部件保持并且对前述锁止部件进行操作的转动操作部件, 前述转动操作部件在前述锁止部件的操作时使该锁止部件向与前述施力装置的施力方向相反的方向动作,向解除与前述被卡合部的卡合状态的方向旋转。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2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所述的头枕中, 前述转动操作部件沿前述锁止部件被前述施力装置施力的方向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3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或2所述的头枕中, 前述转动操作部件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设定成与前述可动侧部件的移动距离相对应的长度。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4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3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中, 还具备上下锁止机构,在相对于前述头枕支架为上下方向的多个位置对前述固定侧部件进行锁止以及解除锁止, 前述转动操作部件具有对前述前后锁止机构进行操作的第一操作部,和对前述上下锁止机构进行操作的第二操作部, 前述第一操作部与前述第二操作部联动地转动,在前述第一操作部操作前述前后锁止机构进行锁止解除动作的同时,前述第二操作部操作前述上下锁止机构进行锁止解除动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5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头枕中, 前述转动操作部件的转动轴配置在前述前后锁止机构的下方,并且配置在前述上下锁止机构的上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6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5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中, 前述被卡合部为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并设的多个齿的棘轮构造,前述多个齿从下方朝向上方突出地形成, 前述锁止部件具备由前述固定侧部件保持的被保持部,和与前述被保持部平行地配置并且以该被保持部为轴转动、向前述多个齿一侧被施力而卡合的卡合部, 前述被保持部配置在比前述卡合部靠上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7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头枕中, 前述被卡合部具有:第一突出部,从前述可动侧部件朝向前述固定侧部件突出,前述多个齿形成在其上;和第二突出部,与前述第一突出部平行,并且与前述多个齿的上端部隔开间隔地配置; 在前述固定侧部件上分别与前述第一突出部和前述第二突出部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贯通孔,前述第一突出部和前述第二突出部插通该贯通孔, 前述被保持部配置在前述第一突出部与前述第二突出部之间的间隙中。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8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6或7所述的头枕中, 前述锁止部件还具备连结前述被保持部的端部和前述卡合部的端部的连结部, 前述连结部具有突出抵接部,该突出抵接部设在该连结部上与前述卡合部的位置相对应的部位,向前述转动操作部件一侧突出并且抵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9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8所述的头枕中, 前述被保持部配置在前述固定侧部件的后方, 前述卡合部配置在前述固定侧部件的前方, 前述连结部配置在前述固定侧部件的侧方,并且抵接在前述固定侧部件的侧面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10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9所述的头枕中, 前述固定侧部件具备:支架插通孔,在上下方向上贯通该固定侧部件地形成,使前述头枕支架插通;和狭缝,在前述固定侧部件的侧面上沿着上下方向形成,与前述支架插通孔连通; 前述头枕支架具备在该头枕支架插通到前述支架插通孔中的状态下在前述狭缝中滑动自如地设置的突部, 前述突部比前述固定侧部件的侧面向外侧突出, 前述锁止部件的前述连结部具有避免该连结部与前述突部的干涉的回避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11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中, 前述可动侧部件具有保持前述转动操作部件能够转动的保持部, 前述转动操作部件相对于前述保持部的组装方向设定成沿着该转动操作部件的转动轴方向。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12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1所述的头枕中, 前述转动操作部件具有在该转动操作部件转动时前述保持部的顶端所插入的凹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1,由于通过施力装置能够使锁止部件与被卡合部卡合而锁止,并且能够将锁止部件操作后的转动操作部件返回原来的位置,所以能够抑制可动侧部件的前后方向的位置调整所涉及的零件的数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2,由于转动操作部件沿锁止部件被施力装置施力的方向设置,所以通过转动操作部件容易使锁止部件向与施力方向相反的方向动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3,能够相对于转动操作部件赋予力,用于使该转动操作部件在与可动侧部件的移动距离相对应的前后方向上宽广的范围内转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4,由于通过施力装置能够同时进行第一操作部的前后锁止机构的锁止解除动作,和上下锁止机构的锁止解除动作,所以不仅能够抑制可动侧部件的前后方向的位置调整所涉及的零件的数量,也能够抑制固定侧部件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所涉及的零件的数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5,如果使转动操作部件朝向上方转动,则能够通过转动操作部件同时对前后锁止机构和上下锁止机构双方进行操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6,能够使锁止部件的卡合部以被保持部为轴转动,在施力装置的作用下与多个齿卡合。此外,由于被保持部配置在比卡合部靠上方,所以通过使卡合部与被保持部平行或者向比被保持部靠上方地移动,能够解除锁止。进而,由于在锁止时对卡合部向比被保持部靠下方施力,所以如果考虑向卡合部施加的重力,则与对卡合部向比被保持部靠上方施力的情况相比更适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7,分别插通到贯通孔中的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由形成有该贯通孔的固定侧部件保持。由于在该状态下,被保持部配置在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之间的间隙中,所以通过第二突出部能够抑制被保持部向上方拔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8,通过使转动操作部件转动能够使突出抵接部动作,随之能够使连结部也动作。此外,由于突出抵接部与卡合部的位置相对应,所以在使卡合部以被保持部为轴旋转之际,能够抑制转动操作部件使卡合部过度地向转动方向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9,由于能够由被保持部和卡合部与连结部环绕固定侧部件,连结部与固定侧部件的侧面抵接,所以锁止部件不容易在连结部与固定侧部件的侧面抵接的方向上脱落,并且能够抑制松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10,通过在狭缝中设有突部,能够抑制头枕支架沿圆周方向旋转。进而,由于连结部具有避免与突部的干涉的回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头枕,其特征在于,具备:固定侧部件,设在头枕支架上;可动侧部件,经由可动机构与前述固定侧部件连结,能够相对于该固定侧部件前后方向移动;以及前后锁止机构,对前述可动侧部件相对于前述固定侧部件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进行锁止以及解除锁止;前述前后锁止机构具有:被卡合部,与前述被卡合部卡合的锁止部件,对前述锁止部件向前述被卡合部一侧施力的施力装置,以及转动自如地由前述可动侧部件保持并且对前述锁止部件进行操作的转动操作部件,前述转动操作部件在前述锁止部件的操作时使该锁止部件向与前述施力装置的施力方向相反的方向动作,向解除与前述被卡合部的卡合状态的方向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原和宪
申请(专利权)人: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