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动力车包括车本体、至少一固定轮、至少一弹性轮、至少一辅助轮与至少一驱动模块;车本体自第一端部沿中心轴延伸至第二端部,具有介于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间的车体周面;固定轮设置于车体周面的第一周面方位;弹性轮设置于车体周面的第二周面方位,第二周面方位与第一周面方位位于中心轴的两侧;辅助轮设置于车体周面且辅助轮较固定轮与弹性轮更接近第二端部;驱动模块设置于车本体用以驱动固定轮与辅助轮中的至少一者;辅助轮变动接触内壁周面的至少一浮动接触点;固定轮与弹性轮同步接触内壁周面的至少二固定接触点;固定接触点与浮动接触点投影在中心轴的垂直投影面构成非钝角三角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动力车可稳定地在管状通道中行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动力车,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在管状通道中行进的动力车。
技术介绍
四轮驱动的玩具车(四驱车)陪伴了许多人们的童年,一般来说,其在内部装设高拉转力马达,并通过齿轮组带动,使得四个轮胎可同时转动,以便在“ U ”型轨道上行进,让人们可以在前述轨道上竞速游戏。然而,由于四驱车车体构造的限制(前侧与后侧需设置导轮、轮胎较大且高过车身),使得“ U ”型轨道较大,且一般是使用硬式材质制成,因此人们在竞速时往往不能变化出较多样化的轨道来进行比赛,造成人们玩久了便觉新鲜感消失,且对于变化较多的管状通道来说,其车体构造的限制使其无法顺利地在管状通道中行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轨道受限于四驱车车体构造,普遍具有无法变化出多种竞速轨道以及无法在管状通道中行进的问题。因此,本技术主要提供一种动力车,其在车身设置固定轮、弹性轮与辅助轮而可在管状通道中行进,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为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必要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动力车,用以在一管状通道中行进,且管状通道具有一内壁周面,动力车包括:一车本体,自一第一端部沿一中心轴延伸至一第二端部,并具有一介于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间的车体周面;至少一固定轮,设置于车体周面的一第一周面方位;至少一弹性轮,设置于车体周面的一第二周面方位,第二周面方位与第一周面方位位于中心轴的两侧;至少一辅助轮,设置于车体周面上,且至少一辅助轮位于较固定轮与弹性轮更接近的第二端部处;以及至少一驱动模块,设置于车本体,并用以驱动至少一固定轮与至少一辅助轮中的至少一者;其中,动力车与管状通道间的接触条件包括:至少一辅助轮可变动地接触于内壁周面的至少一浮动接触点;固定轮与弹性轮同步地接触于内壁周面的至少二固定接触点;以及至少二固定接触点与至少一浮动接触点投影在垂直于中心轴的一垂直投影面上围构成一为非钝角三角形的三角形。其中,上述动力车的附属技术手段的较佳实施例中,驱动模块为一马达与一发条中的一者。上述动力车的附属技术手段的较佳实施例中,驱动模块机械性地连结于固定轮与辅助轮中的至少一者。上述动力车的附属技术手段的较佳实施例中,固定轮的中心线与第一端部相距一第一距离,弹性轮的中心线与第一端部相距一第二距离,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相等。而上述动力车的附属技术手段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固定轮的中心线与第一端部相距一第一距离,弹性轮的中心线与第一端部相距一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而上述动力车的附属技术手段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固定轮的中心线与第一端部相距一第一距离,弹性轮的中心线与第一端部相距一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因此,本技术所提供的动力车,由于通过固定轮或辅助轮来驱动动力车行进,且弹性轮、固定轮与辅助轮于管状通道中的内壁周面的接触点投影在垂直于中心轴的垂直投影面上呈非钝角三角形,使得动力车可在管状通道中顺利行进,因此可确实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具体实施例,将通过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动力车在管状通道中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动力车在管状通道中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动力车在管状通道中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动力车在管状通道中的背视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动力车在管状通道中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动力车在管状通道中的正视图;图7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动力车在管状通道中的侧视图;图8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动力车在管状通道中的正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动力车;11:车本体;lll、llla、lllb:第一端部;112、112b:第二端部;113:中心轴;114:车体周面;1141、1141a、1141b:第一周面方位;1142、1142b:第二周面方位;12、12,、12a、12b、12c:固定轮;13:驱动模块;14、14a、14b:弹性轮;141:轮子本体;142:弹性件;15、15a、15b:辅助轮;2、2a、2b:管状通道;21、21a、21b:内壁周面;A、B、G、L:浮动接触点;C、D、E、F、H、1、J ;固定接触点;L1、L2、L3、L4、L5、L6:中心线;S1、S2;行进方向;W1、W3、W5:第一距离;W2、W4、W6:第二距离。