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能的汽车防撞梁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21716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2 00:24
一种吸能的汽车防撞梁复合材料,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镍11-14份,铁50-60份,碳3-6份,Al30-40份,碳纤维7-9份,稳定剂2-5份,纳米碳化钼15-18份,氧化铝5-9份,碳化铌9-14份,镁粉6-10份,硬脂酸8-11份,铜粉3-10份,氧化硼7-10份,聚硅氧烷4-7份,三烷基异氰尿酸酯1.5-4份,桐油改性酚醛树脂8-17份,填料12-23份,抗氧剂3-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防撞梁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吸能效果,且强度和硬度较高;能够很好的保证汽车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能的汽车防撞梁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前后防撞梁的意义就是车辆第一次承受撞击力的装置,在车身被动安全方面有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一点受力全身受力。说白了就是汽车车体的某一个位置受到了撞击,如果仅仅让这一部位去承受力的话,那么达到的保护效果会很差。如果在某一点受到力的时候,让整个骨架结构去承受力,则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一个点所受到的力的强度,特别是前后防撞钢梁在这里就起到很明显的作用。防撞梁一般都具有较好的硬度和强度,但在汽车碰撞时,吸收能量的能力不足,且仅仅单纯的金属材质,导致使用的成本增加,在满足汽车的碰撞强度时,越来越多的复合材料开始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防撞梁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吸能效果,且强度和硬度较高;能够很好的保证汽车的安全性。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能的汽车防撞梁复合材料,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镍11-14份,铁50-60份,碳3-6份,A130-40份,碳纤维7_9份,稳定剂2_5份,纳米碳化钼15-18份,氧化销5-9份,碳化银9-14份,镁粉6-10份,硬脂酸8-11份,铜粉3-10份,氧化硼7-10份,聚硅氧烷4-7份,三烷基异氰尿酸酯1.5-4份,桐油改性酚醛树脂8-17份,填料12-23份,抗氧剂3-5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防撞梁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吸能效果,且强度和硬度较高;能够很好的保证汽车的安全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一种吸能的汽车防撞梁复合材料,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镍11份,铁50份,碳3份,A130份,碳纤维7份,稳定剂2份,纳米碳化钼15份,氧化铝5份,碳化铌9份,镁粉6份,硬脂酸8份,铜粉3份,氧化硼7份,聚硅氧烷4份,三烷基异氰尿酸酯1.5份,桐油改性酚醛树脂8份,填料12份,抗氧剂3份。实施例2 一种吸能的汽车防撞梁复合材料,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镲14份,铁60份,碳6份,A140份,碳纤维9份,稳定剂5份,纳米碳化钼18份,氧化铝9份,碳化铌14份,镁粉10份,硬脂酸11份,铜粉10份,氧化硼10份,聚硅氧烷7份,三烷基异氰尿酸酯4份,桐油改性酚醛树脂17份,填料23份,抗氧剂5份。【主权项】1.一种吸能的汽车防撞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镍11-14份,铁50-60份,碳3-6份,A130-40份,碳纤维7_9份,稳定剂2_5份,纳米碳化钼15-18份,氧化销5-9份,碳化银9-14份,镁粉6-10份,硬脂酸8-11份,铜粉3-10份,氧化硼7-10份,聚硅氧烷4-7份,三烷基异氰尿酸酯1.5-4份,桐油改性酚醛树脂8-17份,填料12-23份,抗氧剂3-5份。【专利摘要】一种吸能的汽车防撞梁复合材料,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镍11-14份,铁50-60份,碳3-6份,Al30-40份,碳纤维7-9份,稳定剂2-5份,纳米碳化钼15-18份,氧化铝5-9份,碳化铌9-14份,镁粉6-10份,硬脂酸8-11份,铜粉3-10份,氧化硼7-10份,聚硅氧烷4-7份,三烷基异氰尿酸酯1.5-4份,桐油改性酚醛树脂8-17份,填料12-23份,抗氧剂3-5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防撞梁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吸能效果,且强度和硬度较高;能够很好的保证汽车的安全性。【IPC分类】B62D21/15, B60R19/03【公开号】CN104986223【申请号】CN201510361019【专利技术人】吕玲霞 【申请人】青岛文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申请日】2015年6月2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能的汽车防撞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镍11‑14份,铁50‑60份,碳3‑6份,Al30‑40份,碳纤维7‑9份,稳定剂2‑5份,纳米碳化钼15‑18份,氧化铝5‑9份,碳化铌9‑14份,镁粉6‑10份,硬脂酸8‑11份,铜粉3‑10份,氧化硼7‑10份,聚硅氧烷4‑7份,三烷基异氰尿酸酯1.5‑4份,桐油改性酚醛树脂8‑17份,填料12‑23份,抗氧剂3‑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玲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文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