【具体实施方式】由于本技术所提供的动力车中,其组合实施方式不胜枚举,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仅列举三较佳实施例来加以具体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动力车在管状通道中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动力车在管状通道中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动力车在管状通道中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动力车在管状通道中的背视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动力车I用以在一管状通道2中行进,且管状通道2具有一内壁周面21,而此管状通道2以截面为圆管型的通道为佳,但在其它实施例中截面可为方形、矩形、三角形等形状的通道。动力车I包含一车本体11、至少一固定轮12、12’、至少一驱动模块13、至少一弹性轮14以及至少一辅助轮15 (图中示出三个,仅标示一个)。其中,车本体11可为圆管状、椭圆状、方管状、三角状的结构,但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接近圆管状为佳,进而可较佳地在管状通道2中行进。此外,车本体11具有一第一端部111以及一第二端部112,而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所定义的端部指如图2所示中最左侧与最右侧的端点(或端面),且车本体11自第一端部111沿一中心轴113延伸至第二端部112 (也即中心轴113的二端分别为第一端部111与第二端部112),并具有一介于第一端部111与第二端部112间的车体周面114,而中心轴113指车本体11最大宽度的中心线(也即图2中车本体11中段部分的中心线)。另外,车体周面114即为车本体11的外围部份,并分别具有第一周面方位1141以及第二周面方位1142,其中,第一周面方位1141指车本体11的下侧,第二周面方位则指车本体11的上侧(如图2所示),具体来说,第二周面方位1142与第一周面方位1141位于中心轴113的两侧,并彼此对应。固定轮12、12’设置于车体周面114的第一周面方位1141,且其部分是在车本体11内,另外,虽然本技术实施例中有二个固定轮12、12’,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一个胎面较宽的轮子来替代,而此固定轮12、12’的材质可以橡胶的材质制成,但不限于此。此外(以下以一个固定轮12说明),固定轮12的中心线LI与第一端部111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Wl (也即如图2所示,固定轮12的中心线LI与最左端具有一第一距离Wl)。驱动模块13设置于车本体11内,并且机械性地连结于固定轮12,其可采用齿轮的方式来连结,但并不限于此,只要可驱动固定轮12的连结方式都不脱离本技术的范畴。此外,虽然本技术实施例的驱动模块13设置于车本体11内,但实际上可以设置在车本体11的外部,且驱动模块13可为马达或发条(也即可为电动性或手动性的驱动),其视实际状况的设计而定。弹性轮14设置于车体周面114的第二周面方位1142,其中,弹性轮14主要是由轮子本体141与弹性件142所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车,用以在一管状通道中行进,且所述管状通道具有一内壁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车包括:一车本体,自一第一端部沿一中心轴延伸至一第二端部,并具有一介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间的车体周面;至少一固定轮,设置于所述车体周面的一第一周面方位;至少一弹性轮,设置于所述车体周面的一第二周面方位,所述第二周面方位与所述第一周面方位位于所述中心轴的两侧;至少一辅助轮,设置于所述车体周面上,且所述至少一辅助轮位于较所述固定轮与所述弹性轮更接近所述第二端部处;以及至少一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车本体,并用以驱动所述至少一固定轮与所述至少一辅助轮中的至少一者;其中,所述动力车与所述管状通道间的接触条件包括:所述至少一辅助轮可变动地接触于所述内壁周面的至少一浮动接触点;所述固定轮与所述弹性轮同步地接触于所述内壁周面的至少二固定接触点;以及所述至少二固定接触点与所述至少一浮动接触点投影在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的一垂直投影面上围构成一为非钝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识孝,
申请(专利权)人:许识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